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楚夕夏
【摘 要】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閱讀習慣和對于書籍的選擇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細嚼慢咽到囫圇吞棗,時間的碎片化致使閱讀習慣傾向于快餐化。書籍的選擇從需要付出大量思考的書籍到片段性和能給予短暫興奮刺激的書籍,讀者更傾向于能帶來一時歡愉的內容。學海無涯苦作舟,一葉扁舟泛于書海固然偶爾搖晃,但只要一往無前,就必能有所收獲。我們正處于一個新的時代,一個致力于實現偉大“中國夢”的時代。經典著作是思想上的利刃,我們必須做到有所思有所得,自覺自主地閱讀,提升理論思維能力,才能掌握理論的武器,為國家、社會和人民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關鍵詞】經典著作;閱讀;方法
求索真理如行山,前路固然艱辛坎坷,但山頂確風光無限。怕什么宇宙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閱讀習慣和對于書籍的選擇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細嚼慢咽到囫圇吞棗,時間的碎片化致使閱讀習慣傾向于快餐化。書籍的選擇從需要付出大量思考的書籍到片段性和能給予短暫興奮刺激的書籍,讀者更傾向于能帶來一時歡愉的內容。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閱讀需要付出時間和思考的經典著作似乎顯得“虧本”,蘊含著巨大真理的書籍就被遺忘塵封在角落。久而久之,這種現象會造成國人理論思維能力的下降,影響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對于學術的鉆研精神、探索精神。
習近平同志強調,“閱讀經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訓練思維方式的過程,就是培養高瞻遠矚的戰略洞察力和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的過程”。針對經典著作閱讀冷門的問題,社會上應該給予高度重視,并且通過多方面、多途徑、多渠道進行改善。
一、化繁為簡,“翻譯”經典著作便于讀者閱讀
經典著作受到冷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書籍本身的晦澀,讀者花費短時間無法“解渴”,無法獲得閱讀帶來的成就感和指引性。經典著作之所以稱為經典,正是因為作品融入了作者長時間甚至是畢生心血,揭示了一定的宇宙、社會、科學規律,有助于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能夠歷經時間而越顯光亮,能夠在歷史不斷更替的浪沙中如黃金般熠熠生輝。
經典著作如此具有價值,閱讀的過程自然需要付出時間和心血。針對目前的情況,有關部門可以講經典著作進行“翻譯”,把原本紛繁復雜的作品轉化為利于不同年齡階段閱讀的簡單讀物。比如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的《紅樓夢》、《西游記》、《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都有簡單讀本在市面發行,甚至有拼音版,閱讀經典著作也就滲透到了少年兒童群體。
二、研發周邊,通過網絡媒體提升讀者興趣
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和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人們對新鮮事物富有濃厚興趣。隨著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我國閱讀載體和媒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掌上閱讀器等先進閱讀工具層出不窮。諸多書籍也被改編成電視劇和網絡影視傳播,這進一步改善了人們對經典著作閱讀的畏難情緒。
作為經典著作重中之重的《馬克思主義》,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深處的罪惡秘密,為人類事業揭示了基本規律,為國家建設提供了規律遵循,也為普通讀者指引了前行方向。但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由于是譯本,體系又龐雜,閱讀難度較高,大眾普及率較低。
然而,2019年1月28日首播的《領風者》動漫,卻讓人耳目一新。該動漫用新穎的方式講述了偉大的無產階級領導人馬克思的一生,劇中美麗的燕妮,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以及他的革命伙伴恩格斯,生動形象地為人們展示出了革命領導人的奮斗一生,也極大地擴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范圍。
三、政策引導,強化經典著作在青年一代成長成才中的必要地位
我國的市場經濟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文化教育事業也一樣。完全隨著興趣走是要不得的,完全跟著喜好發展閱讀也是容易導致“營養失衡”的。為了進一步促進閱讀的層次性和完整性,國家教育部門也要伸出“看不見的手”,對閱讀市場進行調控。
對于年輕并且精力旺盛學生群體來說,學生時代是學習的黃金時代,此階段中閱讀經典著作是必不可少的。在教材中引入經典著作選讀篇章,開設相關興趣選修課程,在考核機制中融入對經典著作閱讀的考評都是有效途徑。
但同時也要注意不能讓閱讀經典成為僵化的應試閱讀,考試完畢就意味著學習完畢,考完就忘記。教育部門可以合理計劃經典著作閱讀計劃,擬定持續性考核機制,將經典著作分散在學生學習的各個階段,使考核和學習具有持續性,更大程度地強化學生對于經典著作的理解和對真理的掌握。
四、陶冶情操,自覺主動親近經典著作閱讀
經典著作閱讀的主體是讀者,客體是經典著作書籍。讀者作為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即能夠自覺主動地去認識客觀世界,也能在認識的指引下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
讀者必須自覺培養閱讀經典著作的攻堅克難精神,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去積極主動地閱讀。只有這樣,才不會望而卻步。被動閱讀的效果將會導致浪費時間和讀不懂、讀不透的苦惱。
讀者要多接受高尚情操的陶冶,將閱讀經典著作看作實現價值的途徑指引,樹立更加宏大的人文情懷,將自己的發展置于時代的發展、國家的建設和人民的利益中。
學海無涯苦作舟,一葉扁舟泛于書海固然偶爾搖晃,但只要一往無前,就必能有所收獲。我們正處于一個新的時代,一個致力于實現偉大“中國夢”的時代。經典著作是思想上的利刃,我們必須做到有所思有所得,自覺自主地閱讀,提升理論思維能力,才能掌握理論的武器,為國家、社會和人民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