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加強黨內政治生態建設,黨內政治生態建設一直以來都是我們黨關注的重點問題。在現實中,我們黨內的政治生態也面臨著很多問題與挑戰,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的解決辦法和措施。
關鍵詞:政治生態建設? ?重要性? ?現實? ?解決措施
黨要管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出發,在多個場合發表關于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論述。立場一以貫之,要求不斷深化。
一、良好政治生態建設的重要性
(一)良好政治生態的建設是贏得民心的重要前提
2016年1月,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習近平講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正所謂‘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亂?失民心而已!社情民意是觀察政治問題的晴雨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種自然而然的思想流露,習近平多次強調,人民是我們黨的根基,是我們黨的血脈,是我們黨的力量,只有人民擁護和支持我們黨,才能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我們黨治國理政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民心放在第一位,尊重廣大人民的意愿,順應廣大人民的美好愿望,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謀福祉作為奮斗目標。只有人民真心擁護和信賴黨,執政基礎才可以牢固而不被撼動;否則,執政基礎和地位就會失去。而贏得民心的重要前提就是建設良好的政治生態。提出黨內政治生態凈化建設,深謀遠慮,意義重大,對全面從嚴治黨,推進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的深入具有警示作用。
(二)良好政治生態的建設是推進黨的建設的重要保障
習近平認為,建設良好的政治生態是管黨治黨、興黨強黨的基礎性工程,也是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保障。“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是偉大斗爭、偉大工程的題中應有之義,是我們黨堅持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重要法寶,是我們黨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徑。抓住了這個點。我們黨就能更好凝心聚魄、強身健體。”政治生態建設和黨的執政地位與能力,黨的事業發展有著直接聯系,我們黨目前存在一些小問題,一旦這些小問題不解決,就會成為大問題,黨的優良傳統就會逐漸失去,政治生態被污染,變得污濁混亂,長此以往,黨內思想與價值觀被侵蝕,黨的建設也不能繼續健康發展。所以,政治生態保證了黨的事業健康發展,實現黨的歷史使命也要求黨要全面凈化政治生態。
二、黨內政治生態現實問題
(一)部分黨員理想信念不堅定
一方面,中國有著幾千年官僚的漫長歷史,“官本位”思想很濃厚,從古至今,人們都認為權力是至高無上的,有權就有錢的封建思想意識依然存在,并且深深地影響著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的想法,人們始終覺得,擁有了政治權力,就能享受生活中的特權,工作上的便利和許多榮譽。一些黨員干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以權謀私,獨斷專行,奉承上級,指使下級。與此同時,一些普通黨員認為,做官能夠光宗耀祖,能夠發財,致使黨員不能夠很好的親近群眾,百姓不能夠暢通地表達自己的政治見解和政治意見,群眾路線不能很好的貫徹實施。“官本位”這種消極的封建糟粕文化是我國政治生態出現問題的一個深層次的原因,這種封建思想遺留下來的官僚主義與形式主義并存的思想行為,定會為后期政治生態綠色健康發展產生之后深遠的影響。另一方面,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利用強大的網絡優勢,各種新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通過不同途徑進到了中國社會。由于互聯網的日益發達、電視電影的傳播,西方的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社會趨勢、生活方式等等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一些不好的文化甚至損害了中國優良的傳統價值觀,威脅甚至損害著中國的社會思想。對于黨內西方價值觀的滋生,部分領導干部由一開始抵制變為默認,甚至推崇,自身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逐漸趨于實用化和機動化。這阻礙了黨內政治生態建設的發展,加劇了原有矛盾并且產生了一些新的問題,必須引起重視。
(二)黨內政治制度不完備
