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曉芳 高迪
【摘 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這一重要思想對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把建設什么樣的價值觀和培養什么樣的人更加緊密地連接起來。
【關鍵詞】核心價值觀;時代新人;青年;教育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定義和內容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定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查閱了知網,田海艦從與價值觀和社會主義價值觀比較中指出:價值觀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于價值、價值關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觀點,是處理各種價值問題時所持有的比較穩定的立場、觀點和態度的總和。核心價值觀是一個社會中居統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個社會必須長期普遍遵循的基本價值準則,具有相對穩定的特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指那些在社會主義價值體系中居統治地位、起指導作用、從最深層次科學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占據核心地位的價值理念。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
眾所周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二十四字,分為三個層面,作為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奮斗歷程的宣示,與黨和人民的奮斗目標一致,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典型特征,這一價值理想凝聚人心,激勵著中國共產黨人以初心和使命不斷前行,滿載中國人民對于祖國未來與美好生活的無盡期待。作為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屬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不斷重視人民的自由和平等、社會的公正和法治,這一價值導向承諾文明,滿載全國人民對新時代中國社會發展的充分自信。作為公民個人的價值準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社會主義社會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它貫穿在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各方面,體現在國人道德人格發展的各個環節,人們只有愛國愛人民、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友愛善良,從身邊點點滴滴做起,全社會才能和諧向前有生機,全民族才能煥發出新時代的活力。
二、時代新人的提出和內涵
習總書記在作十九大報告時,向80后、90后青年們深情喊話: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這就給我們啟示:作為時代新人,既要有崇高的理想,也要具備履行時代責任的過硬本領,同時,還要有復興民族大業的擔當精神,它們共同構成了時代新人的理想人格。
(一)時代新人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
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培育時代新人要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引導新時代的青少年,不斷增強四個自信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理想信念在一個人的大格局上發揮著重要作用,理想信念缺失,沒有“遠方意識”,就會造成格局局促、狹小,這樣的人即便有本領也是小本領,不會是大本領。
(二)時代新人要有真本領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各行各業優秀人才的共同努力。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伴隨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和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未來國家間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國家實力的增強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將更加倚重知識價值的增加。因此,人才的培育要在增長知識、見識、提高實踐、創新能力上下功夫。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的素質和本領直接影響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時代新人只有學有所長、學有所專、專有所精,才能積蓄充分的力量和基礎,以豐富的知識和過硬的本領,腳踏實地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
(三)時代新人要有擔當精神。
“舍我其誰”、“當仁不讓”的擔當意識,是時代新人的重要品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實現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前途是光明的,我們面臨難得機遇,具備堅實基礎,擁有無比信心。但同時道路是曲折的,我們必然會面臨各種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時代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使命重在擔當。身處歷史發展的重要戰略期,新時代的青年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民族復興的歷史大任更需要時代新人以鍥而不舍的進取精神、馳而不息的奮斗力量、堅定執著的擔當意識、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奮勇前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又一代新人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高校時代新人的路徑
在當代中國,培養具有民族復興擔當的時代新人,必須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不僅回答了我們應該建設什么樣的國家、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同時也為普通高校立德樹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指明了方向。培養時代新人,不僅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還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整個教育體系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
(一)立足民族復興,培養時代新人
新時代新人擔當民族復興的重任,應具有高素質,不僅是文化素養,更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素養的提升。第一高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和關注興趣,自主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第二多關注學生實際情況,個體素質的提升,因材施教,建立聯系。
(二)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引領作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靈魂。第一核心價值觀融入文化教育,思想教育,實踐教育三大環節。第二擴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范圍,全面深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過程。第三文明校園建設,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校園文化物質建設與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深度結合。校園文化活動種類和形式進行創新,過程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深挖時代內涵,完善教育機制
現階段我國處于新時代,對于國民教育來說也處于一個新的階段,對于培養人才也有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校應結合新時代培養人才的要求,加強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第一深刻挖掘十九大新時代新人的內涵,立足新時代,提出新要求。第二深化發展現有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建設,找出不足,積極改正,適應新時代。第三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應具有長期性,穩定性的,形成符合本校文化的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體系。
(四)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氛圍
中華文化精神命脈就是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一學校做好校園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挖掘校園思想、人文、道德,立足新時代批判繼承和創新校園傳統文化。第二古為今用傳統文化,彰顯新時代校園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的魅力。第三利用好道德教化資源,基于本校的校園文化,創新形式后加強道德教化,更具有說服力。
(五)強化學校制度保障,促成穩定發展
高校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行之有效的機制和政策。第一制定完善的培養機制提供精神指引。要加快不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教育方式,建立教師評估機制和糾偏機制,第二大力弘揚校園精神,切實增強學生道德觀念、規則意識。捍衛學校先進群體和模范代表的主流價值。第三形成有利于校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環境,制度保障之外,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成為無形有力的教育環境。
(六)重視學生品德,培育“五全”人才
培養有自信、尊道德、講奉獻、重實干,求進取“五全”人才。第一培養有自信的人,熱愛祖國,彰顯民族驕傲。積極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自信自強,實現自己的夢想。第二培養尊道德的人,形成道德情感,做出正確的道德判斷,學校應該多舉行深化學生道德的活動,行之有效,完善道德實踐。第三培養講奉獻的人,大學生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把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結合在一起,樂于奉獻,充滿正面量。第四培養重實干的人,大學生注重實踐,堅持知行合一,學校的社會實踐活動應該做到豐富并有深刻內涵,影響學生。第五培養求進取的人,積極鼓勵大學生上進努力,鼓勵學生參加活動,自主創業。學校建立激勵機制,調動積極性。
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高校時代新人的意義
(一)促進青年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青年大學生的影響分為兩部分,外部和內部,就外部而言,包括國家和高校,對于國家來說,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提升國民素質,為培養時代新人提供良好的社會大環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對于高校來說,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教育之中,同時完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機制,使其成為長久的循環向上的教育機制,有利于新時代人才的培養。就內部而言,即對于大學生本身來說,有利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提升個人道德素質,做到全面發展。
(二)迎合了新時代的迫切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開幕會上明確指出,當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因此,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對自己所負的歷史使命具有更清醒,更深刻的認識。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教育時代新人,會使青年們更加注重自身的多方面發展,用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向著國家要求,社會需要的方向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精神的凝聚,是中國夢的力量支撐,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教育和鼓舞時代新人,迎合了新時代對當下青年的要求。
(三)培養時代新人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著眼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支撐。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時代新人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者和踐行者,面對新時代新使命新要求,只有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青少年思想觀念的引領作用,并致力于知行合一。
【參考文獻】
[1]張興華.培育時代新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J].中國高等教育.2018(17).
[2]杜明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構建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8(29).
[3]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