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小銀
摘 要:物理學實用性較強,而且與人類的生活聯系十分密切,這門學科能夠使人類生活更美好。物理這門學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較高,而且也需要學生有較強的動手能力。高中物理雖然作為一門副科,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高考,影響著學生整個學習階段,所以,高中物理教學方法的研究十分有必要。所以,從高中物理教學現狀出發,對高中物理教學方法進行了深入的探究。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方法;整合探究
進入高中以后,物理學科的學習不再像初中那樣純粹、簡單、易于理解和掌握,不僅僅課容量變大,而且難度也大大增加。在教學方面,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在很多時候忽視了學生的興趣、個性化因素及心理發展規律,最后導致了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獨立人格喪失,進而思維收斂,導致想象力及創造潛力受壓抑等不良后果,而且高分低能現象屢見不鮮。學生要想學好高中物理,必須改變原有的觀念,重新調整心態;教師也要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成績和能力。
一、高中物理教學現狀
1.重視度不夠高
對于物理教學,因為其本身的學科特點,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有一定程度的懈怠。教師只注重教授理論知識和學生的分數高低,不注重學生認知能力的提高和發展,不能將所講知識的意義發揮得淋漓盡致,很多時候會引起學生的不滿,這也是對學生的一種不負責任。
2.教學模式不合理
學校教師在物理教學方面注重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不斷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只注重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不在意學生的感受,不能滿足現代教育的發展和需求,不能應付新課標下的物理教學方法,從而抑制了學生物理素養的培養和教學效率的提升。
3.學生學習主動意識差
在物理教學中,很多教師不能把握物理知識的合理度,不能促使學生主動地去學習,不能發現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從而使學生在思想上怠慢物理學習,缺乏主觀能動性,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這是物理教學中一種不好的教學現象。
二、高中物理教學方法探究
對于物理的學習,我們都知道,物理來源于生活,是物理學家通過生活中觀察到的再結合自己的實踐和檢驗從而總結歸納出來的。物理學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學好物理,是對我們生活的進一步認識和了解。要調動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提高物理教學效率,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改變現在的教學
方法。
1.做好物理實驗
物理知識是從真實的生活中來的,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就應該把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在一起,可以帶學生做一些小實驗,尤其是一些比較有趣的容易理解的實驗。這些實驗既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也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知識。例如在學習滾動摩擦和滑動摩擦的時候,教師可以拿一些模型自行車和小紙箱,拉動它們,比較它們受摩擦力的大小程度,然后再通過分析,讓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
2.物理教學要聯系實際,聯系生活
就如前文中所說,物理來源于生活,而且,眾所周知,物理學是一門實用的、與生產生活緊密聯系的、能夠使人類生活更美好的學科。所以,教師在物理教學中要嘗試著盡量將物理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如在講壓強時解釋高壓鍋蒸汽鍋,火車安全線等等,這些生活中常能聽到或者是見到的現象,能使學生在感到物理知識有用的同時又能增強學好物理的愿望,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3.激發學生物理學習興趣
物理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創設有效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給學生發現問題的機會,加強學生的實踐意識,不斷鼓勵學生;其次,是在課堂和課堂以外引導學生,試著用一些夸張的肢體語言,讓學生學會快速而又準確的學習方法,替學生答疑解惑,促進學生對科學方法的掌握,幫助學生激發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另外,教師也可以進一步指導學生了解物理發展史,物理學的發展已經有了很長的一段歷史,物理發展史是對物理學科發展進程的一個記載,讓學生了解物理發展史,可以讓學生深入體驗偉大物理學家的思路歷程和偉大構想,了解他們的成功與失敗,有利于進一步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以及對物理學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就更加有動力去學習物理,進行物理學知識的思考,進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還有一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自己去找方法,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動力。而且物理教學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理論課,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加一些討論課,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給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的機會,這樣就可以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學習完牛頓定律后,老師可以提出一些能夠激發學生好奇心的問題,例如:如果沒有摩擦力,這個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呢?可以鼓勵學生寫下來,將自己的作品交給老師看,老師可以適當鼓勵,作為對他們豐富想象力的回饋,這樣學生對物理學的興趣就大大增強了。
總之,高中物理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物理教學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高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要耐心,一步一個腳印,教師應該有教師完善的教學方法,學生應該有學生完善的學習方法。每一個學生都要充實而又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識,掌握基本的物理技能,發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只有這樣,教師和學生才能各有所獲,才會對自己的努力有一個肯定。
參考文獻:
[1]徐益勇.高中物理教學現狀及對策分析[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6,45(18):11.
[2]楊曉瑜.新課程下高中物理教學現狀及對策[J].學園(教育科研),2015(6):130.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