一套完備的政治制度才足以支撐一個好的政黨的運行。在中國黨建歷史上,制度建設保證了黨的建設。例如,在新民主主義時期,我國堅持民主集中制度,后來發展了檢查巡查制度,加強與別的政黨聯系的政治協商制度,還有現今的黨內政治生活制度,都很好地發展和完善了黨的建設。但是問題也一直存在,黨內的一些政治制度形同虛設,執行的措施也不到位。黨內的政治制度就是為了規范黨員的行為,但是有的制度過于抽象而沒有具體解決辦法,為一些人做不正當的事提供了機會,黨內的一些明令禁止項較多,但是沒有違反后的懲戒措施,這就導致一些黨員覺得違反了規定也無關緊要,不遵守規章制度。有些人就在制度規制的地方鉆空子,目前我們黨的各項制度還并不完備,內容科學、配套完備、運行有效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還沒有全面建成,因此,一些黨員組織和黨員干部利用潛規則謀求利益和權力,損害了大眾的權益和社會的發展,也損害了黨內政治生態的建設發展。
(三)權力監督體系不健全
我國目前雖然已經構建了監督體系,但是對于權力的監督還不夠,需要有更加完善的體系來監督。法律制度以及監督制度不完善,一些黨員干部就會利用公權力來謀取不正當利益。權力制約有漏洞,一些干部就會貪污腐敗,利用自己在崗位上的權力,不按照黨內規章制度和法律法規制度辦事,以權謀私,本來是很正當的事,可以通過正當手段來解決,最后通過金錢來達到目的。僅僅依靠黨內的黨委紀委來監督貪腐行為有一定的局限性,黨內都是共產黨員,作為局外人不相信黨內監督會公正。同時要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在黨內政治生態建設中,沒有很好的發揮人民的監督作用。要給予人民更多的知情權,我們目前沒有對人民知情權保障制度有更加完善的措施,所以導致人民對權力的監督缺乏客觀性。此外,司法機關以及一些社會組織參與政治監督的積極性也不高,不監管貪污腐敗,導致整個監督體系不完善。權力監督體系的不健全也不利于黨內政治生態建設。
三、黨內政治生態建設措施
(一)加強黨內思想建設,堅定黨員理想信念
人動搖了理想信念是可怕的,是危險的。在新時代,我們更要筑牢我們的理想信念。首先要大力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要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一句口號,要具體落實到每個人的行動中,指導黨員的行為。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增強黨性修養和政治修養。其次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黨內政治生態的精神基礎是政治文化,習近平提出要“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使黨內政治文化要潛移默化地影響黨員。最后,要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要對庸俗腐朽的文化進行抵制。
(二)完善黨內政治制度,嚴明政治紀律規矩
黨的政治規矩和政治紀律有效保障了新時代黨內政治生態的建設,保障了黨的政治領導力,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得到了有效維護。所以要重視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完善黨內政治制度。在監督體系方面,不光是黨內監督,人大,政協,各民主黨派都可以進行社會監督,全面監督領導黨員干部的工作行為。要完善黨員的行為規范,黨內的規范制度不能成為擺設,要真正落到實處,除此之外還要完善黨員的監督機制,對黨員領導干部的違規行為進行懲治,對各部門的監管任務進一步細化,為黨內群眾建立監督和舉報渠道,增強監督的實效性。針對選人用人機制,要嚴格把關,堅持公平正義,不任人唯親,也不以領導的喜好為準。充分發揮紀委的作用,紀委應該切實履行自身職責,嚴抓紀律,做到嚴明法紀,對于一些黨員干部存在嚴重問題的,要嚴厲懲罰,絕不姑息,確保廣大黨員干部思想與行動跟著黨的步伐,使黨內政治生態文明得到凈化。
(三)樹立典型示范,發揮示范表率作用
黨的領導干部作為人民權力的實施者和代行者,要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領導干部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領導干部的帶頭意識要強化。首先領導干部要有責任意識,習近平認為,領導干部必備的基本素質就是要有責任,有擔當,各級領導干部要有意識:責任重于泰山,要為黨分解憂患,為國家謀事,為人民謀利益。其次領導干部要發揮示范作用,給廣大黨員起一個好的帶領作用。習近平特別重視高級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他強調領導干部要在凈化政治生態方面做榜樣,為下面的人做好表率,以身作則。最后就是要堅持法治,領導干部要堅持依法辦事,執法嚴格,司法公正,法規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要自覺地去維護。領導干部要爭當懲惡揚善、執法如山的先頭者,對執法不公、貪贓枉法的事情要堅決反對,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
參考文獻:
[1]王海霞.習近平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新思想新實踐[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8,(03).
[2]陳若松,陳靜文,王舒凡.新時代黨內政治生態建設探析[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3).
[3]柳寶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內政治生態治理的生動實踐[J].理論探索,2018,(04).
[4]孫士云.新時代黨內政治生態建設研究[J].陜西行政學院學報,2018,(01).
[5]喬丹.新時代黨內政治生態建設發展路徑研究[J].理論探討,2018,(05).
(作者簡介:馮培雯,研究生,安慶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