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嵐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習作素材源于生活,和生活緊密聯系、息息相關,要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引導學生熱愛生活,關注現實,表達真情實感。而要使作文有血有肉,蘊含真情實感,首先作者必須要有真情實感,自身思想空洞、感情淡漠、麻木呆板的人無論怎樣苦思冥想、搜腸刮肚依然不會有真情實感流露出來的。在初級中學語文習作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讓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習作理念,以做人為本的習作理念,以此理念滲透到作文創作中來,使他們明確追求做人、做事的真諦,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注重習作的過程和陶冶道德情操相結合、注重學生思想境界的升華和提高文化品位有機結合起來的方式來展開習作創作。作為主導作用的語文教師首當其沖的是喚醒學生沉睡的心靈,讓他們成為有真情實感流露、有血有肉、情感豐富的人。
一、結合教材進行情感教育
教材選材圖文并茂、文質兼美,滲透著品德教育和豐富的情感教育。如沈復筆下的天真爛漫、純潔無邪、活潑可愛、無憂無慮、無牽無掛的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父子之間的真摯親情,以及父親對兒子濃濃的舐犢之情,以及深沉的愛;曹孟德自強不息、老而彌堅、建功立業的豪邁氣魄和積極進取精神;陸游奔赴邊疆、跨戰馬、抗擊敵人進犯的愛國熱情和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的一縷悠悠思鄉之情……這些教材呈現的文章,讓人怦然心動,終有所悟,因此,我們要精心整合這些教材所呈現的情感線索,找準突破口,把握好情感教育的“生長點”,相機點撥,讓學生在感情上和作者產生共鳴,從而點燃生活中學生的情感火炬,豐富情感世界。
二、引導學生在大自然中、在社會實踐中進行情感教育
知識和生活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生活是最博大精深、蘊含豐富內容的大課堂。學生在切身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大自然的奧秘,了解社會的豐富多彩,感受生活的千姿百態,認識社會生活,發現社會的變化及祖國面貌的日新月異,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勞動的艱辛,或洗衣做飯,或為父母排憂解難,或為他人貢獻一份愛心,從而在自己的行動中體驗到成功的滋味。老師處處“撩情”、時時“激情”,學生事事“貯情”、時時“存情”。學生有了反復的全方位、多層面的情感體驗,內心世界就會隨之豐富起來,才能寫出血肉較為豐滿的文章來。
三、以課外閱讀為平臺,擴大視野,進行情感熏陶
語文教學實踐的內容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能夠全面培養學生的人格。而教材由于受到篇數、選材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節選的文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課外閱讀又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因此,我們可以借助課外閱讀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形成健全的人格,從而通過課外的延伸培養學生的愛國情和熱愛中華傳統經典文化的情懷。在課外閱讀方面,教師既要授人以魚,也要授人以漁;既要精心挑選、推薦讀物,又要悉心指導讀書方法,不盲目,隨心所欲。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不同階段、不同時期、不同教學內容,推薦互補的閱讀內容。我們都知道教無定法,學也因人而異、因時而變,所以教師要做到因勢利導、因材施教,不搞形式,不走過程,實事求是。
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對所讀內容的理解和記憶,我們還采取了課前5分鐘講故事活動,要求學生把自己讀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沒想到學生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每節課都有很多同學爭先到前邊去講,而且講得聲情并茂,有的竟把大家都感動得掉下眼淚來。我有時甚至有些懷疑,平時上課說話都不是很流利的同學,怎么能把故事講得這么生動感人?原因我想可能是他們對這件事有興趣,所以熱情高,效果好。這樣不但講故事的人對所讀內容又加深了理解,而且鍛煉了自己的表達能力,記住了很多好的句子和詞匯,同時全班同學也都受到了故事內容的感染,相當于全班同學都讀了這個故事,變成了一人讀書,全班受益。
四、以周記為載體,豐富學生的內心體驗
新課程積極倡導為學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氣氛,才能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產生親和力,才能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而周記,作為一個語文寫作教學的載體,不受過多文體、題材的限制,可以讓學生隨心所欲、暢所欲言地傾訴情感的舞臺,是師生溝通的渠道,當寫作時心靈處于自由的狀態,學生的思維就會格外敏感,才能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自由地表達真情實感。只要學生打開了心靈之窗,我們就用潛移默化來誘發學生對生活的真情實感,從而培養學生的情感素質,并用豐富的感情去喚醒、激發學生沉睡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這樣:一方面可以了解學生心理,接近學生,培養與學生之間的感情;同時學生個體方式成長的愉快和滿足也會沉積下來,在作文中不時表露。為了真正發揮周記的作用,我們注意加強指導,引導學生把周記看作傾訴的對象,讓周記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表達真實的生活感受、內心情感。通過教學實踐,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周記帶給學生的巨大好處,它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一個個真實的自我;它就像一座橋梁,溝通著學生與老師的心……比如有的同學在周記中發泄心中的苦悶,有的記述與同學之間的摩擦,有的表達考試失敗的傷感,有的體味幫助別人的快樂等等,字里行間流露的是真實的內心感受。老師閱讀后根據他們的具體情況,及時進行心里疏導和點撥,使他們的身心更加健康,體驗更加豐富。
注:本文系甘肅省白銀市2018年“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培養初中生記敘文“真情寫作”的教學策略研究》,課題號:BY[2018]G22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