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婕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轉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性愈來愈突出,尤其是互聯網文化產業的飛速前進,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精神生活的滿足帶來了強大的驅動力。在諸多互聯網文化產品中,網絡綜藝產品受眾面較廣、傳播影響力較大、發展勢頭較好,成為本文研究的重點。雖然現在網絡綜藝產品花樣百出、數量眾多,但是在繁榮的景象下,網絡綜藝市場依然存在原創匱乏、內容“三俗”、文化含量低、同質化嚴重、制作粗制濫造等問題,阻礙了進一步發展,因此,網絡綜藝產品的創新之路勢在必行。本文在闡釋文化產品創新的積極作用的基礎上,結合網絡綜藝產品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從理論創新、內容創新、形態創新三個方面提出了一些創新建議,然后結合《明星大偵探第四季》這個具有代表性的綜藝節目的創新狀況進行了案例分析,具體說明了如何運用創新理論進行實踐。
關鍵詞:網絡綜藝節目;創新;文化產品
中圖分類號:G222?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3-0000-04
一、研究背景
我國正在步入信息時代,社會的經濟結構和消費結構都發生了變化,文化消費對宏觀經濟的貢獻逐步提高,人們在滿足了物質需求之后,迫切地需要多元的文化產品來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文化互聯網產業應運而生,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精神生活的滿足帶來了強大的驅動力。近年來,在眾多互聯網文化產品中,網絡綜藝迅速發展,脫穎而出,與電視劇、電視綜藝、新聞等媒介展開了激烈的競爭。由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絡綜藝產品數量的大爆發,網絡綜藝的發展模式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本文試圖在明確網絡綜藝產品面臨的困境和發展問題的基礎上,擬以“淺析我國網絡綜藝節目的創新”為主題,以《明星大偵探第四季》的具體案例為突破口,期望尋找到網絡綜藝產品發展創新的新途徑,為網絡綜藝節目創新實踐等方面做出有益探索,為文化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提供支持。
二、網絡綜藝產品創新問題的提出
我國網絡綜藝節目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屬于本土原創,另一部分是從國外移植(包括版權進口、模仿抄襲等),其中后者占多數。較國外綜藝節目而言,我國內地的綜藝節目起步較晚,有關綜藝節目制作的理論和理念較為落后,本土原創的綜藝節目視野狹窄,題材范圍受限于傳統思想的影響,節目模式重復,創新性不足,制作水平不高,故而收視率不高。一些制作者將目光投向國外綜藝,模仿國外綜藝節目成功模式或引進國外綜藝節目的版權,節目理念缺乏本土價值觀的支持,水土不服甚至發生文化沖突;節目內容缺乏文化內涵依托,存在靠談論禁忌話題、自我丑化等手法搏眼球的問題;一旦某一節目帶來了不錯的點擊率,就會引起紛紛效仿,造成了節目雷同化;一些綜藝節目為了經濟效益,瘋狂植入廣告,對受眾進行狂轟濫炸(王琳.我國文化產品創新研究——以電視綜藝節目為例)。上述狀況造成了我國網絡綜藝節目創新性不足,內容檔次有待提高,同質化嚴重,制作粗制濫造等諸多問題(王琳.我國文化產品創新研究——以電視綜藝節目為例)。從長遠發展的角度看,通過走創新之路來幫助我國網絡綜藝產品走出困境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網絡綜藝產品屬于媒介產品,具有社會性,在傳遞溝通信息、豐富人們精神生活、傳播社會文化、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網絡綜藝的質量要求不斷提高,對網絡綜藝的多元化需求不斷提高,網絡綜藝產品只有不斷創新才能符合時代要求,滿足受眾需求。另一方面,網絡綜藝產品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只有網絡綜藝產品積極創新,才能提高節目檔次、制作水平、避免同質化,在激烈的競爭中吸引更多受眾流量和廣告主的投資。網絡綜藝產品是互聯網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展會促進互聯網文化經濟的發展,也促進了我國經濟結構和消費結構的進一步升級。
