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雪瓊
摘 要:主要以新高考形勢下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的轉變及對策研究為重點闡述,結合當下新高考形勢下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的轉變為主要依據,首先闡述了新高考內容概況,其次說明了新舊高考形勢下高中物理教學模式差異,最后講述了新高考形勢下高中物理教學模式轉變策略,包括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引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課堂、合理組織實驗教學和采用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源。
關鍵詞:高考形勢;高中物理;轉變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對教學活動的形式和內容有了進一步的要求。高考在檢測學生學習情況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高中課程教學已經成了學校和家長關注的重點。高考形勢下,物理作為一門理論和實踐性相結合的學科,與人類的學習生活中緊密相連,雖然在內容上高中物理是在初中物理基礎上進行延伸,但是在實踐中難度增加了不少。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習物理,不僅要提高科學文化知識,還要注意增強學生對物理現象產生的好奇心,由此能夠使課堂學習氛圍活躍,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設計教學內容的多樣性,保證學生有效學習,提高學習成績。
一、當前新高考形式
目前,高考主要以數學、語文、英語三科為主,政治、地理、化學、生物、歷史、物理是學生可以選擇學習的科目。這一改革的提出,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理念,能夠培養學生興趣的產生,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科目,從某一程度上不僅增加了學生知識的儲備量,也能夠對知識加以掌握和應用。高中物理的基本特征是抽象性和實踐性,對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行為習慣有重要作用[1]。在新高考模式的轉變下,對高中物理要主動響應、依據學習內容相應的改變教學方式等問題有特殊要求。
二、新舊高考形勢下高中物理教學模式差異
如今的高中教學模式和傳統教學模式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新高考形勢增加了物理教學的難度?,F在高考物理教學模式是一個需要重點研究的內容。結合現狀分析新舊物理教學模式的不同。具體如下:
1.教學內容與方式
高中物理相比較其他學科,難度較大,因其教學內容具有概括性和跨越性被學生認為是高中難點,在高考的考試題目中主要考查研討性實驗問題,如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的學習中,抽象用打點計時器來測物體的速度,在學生理解方面可能會加大難度。新高考內容的改變,會使物理的理論性和綜合性變強,學生掌握知識效果不佳。教師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在教學活動中就要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思維上的跨越。此外,現在教學方式和傳統教學方式也存在不同[2]。新高考形勢下高中物理教學方式應打破教師講、學生學的教學方式,注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培養團結合作意識,以此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應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研究問題等方面,這樣既能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又培養了學生掌握應用內容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2.學習方式與技巧
高中物理學習內容的改進,可以促進學生學習方式和學習技巧。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能使學生摒棄傳統的學習習慣,尋找到適合自身學習的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此外,在學習教學課本上理論知識的同時,開闊視野提高對外界的認知;學習技巧主要通過學生自身不斷分析問題和總結方法加以體現,學生在性格和智力上存在差異,對課堂內容的掌握速度也就不同,而理解能力差、不善于與人交流的學生遇到問題后可能想到的是自己解決,那么在其思考過程中消耗時間會影響學習效率[3]。因此,學習方式和技巧也是新舊物理教學存在差異的原因之一。
三、當前高中物理教學現狀
1.教學方式的滯后性
受應試教育影響,當前諸多高中物理教師還沿用了以往填鴨式教學法,這對高中生學好物理知識十分不利,不僅影響高中生物理學習興致與熱情,還會阻礙高中生物理成績提升。另外,教學方式的滯后性,還會使高中生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忽略教師所組織的教學活動,這對高中物理教學十分不利。除此之外,高中教師并未意識到給予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性,不注重培養高中生主觀能動性,這是導致高中物理教學質量低下和高中生物理高考成績不佳的主要因素。
2.未意識到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
當前諸多高中物理教師并未意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他們受以往教育模式影響,對新興事物接受能力較差,對信息技術了解力度不足,無法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導致信息技術所含的實效性無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全面發揮出來,這不但會影響高中生物理知識學習,還會阻礙高中物理教學質量提高,對我國教育事業良好發展十分不利。
四、新高考形勢下高中物理教學模式轉變策略
1.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給予學生課堂主體地位
學生通過學習高中物理,可以培養其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可以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應用有進一步的提高,同時提升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教師在教授課程時要考慮到良好的課堂效果,來保證學生在做題時擁有自己的解題方法,為取得優異成績奠定基礎[4]。對于課堂而言,學生的個人能力不同,對于物理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學習物理知識程度就不盡相同。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差異制訂教學計劃、教學目標展開教學活動,保證教學內容在學生不超過其理解范圍。同時提升學生在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學生自主學習物理知識既可以養成良好學習習慣,也可以培養在學習過程中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思維的轉換進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這樣就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中的“小主人”,在教學活動開始前進行有效預習。例如,在學習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萬有引力的成就”中,教師提前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對有關力的概念及應用加以復習,便于學生對本節課內容學習打下基礎,提高教學效率,豐富對自然的認識。
2.引用信息技術,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社會的不斷發展,使信息技術走進千家萬戶。如今信息技術應用到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教學的發展,其不僅有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還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取得優秀成績。教師應注重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創建新的教學方式。與傳統的物理教學形式相比較,高中物理教學有難以理解的理論知識,這是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直觀地將圖片、視頻以及鮮艷色彩展現在學生眼前,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還能使學生便于理解知識,從而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5]。基于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合理利用信息技術,這樣既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也達到積極有效的課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