楊權金
【摘 要】最近幾年時間里,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城市化規模越來越大,人口不斷增多,進而造成城市污染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城市當中內河不斷的萎縮以及內湖富營養化等問題讓水污染不斷惡化。因此,本文從強化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對管理職能進行強化、雨水管網設計需要高起點進行規劃等方面來對城市雨水管網進行優化,并且從路面滲流處理控制措施、生態護坡控制措施以及公園綠地的控制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控制初期雨水污染的改進策略,力求進一步給我國城市建設提供足夠水源。
【關鍵詞】雨水管網;優化;污染控制;策略
水和人類生存發展密切相關,同時其又制約了城市的健康發展。人們生活和生產用水、服務業和交通業和景觀用水等方面都需要有充足水源進行保障[1]。最近幾年時間里,隨著城市化發展進程越來越快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城市用水越來越大。水污染和水資源短缺問題逐漸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2]。改善污水處理的有效措施就是管網優化,提高降雨的污染控制手段。因此,本文對城市雨水管網進行優化,并且提出了控制初期雨水污染的改進策略,力求進一步給我國城市建設提供足夠水源。
一、城市雨水管網的優化措施
(一)強化工程建設質量管理
工程項目要按照合同管理制度、項目法人責任制等基本要求來實施。除此之外,還需要重視施工、監理、設計、驗收等各方面,以此實現提高雨水管網工程質量的目的。加強雨水管網工程質量管理工作是一個有著系統性、綜合性特點的工程。它需要各部門間進行密切配合,確保雨水網管工程能夠收到更高的效[3]。
(二)對管理職能進行強化
當對城市雨水管網進行完工后,需要對工程的規模相依進行充分的發揮。除此之外,還要對水政執法工作進行強化,利用水政監察的力量來強化監察工作和排水管理。除此之外,還需要大力進行宣傳,嚴禁居民向雨水管網內倒入污水和破壞污水排放管。除此之外,還需要嚴格查處向管網當中亂排污水的單位,不斷推動市場化運作方式來更好的養護雨水管網。排水行政管理單位需要將雨水管網養護放到市場內,不斷進行市場化的運作,進而更好的實現管養分離。
(三)雨水管網設計需要高起點進行規劃
雨水管網優化工程的建設的先導是設計。在設計過程當中,不僅需要將工程的效益最大化,還要實現最大的社會效益。設計人員需要充分的對設計區域現場地形、地質以及地下環境進行充分的了解。在對這些數據進行充分計算之后,更好選擇排水方案。除此之外,嚴格的按照“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的原則,根據城市基礎建設建設的相關計劃,將水環境治理再利用、雨水管網應用到城市發展規劃中來。完善低洼地和管網改造相結合,水環境改善和初雨截流處理相結合。另外,還要加強法制方面的監督,促進社會持續健康的發展。
(四)降低硬質鋪裝,提高綠化面積
在對城市雨水管網進行優化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少的使用不透水材料,進而提升透水性地方。比如:提高多孔嵌草磚以及較強透水性的混凝土路面。通過透水材質的表層土壤來凈化雨水。另外,因為綠地是一個天然滲透設施。它有著比較高的透水性。因此,要利用更多的綠地提高土壤的滲透性。
二、初期雨水污染的控制措施
城市初期雨水污染存在較多影響因素,其中包含不透水層面積、匯水面積、環境污染負荷以及降雨間隔等發那面,其中初期雨水污染和環境污染負荷程度關系比較大。所以,本文針對城市工業區當中城市初期雨水污染問題提出路面滲流處理、生態護坡控制、公園綠地三個方面提出了控制策略。
(一)路面滲流處理控制措施
城市初期雨水當中含有較高濃度的金屬元素,另外由于固體濃度以及雨水路面停留時間等方面的原因,將會出現溶解態和結合態。路面雨水質量是由路面集聚污染物的多少所決定的。除此之外,它還受到交通狀況和降雨強度的影響。路面滲濾系統可以讓雨水從封閉路面流入非封閉的路面。利用土壤過濾以及滲透,不但可以降低雨水徑流地表強度,還可以對雨水內的污染物進行去除,進而更好的補充地下水。所以,路面滲濾系統是控制初期雨水污染、補充地下水的一類有效方法。
(二)生態護坡控制措施
生態護坡含有坡面生物工程以及坡面生態工程。它是一種主要目的為保護環境和工程建設的生物控制工程,其能夠確保河流和河岸間水分有效交換,有著較強的抗洪強度。除此之外,生態護岸也能夠對初期雨水進行截留,預防其直接進入到河道當中,造成對水體的污染。相關研究顯示:生態護坡寬度需要大于30米,坡度要稍微比45度要小。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的控制雨水徑流污染。
(三)公園綠地的控制措施
根據有關研究表明:通過人工濕地可以更好的處理暴雨徑流,大大消除各類污染物。公園綠地能夠根據人工濕地技術,更好的對生態系統凈化功能進行充分的發揮。除此之外,它還能夠更好的滿足城市的休閑以及景觀基本需求。在對城市初期雨水污染進行控制的過程中,將公園綠地和污水處理工藝密切結合起來,綜合應用化學、生物以及物理等技術對城市初期雨水進行處理,進而減少雨水向河流內排放污染物,能夠收到比較明顯的效果。
三、結論
經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對城市雨水管網進行優化并且有效控制初期雨水,能夠更好的控制污染,最大程度上實現雨水的資源化,同時還有利于降低水體的污染,對城鄉供水不足問題進行大大緩解。它能夠收到較多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但是,初期雨水污染控制存在一定適用的范圍。在對城市初期雨水的污染控制方面要協調應用,統籌規劃。城市初期的雨水污染控制和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作密切相關,同時還和國家政策存在一定關系。因此,目前我國城市雨水管網優化以及初期雨水污染控制工作還需要從國家相關政策、概念推廣和技術實施等方面進行不斷的強化,進而更好對雨水管網優化、初期雨水污染質量和資源的開發、城市的持續健康發展密切結合起來。
【參考文獻】
[1]車伍,劉燕,李俊奇.國內外城市雨水水質及污染控制[J].給水排水.2017(10).
[2]林積泉,馬俊杰,王伯鐸,唐曉蘭.城市非點源污染及其防治研究[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5(S1).
[3] 張亞東,車伍,劉燕,李俊奇.北京城區道路雨水徑流污染指標相關性分析[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