三、網絡綜藝產品的創新
(一)理念創新
理念創新是網絡綜藝產品創新的核心(丁梅芊.電視節目創新的理論視角),決定了網絡綜藝產品的價值定位。首先,一個長久的網絡綜藝節目的理念一定是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表達。只顧追求商業利益、刻意迎合受眾偏好而對節目不負責任的綜藝節目或許帶來短暫的經濟效益,但忽略了大多數受眾對“真善美”的追求,終究是不可持續發展的。我們不排除社會存在“審丑”的娛樂消費傾向,但這是一種扭曲的價值觀,受眾真正需要的是能夠滿足他們高尚欣賞享受的創新(王琳.我國文化產品創新研究——以電視綜藝節目為例)。另外,每個國家的主流價值觀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從國外移植而來的產品要進行本土化的理念改造,將違背我國主流價值觀的理念進行刪改,善于從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中發現亮點,融入網絡綜藝中。然后,網絡綜藝節目的理念應該與時俱進,落后于時代潮流的網絡綜藝產品不會受到大眾的青睞,因此,網絡綜藝理念的創新應該結合社會熱點,針砭時弊,既順應了時代潮流,發揮了聯系社會的功能,又傳播了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了節目思想深度。提高節目內涵、順應時代發展、傳遞正確價值觀,這也是我國文化產業健康發展的方向。
(二)內容創新
當前我國網絡綜藝節目雖然數量眾多,但選題類型過于集中,主要趨向于表演選秀類、脫口秀類、明星真人秀這三種最成功的類型。同一類型“換湯不換藥”的重復播出,致使受眾出現了審美疲勞,對網絡綜藝節目的興趣降低。因此,網絡綜藝節目市場急需開拓,開發出新的節目題材來滿足受眾的多樣化需求,給受眾帶來感官和精神上的刺激,如情景類、推理類、角色置換類等。同時,網絡綜藝節目的內容不能一味迎合市場和觀眾,停留在低級娛樂甚至“三俗”的水平上。即便是具有娛樂性質的產品,也應該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作為支撐。網絡綜藝節目的包容性很強,可以融合其他各種媒介的表達,因此,不妨引入各種經典來增強節目內容的文化深度,如經典的電影橋段、經典的文學作品、經典的哲學思想等。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的數據顯示,素人和明星相結合的網絡綜藝的點擊率正在逐步上升,這對于之前的完全由明星主導或素人主導的綜藝節目來說也是一種內容上的創新。網絡綜藝節目的存在離不開廣告,由于現代大眾對廣告的容忍力越來越低,單純的狂轟濫炸只會引起受眾的強烈反感,而廣告在網絡綜藝節目中的大篇幅植入,也讓其成為了內容的一部分。因此,如何創新廣告的植入而不使得受眾厭惡也非常重要,最關鍵的是,要找到廣告產品與節目內容自然而然的聯系,然后相互結合,讓觀眾覺得在某個網絡綜藝節目中出現某個產品是合理的。
(三)形態創新
網絡綜藝產品的形態是網絡綜藝產品的外在表現,形態的創新與否是決定一檔節目能否吸引受眾的重要因素。謝耘耕、陳虹在《真人秀節目:理論、形態和創新》一書中表明,形態創新可以用組合創新法。首先,網絡綜藝產品以網絡綜藝節目為主,從網絡綜藝節目本身來說,可以通過跨節目形態進行創新,例如《向往的生活》就是紀實類節目、真人秀節目和生活服務類節目的組合。網絡綜藝節目可以打破真實節目與虛擬節目之間的界限進行組合創新。其次,可以增加網絡綜藝節目的附加節目,增加受眾的參與性、互動性、積極性。在以網絡綜藝節目為主的基礎上,附加一段與節目內容相關的情景問題來引發受眾參與思考并且受眾可以通過互聯網等方式進行反饋,這比單純地欣賞一期節目更能讓受眾投入。除此之外,可以進行跨媒體產品組合來進行創新,打破傳媒產品之間的界限(卜利丹.從內容產品要素升級看電視綜藝節目創新)。比如將圖書與綜藝節目結合起來,以身臨其境的方式來講一本書或者把綜藝節目以書的形式記錄下來。如此一來,產品與產品的碰撞會產生新的想象,產品與產品的鏈接會產生新的影響,網絡綜藝產品就有了更廣闊的生存空間和發展前景。
四、網絡綜藝節目的創新分析個案分析
網絡綜藝節目的數量龐大,創新現狀復雜,在此以《明星大偵探》(第四季)作為案例進行分析,希望能更好的幫助網絡綜藝節目找到創新方向,進行創新實踐。
(一)個案介紹
