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建新
摘 要:近些年,我國高校辦學規模逐漸擴大,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轉向大眾化,高校在校生數量急速增加。加之網絡信息技術普及力度的增強,傳統高校安全管理辦法已經不能夠滿足現階段學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基于此,本文先闡述了高校實行信息化管理的意義,再分析信息化管理在校園安全管理中的具體應用情況。
關鍵詞:信息化管理;高校;安全管理
信息技術水平的提升,使其被廣泛用于各個領域之中,尤其是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發揮出了極大的效用,使高校安全管理信息化程度加深。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的提出,使學校的安保力度逐漸增強;加之學生數量的增多,增加了學籍檔案管理的工作強度。因此,利用信息化管理,能夠提升檔案管理效率與質量。
1 信息化管理應用于高校安全管理的意義
將信息化管理方式用于高校安全管理中,需要借助信息技術對高校的安保工作進行全面管理,進而提升各大高校的安全管理質量及效率。對高校安全管理進行信息化建設,是為了提高我國高校信息安全保障力度,避免出現校園信息安全風險。
近些年,隨著科學技術的深入發展,信息技術被廣泛用于高校教育的各個階段,創新了教師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從很大程度上看,此行為極大的提升了教師的教研水平。但是在高校保衛部門中,信息技術應用較少、范圍較窄,安保信息化程度較弱,相關工作人員缺少一定的信息化安全管理意識,尚未建立相關的安保網站[1]。此外,我國高校的安保部門還要對學校內部進行治安管理、消防管理、安全教育及戶籍管理等多項工作。目前,高校中大部分的保衛部門人員都未經過編制。據有關數據調查發現,我國各大高校中的安保人員低于常住校人口的3%,按照標準規定,高校正常安保人員數量的范圍應該為校內常住人數的3%-5%,但實際卻大相徑庭,甚至一些高校的安保數量低于1%。由于存在較大差異,致使高校不能夠有效進行安全管理工作,且高校保衛工作趨于復雜。因此,為了緩解此種狀況,高校管理人員應當積極轉變傳統安全管理觀念,相信科學,按照高校實際發展狀況,積極利用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技術進行實現信息化管理。同時要構建出校園信息管理系統,創造自動化辦公環境;加強安保部門的信息化水平,以此為學生創造出安全的校園環境,為師生提供便捷的校園服務。
2 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2.1 信息化管理之監控系統
在各大高校的安保問題上,傳統安全保衛管理一般都是人員看管、巡邏為主,高校的安保人員會在學校的重要場所進行定期巡邏,但是由于此種方式較為落后,且易出現疏漏問題,加上犯罪分子的作案方式多元化且具有較強的隱蔽性,所以高校內還是經常會出現失竊等事故。因此,為了加強在此方面的信息化安全管理力度,高校應下撥資金購買先進的監控設備及報警設備等,在校內的重要及公共場所中安裝監控設備,避免存在監控死角。同時還要安裝報警設備,當出現或存在危險事故時,監控報警設備會自動拉響警報,以免使學校造成較大的損失。由此可見,通過安裝監控設施,將信息化管理與傳統管理進行有效結合,能夠極大提升校園安全防控力度,減少多種危險事故的出現。
2.2 信息化管理之消防管理
在眾多高校安全管理內容中,消防管理時最為重要的,它不僅關乎到學校的財產安全,更重要的是,一旦發生火災等事故,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對在校師生的人身安全產生了極大的威脅。為此應當實現消防信息化管理。在消防管理工作上,其不僅包括不同種類的報警裝置和滅火器材,還含有消防官網、電氣設備等。因為高校中有眾多電氣設備、網絡電纜等,所以其火災隱患較多,尤其是在圖書館、宿舍樓以及教學樓等人群密集區,一旦發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因此,此些場所都屬于高校重點消防區域,應在此些場所重安裝自動報警及滅火裝置,當發生火災時,能夠有效減少火災對師生及校園設施造成的危害;與此同時,高校還要構建一套完備的消防信息安全管理系統,減少火災事故造成的損失,保障校內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
2.3 信息化管理之戶籍管理
通常情況下,高校的戶籍管理是通過該轄區的派出所進行協助管理學生的戶籍。根據我國戶籍管理規定,學生既不是流動人口,也不是外來暫住人口,但是因為學生是此地區的組成部門,與高校人員管理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學校保衛處應當配合當地派出所一同對學生戶籍進行管理。另外,由于學生具有較大的流動性,所以應當加強戶籍信息化管理,構建高校學生戶籍管理系統,將學生的個人信息輸入,當出現人員變動或戶籍變化時,高校能夠及時對其戶籍信息進行信息化處理,進而提升戶籍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
2.4 信息化管理之安全教育
對師生進行安全教育能夠有效提升其安全防范意識。通常情況下,學校安全部門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活動為講座、授課、競賽等形式,從而使廣大師生擁有自救能力及自防能力[2]。而實現信息化安全教育可以改善傳統說教式的效果,增強其時效性,有利于提高師生對安全教育內容的接受程度與理解度。為此,高校保衛部門應對傳統安全教學形式進行創新,采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育活動,比如:播放相關的電影、紀錄片等,從而增加安全教育力度。
2.5 信息化管理之制度建設
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統與預警系統不足以提升高校安全管理力度,應當在此基礎上制定出完備的信息化安全管理制度。在擁有信息化理念的同時,還要深入分析高校內部存在的眾多安全隱患,并做好相關的信息搜集與匯總等工作。在實際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還根據高校的實際發展情況對其管理制度予以升級、調整。
除此之外,高校還要建立起責任追查制度,將信息安全問題具體下分到各個部門,并分配好相關責任人,以此構成追責與補救為一體的機制,做好事故處置辦法,提高對高校安全管理的重視程度。還要利用信息管理系統提升其工作效率、簡化管理程序。在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要始終圍繞學生進行,服務于學生,進而加強對學生的安全管理,使其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中學習、成長。
2.6 做好相關培訓工作
為實現高校信息化安全管理,各級管理者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安全管理意識,同時還要擁有強大的操作技能,要精通計算機技術。因此,高校應當加大對安保人員、教師等人演的技能培訓力度,讓其多學習先進的管理辦法與技能,提升思想高度,并掌握更多的網絡技術知識及操作技能,可以在日常工作中熟練應用,從而促使高校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工作能夠落實到位。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各大高校應當對校園安全、消防管理、戶籍管理、制度建設上進行信息化管理,同時要做好相關信息技術培訓工作,提升相關管理人員的信息知識水平及操作技能水平,使其能夠熟練的使用信息技術進行信息化安全管理,從而保證師生的人身財產安全,促進高校更好的發展建設。
參考文獻
[1]吉志林.高職院校辦公室信息化建設——以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6):53-54+61.
[2]趙軍.淺談“互聯網+”背景下民辦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設[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0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