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魯
摘 要:當學生的思維受到阻滯、知識出現中斷、學習方向發生偏移的時候,教師的啟發至關重要。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相關教學實際為例,淺顯論述啟發式教學在高中化學學習過程中的有效運用。
關鍵詞:高中化學;啟發式;學習方法;有效運用
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句話明確地指出了啟發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不可避免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是會出現思維阻滯、知識中斷移等現象,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的啟發就顯得極為必要。另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還會出現偏離學習方向、學習誤入歧途等現象,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的啟發同樣很重要。
在高中化學學習過程中,啟發的重要性更是非同小可。有效地啟發能夠打開學生的思維、貫通學生的知識、撥正學生的學習方向等。那么,在高中化學課堂中,教師究竟應該怎樣運用啟發式學習方法引領學生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全面達成教學目標呢?竊以為,教師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啟發要恰逢其時、恰到好處
之所以要啟發,是因為學生的思維受到了阻滯、知識出現了中斷以及方向發生了偏移。也就是說,在這些情況下,如果教師不及時通過啟發干預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過程,那么,學生就不能夠順利達成學習目標。
正因為如此,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在密切關注學生實時學習狀況的前提下,恰逢其時、恰到好處地對學生進行啟發。如果學生的思維很順暢、知識很連貫、方向很準確,教師切不可對學生進行干預。
比如說,在教學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元素周期表(一)——原子結構”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某教師就恰逢其時、恰到好處地對學生進行了啟發。具體如下:在學生知悉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這一事實之后,某教師進一步啟發:“原子核的內部結構又是怎樣的?電子在核外空間的運動狀態又是怎樣的?”
由此可見,高中化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學生的啟發一定要瞅準時機。唯有恰逢其時、恰到好處地啟發才能對提升課堂教學效益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任何不合時宜的啟發都會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自主學生能力產生嚴重的影響。
二、啟發要張弛有度、收放自如
教師在對學生啟發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度,即要做到張弛有度、收放自如。如果教師過多、過度、過濫地啟發,那么,就會嚴重干擾學生自主思維的方向與效度,會有礙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同樣,如果教師的啟發不到位、不夠量,那么,啟發在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方面的作用也就微乎其微。
鑒于此,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啟發的時候,不僅要緊扣課堂教學目標,還要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遵循知識的認知規律等。唯有如此,教師才能夠張弛有度、收放自如地對學生進行啟發。
舉例來說,在教學人教版高中化學“化學鍵(一)——離子鍵”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在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形象逼真地展示了氯化鈉樣品和氯化鈉晶體結構示意圖之后,順勢進行了啟發:“氯原子和鈉原子為什么能自動結合形成穩定的氯化鈉呢?”教師僅此一問,就指引學生目標明確地深入探究氯化鈉的具體形成過程。
顯而易見,教師張弛有度、收放自如的啟發不僅有助于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還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啟發要層層遞進、環環相扣
據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認知的過程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的一個連貫過程。這就好比是登山,學生唯有從低處拾階而上,方能登頂高峰。因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是連貫的,所以當學生在克服了一個困難之后,就可以向前邁一步。但是,不可避免地,學生在持續深入學習的過程中還是會遇到一些困難。當學生遭遇新困難的時候,又需要教師新的啟發、新的點撥。
因此,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的啟發一定要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如此這般,學生就能夠在教師的啟發中,最終達到既定的學習目標。
還是以教學人教版高中化學“化學鍵(一)——離子鍵”這部分內容為例。在學生通過觀看完視頻實驗“鈉在氯氣中的燃燒”之后,學生對于氯化鈉的形成過程有了全面的認識。緊接著,教師又進行了啟發,即:“從宏觀上講鈉在氯氣中燃燒,能夠生成新的物質氯化鈉。若從微觀角度來講,又該如何解釋呢?”在學生學會了從微觀角度解釋這種現象之后,教師又進行了啟發:“那么,鈉原子和氯原子又是以怎樣的方式結合在一起的呢?”……
教師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啟發能夠指引學生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學習相關知識,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益。
明人陳獻章說:“前輩謂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教師在高中化學課堂中,對于學生的啟發也正是讓學生產生疑問,學會思考。據此,學生就能夠以這些疑問為“進階梯”,最終登頂知識的高峰。與此同時,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夠得到顯著提升。
總而言之,教師要將啟發式學習方法有效地運用到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借此提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效益,進而發展學生的高中化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羅琴.淺談如何在高中化學課堂中進行啟發式教學[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4):51.
[2]李霞.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啟發式教學[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5(8):88.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