《明星大偵探第四季》是芒果TV推出的自制明星推理真人秀,節目共12期,由何炅、撒貝寧等作為第四季的固定陣容,邀請素人嘉賓作為“偵探助理”,開啟“星素結合”的創新型模式。每期節目一共有六位明星玩家,在每期設置的游戲劇情中,分別有【偵探】、【嫌疑人】、【真兇】三種身份。真兇隱藏在嫌疑人之中,只有真兇可以說謊,只有找到真兇,玩家才獲勝。另外,新增場外連線求助環節,【偵探】可求助專業人士提供參考意見。在新一季,節目開啟互動探案新玩法,推出“互動微劇”——《片場謎案》。官方在開播之前就已經鋪設好種種線索,靜待觀眾們細心探索、積極發現。官微更是釋出加密過的“互動微劇”中的角色微博名以及線下打卡地點,前所未有的全新互動玩法在網絡上引起了一陣解密熱潮。《明星大偵探第四季》平均每集的播放次數超過9600萬,豆瓣評分8.7,雖然這個節目是引進韓國的《Crime Scene 犯罪現場》,不過經過中國式改編,加之前三季的磨練,第四季無論從場景、道具,還是劇情的腦洞,都能明顯看到其的改良和進步,節目制作還是相當成功的。
(二)個案分析
在理念創新方面,《明星大偵探第四季》特寫注重價值觀的正確引導,幾乎每一期都會結合一個社會熱點問題,展示出面對這個事件不同人的反應,并且在節目最后明確站在正確的社會立場并指出面對社會問題的正確做法,啟發受眾進行理性思考。例如,在第04期中穿插了“粉絲對明星偶像的崇拜”這個話題,通過節目的展開,展示了一種正確的追星行為,并在節目最后特別設置“偵探能量站”片段,用文字明確告訴受眾“偶像是鏡子,折射的是你希望自己成為的樣子”以及插入本期參與節目的明星偶像對這個問題的個人看法和相關領域專家的看法,以此來引導受眾理性追星,提高節目的思想深度。這種理念就使節目避開了普通綜藝節目內容泛娛樂、精神層次不高的詬病,打造出了高質量的節目品質。《明星大偵探第四季》的這種理念創新是在繼承國外優秀模式精華的基礎上進行的本土化創新,兼具國際風格和本土氣息,是節目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內容創新方面,《明星大偵探第四季》是我國首檔明星推理真人秀節目,在此之前,我國推理類網絡綜藝市場完全空白。因此,就節目題材而言,《明星大偵探第四季》做出了巨大創新。同時,《明星大偵探第四季》特別注重每一期劇情內容的創新,積極引入經典名著、電影橋段、戲劇等作為故事背景,增加節目的文化深度。例如,在第03期《神秘來電》引入了《盜夢空間》的情節;第07期《魔法學校的秘密》參照了《哈利波特》的世界。第四季在劇情展開的過程中,通過連線專業人士,穿插了與案件相關的心理學、犯罪心理學、法學等各領域的專業知識,提升了節目知識性。還值得一提的是,《明星大偵探第四季》的廣告植入,冠名商OPPO公司的R17pro手機全程作為探案工具存在,融為情節推動的一部分。所有贊助商的廣告都編成一句與節目主題有聯系的順口溜,如“抖音越玩越嗨,辦案腦洞大開”、“案情真相難辨,考拉正品在線”,讀起來朗朗上口,又讓人會心一笑。
在形態創新方面,《明星大偵探第四季》主要通過產品組合進行創新。一方面,《明星大偵探第四季》進行了跨節目產品的組合。由于開辟了專家連線部分,作為綜藝節目的《明星大偵探第四季》就兼顧了法制類節目、科教類節目;在節目中還原社會問題的發展和影響,是將電視劇、新聞和娛樂節目進行組合創新。通過兼收并蓄,《明星大偵探第四季》的節目形態不斷改革發展。另一方面,《明星大偵探第四季》實現了跨媒體產品的組合。前文提到《明星大偵探第四季》融入了電影片段、節目制作出了電視劇的既視感,這其實就是打破了電視、電影、網絡的界限,完成了一種綜藝節目的創新。除了傳統媒體外,《明星大偵探第四季》還與新興媒體——“我是迷”APP組合,增加節目的附加值。“我是迷”是一款由《明星大偵探》改編的線上社交推理游戲APP。受眾可以通過這個APP來體驗節目中游戲的快感從而進一步對節目保持積極的態度,而《明星大偵探第四季》也通過這個APP增強了節目的互動性,提高了受眾的參與度。將網絡綜藝節目的一部分搬到另一個新興媒體上,讓二者相輔相成,這是一種大膽而具有前瞻性的創新。
五、結論與展望
當前,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轉型進入了關鍵時期,網絡綜藝產品在激烈的競爭下產生了許多負面問題,阻礙了網絡綜藝產品的健康發展。為了適應新時期的需要,網絡綜藝產品勢必要通過創新來尋找新出路。本文針對網絡綜藝產品主要面對的幾大問題,從理念、內容、形態三個方面實施創新提出了具體建議,希望能夠對我國網絡綜藝產品的創新實踐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王琳.我國文化產品創新研究——以電視綜藝節目為例[D].四川:四川師范大學,2014.
[2]丁梅芊.電視節目創新的理論視角[J].中國記者,2012(2).
[3]謝耘耕,陳虹.真人秀節目:理論、形態和創新[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4]卜利丹.從內容產品要素升級看電視綜藝節目創新[D].湖南:湖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