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摘 要】學生校外實習是學校整個教育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內教學的延伸,通過校外實習可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和操作水平、職業素養,養成職業習慣、意識,完成由學校學生向企業員工轉變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就業、創業的開端。近幾年來,實習就業處一直摸索和實行校外實習管理調研工作,研究調研內容,采取深入企業調查調研、召開企業代表座談會、到兄弟學校考察學習等方式。
【關鍵詞】校外學習;管理
一、當前校外實習管理面臨的問題
(一)實習人數逐年增多,管理部門面臨壓力增大
每年在校外實習人數都在2000人以上,尤其是在學校實行校外頂崗實習后,每年平均在校外實習人數逐年增多。校外實習生的管理工作是學校工作的一部分,校外實習管理工作90%由實習就業部門承擔,從聯系企業、崗位落實、崗位安排、組織派送、管理考核等各環節都缺一不可,加上學校專業特點和專業實習性質決定,需要大量的實習企業才能滿足實習崗位的安排,點多、面寬,給實習管理工作帶來難度。因此,一個部門承擔著占校外管理工作量,任務十分艱巨,實習生一年在校外面臨方方面面的事情和問題,管理壓力大,這幾年,聯系企業落實崗位的時間基本利用放暑假時間,平時工作都存在著這個學期剛剛安排好實習崗位后,又緊接聯系下個學期實習崗位的狀況,實習安排又集中在一段時間,聯系落實2000多個崗位需要3-4個月的時間,在聯系、落實、安排崗位與日常管理監控工作產生沖突,用于實習生具體日常管理和教育效果面臨著巨大考驗,壓力增大,在我們走訪的其他學校實習就業部門都有同感。
(二)實訓基地競爭激烈,實訓基地建設面臨困難
目前建立掛牌的實訓基地,原已合作企業正在不斷減少,新開發的實訓基地受到市場沖擊,目前很多學校都在看中汽車這個產業,紛紛開設汽車維修專業,培養學生量大了企業選擇性就寬了,給我校長線專業的實習基地建設受到很大影響,也給實習管理工作帶來難度,要開發新的實習企業,至少要穩定維持每年都有實習生在企業實習,大部分企業都要求與學校簽定《校外實習協議》,要求學校派專業教師或管理員到現場進行管理,減輕企業管理實習生的工作負擔,哪個學校在管理方面到位優先考慮合作。因此,在穩定和開發實習市場中,實習管理員的配備尤為重要和關鍵。
(三)實習生良莠不齊,對校外實習管理帶來新考驗
近幾年,我們通過發放《用人單位滿意度調查表》和深入企業跟蹤實習生收集到信息情況說明,大部分企業反映我校實習生實習工作過程還是比較滿意。但是近年來,我校實習生實習過中的職業道德、專業能力、組織紀律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我們要正視事實,少部分企業對實習生的表現滿意率逐年下降,我們深感到危機,也給實習管理工作帶來更大的挑戰,個別實習點由于實習生表現問題已被其他學校占領。有些實習企業由于實習生表現問題把實習生退回學校教育,學校與企業建立多年的合作關系受到了一些影響。我們深知,企業和學校建立起來的密切合作關系的核心是實習生在企業的表現是否用得上、幫上忙,跟校方實習過程管理和在校期間教育顯得非常重要,要占領實習市場,穩定實習企業尤為關鍵。
二、探索校外實習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
經過幾年對校外實習生管理的探索和運作,我們認識到校外實習是職業學校的優勢,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學生離開課堂,走出校門,通向社會的第一步;是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檢驗和考核;是學生綜合素質的展現過程;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鍛煉學生意志,幫助學習認識和了解社會,做好就業準備等方面都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雖然面臨和存在一系列的問題,但是我們也逐步摸索出如何提高校外實習管理的經驗和辦法。
(一)建立穩定、適合學校發展需要的校外實習基地
學校要根據開設的專業,與對口的行業和企業加強聯系,取得企業的支持和配合,建立相對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隨著近年來,企業對員工的綜合素質及技能水平要求不斷提高,加上近幾年大專高職業院校擴招后畢業生陸續加入,就業市場和社會大量的再就業人員,給當前技工學校的實習和就業帶來多重的壓力,學校應積極開辟新的企校合作單位和實習基地,及時了解企業相關信息,并通過各種渠道與企業取得聯系等;有條件的實行“訂單式”辦學,通過加強與企業合作來拓寬學生實習及就業的渠道。
(二)部門密切配合,是做好校外實習管理的前提。
在現在管理模式的基礎,我們認為校外實習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及時發現問題并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效果,我們認為校外實習管理工作中要有教學部門參與。在頂崗實習,聯系崗位、組織派送和日常管理等工作由實習就業處負責。在生產實習,實習就業處負責聯系崗位,提供實習崗位給教學部門,由教學部門負責分派實習班級,負責校外生產實習學生的組織派送、日常管理、成績考核和鑒定等工作。相關管理部門加強對校外實習管理教師指導和考核,研究制定《校外實習管理教師工作考核細則》。
(三)規范管理制度,是做好校外實習管理的保證。
學生校外實習的情況錯綜復雜。早些年,企業都是主動到學校要人,學校為了便于校外實習管理,原則上不允許學生自找實習單位。如上所說,面對日益增大的實習、就業壓力,學校應采取學生實習及就業工作“全員化”的做法,讓在校的每一位老師都有責任和義務承擔學生的實習和就業工作,不能全依賴實習就業處和校外實習管理老師。由于學生的實習相對分散,現在執行的《校外管理規定》是一個部門制定,有一定的局限性,給實習巡查、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對于一些共性的問題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規章制度和各專業綜合性的學生實習暫行規定,用以規范學生的言行,保證校規校紀、廠規廠紀的貫徹執行。在規章制度中,要確定校外實習的地位,明確學生不參加實習或實習不合格不予畢業等,建立學校、企業、學生組織的三方面校外實習管理網,明確各自的職責。同時,建立學生校外實習表現與學校推薦就業掛鉤制度。對在企業單位表現不好、被單位多次辭退的學生,要回校接受專業技能培訓,學校暫不推薦實習或就業。規章制度制定后,要組織學生認真學習并貫徹執行,通過家長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取得家長的配合。在執行規章制度的過程中,還應加強學生的職業指導,并不斷完善,以適應新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