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杰
摘 要:由于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對教育也產生了新的需求。高中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標準下,教師必須及時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針對新時代學生的發展需求有效地開展生物實驗教學,針對新課程標準下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策略進行分析研究,希望可以為提高生物實驗教學的水平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策略分析
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生物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在生物實驗教學當中教師除了要培養學生生物學習意識,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尊重學生中存在的個體差異的現象,因材施教。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創新學習,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思維能力。
一、目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1.課時分配不均,學生缺乏實踐動手能力
目前大多高校對于生物的教學還是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教師一味地在課堂上講述生物學科的知識點,讓學生進行背誦記憶,而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理論課和實踐課程的課時分配不均,不僅降低了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而且不利于新課程標準下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目標的實現。
2.教學模式不夠科學,缺乏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盡管在新課程標準下我國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有了改善,教學模式也在不斷完善,但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在實踐的課程當中,教師還是大部分時間用來講解。通常的實驗過程都是由老師講述步驟,學生跟著一步一步地操作,這樣的實驗方式雖然可以減少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出現問題,減少安全隱患,但這種學習方式違背了新課程標準下對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還會使學生喪失對生物實踐課程學習和研究的熱情。
3.教師缺少對生物實驗教學的研究
由于生物課程的考核方式是以試卷的形式展現出來的,因此,生物實驗的教學經常會被忽視,生物實驗課程設置得較為簡單,通常都是帶領學生參觀生物實驗室,研究人體模型以及顯微鏡的結構等等,教師缺乏對生物實驗教學的研究,沒有給學生帶來有趣的生物實驗,導致學生也意識不到生物實驗學習的重要性。
二、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創新方法
1.安排好生物實驗課時
生物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起著引導的作用,教師想要改善高中生物的實驗教學方式,就要結合學生學習生物的實際需求對生物的實驗課時進行合理的安排設置,豐富實踐的內容,讓生物知識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機的結合,教師在課堂中主要發揮輔助作用,把課堂還給學生,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達到推動高中生物教育事業創新發展的目的。
2.優化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大膽創新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對生物學習產生興趣可以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生物知識,并在學習中主動發現問題,認真思考問題,利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的問題,提高學生的思維的活躍性,鍛煉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單靠理論知識的講述是做不到的,這就需要高中生物教師不斷的優化生物實驗教學的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例如,在顯微鏡的使用實驗當中,教師先對顯微鏡的具體操作方法進行講述,讓學生充分了解顯微鏡的科學使用方式之后,組織學生自由進行顯微鏡實驗,讓學生觀察自己好奇的事物,比如觀察樹葉的細胞在顯微鏡下的形態,也可以觀察自己手上的細菌,或者對自己和同學們的血液細胞進行觀察,讓學生在實驗操作課程當中培養學習的主動性和對對問題的思考能力,培養學生養成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方式。
3.創建探究性生物實驗課程
想要讓學生真正意義上做到學以致用,生物教師需要加大對教學內容的研究力度,在生物實驗課堂上融入新時代的元素,培養學生的交流合作意識,為學生設置豐富的實驗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探究,從而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和水平。
例如,在對植物滲透吸水原理這一章節進行教學活動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點和自身的生活經驗有機結合起來,并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探究性實驗的設計,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植物滲透吸水的原理的同時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鼓勵學生進行互幫互助,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有助于提高生物實驗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水平。
高中生物教師應該意識到在新課程標準下學生學習生物實驗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學過程當中,生物教師應當增加實踐課程的課時設置,優化生物學科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自主進行生物實踐的學習,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生物實驗思維與創新的能力,最終完成生物實踐教學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朱彥霞.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36):167.
[2]史敏.新課程標準下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思考[J].新課程導學,2016(14):270.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