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
摘 要:習近平同志提出高度重視文化自信的新時代課題,黨和政府也開展了眾多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努力和嘗試,中華文化的生命力在不斷增強。然而,作為中華民族文化基石的漢字在某種程度上卻呈現出一種頹勢和萎縮,尤其是在青少年的漢字讀寫能力方面更是不容樂觀。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討了現今的拼音輸入法對青少年漢字讀寫能力負面影響的反思。
關鍵詞:文化自信;漢語言文字教育;拼音輸入法;分級使用管理
自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文化自信,提出了新的時代課題。他在十九大報告中深刻闡述:“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圍繞著這一高屋建瓴的意識和論調,黨和政府開展了眾多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努力和嘗試,使得中華文化的生命力不斷增強,新氣象、新面貌不斷涌現。
1 漢字讀寫能力現狀調研
但我們在調研考察和教學工作中也發現,作為中華民族文化基石的文字——漢字,在這次文化發展的潮涌中卻沒能站在潮頭浪尖,獲得與時俱進的發展壯大,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反而呈現出一種頹勢和萎縮。
根據在武漢信息傳播職業技術學院傳媒影視系調研顯示:除開設了《現代漢語》課程,對拼音、文字、詞匯、語法……進行了系統教學的版面編輯與校對專業外,其他的如新聞采編與制作、傳播與策劃等其他專業的學生在漢字的拼讀與書寫上均存在較大的短板與不足。其中大二學生在普通話等級評測中獲得一級水平的占比不超過10%,有超過一半的學生甚至達不到普通話二級的水平。而學生中絕大多數都是90后,他們本該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沿襲中華文字傳承的接班人與繼承者。
2 漢字讀寫能力現狀解析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當代大學生說不好普通話、寫不出規范字的情況呢?受訪的學生均表示:他們都已經習慣了用電腦和手機的拼音輸入法進行交流和記錄。
我們在隨后進行的調研中發現,拼音輸入法的主要弊端有如下兩個:
1)影響閱讀和書寫能力。深圳神經科學研究院院長譚力海經過多年調查研究發現:在數碼化時代,人們越來越依賴電子設備,拼音輸入法的使用過多,已經影響到了使用者大腦閱讀中樞的形成與發育,僅以青少年閱讀能力的調查為例,習慣性使用拼音輸入法的青少年閱讀能力明顯低于正常水平28%;而拼音輸入法對于漢字書寫能力的影響比對閱讀能力的影響更甚,實測結果顯示,能夠正確無誤書寫出2000個漢字的中國成年人竟然占比不到測試人群的一半。
2)影響普通話表達能力。我國從1955年就確定了“促進漢字改革、推廣普通話、實現漢語規范化”的語言文字工作三大任務,并于1985年將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改名為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并擴大其工作范圍和行政職能,將促進漢語規范化和推廣普通話作為我國語言文字工作最重要的兩項工作。在此后的一段時間內,我國的語言文字工作的確有了飛速發展。但隨著互聯網興起,電腦和手機的普及,各種拼音輸入法成為日常使用軟件后,這兩項工作呈現出了不進反退的局面。
實際上,我國最早普及的一款拼音輸入法——智能ABC在某種程度上是起到了提高使用者普通話水平的功效的,因為該款拼音輸入法是實行的零錯誤輸入方式,即輸入的拼音在聲母和韻母上有任何錯誤,都無法顯示出想要輸入的漢字。但隨著諸如搜狗拼音輸入法、紫光拼音輸入法、百度拼音輸入法等越來越多的拼音輸入法出現,為了吸引更多用戶,這些輸入法紛紛設置了“模糊音”選項,在此選項中可以勾選“zh=z、ch=c、sh=s、n=l、in=ing……”內容,輸入法會針對這些選項進行自動糾錯。隨著這些輸入法的用戶越來越龐大,最終導致的結果是,面對電腦的鍵盤族和捧著手機的拇指族們打字速度越來越快,互聯網溝通和交流越來越順暢,但現實生活中的普通話水平和漢字書寫能力卻越來越低下。
針對這一隱憂重重的現狀,各職能部門也都有所行動,教育部出臺了《關于在中小學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大力推廣書法課,并在高考中將作文卷面書寫狀況及水平列入了評分等級……多項有力措施。但受訪者均表示,這些措施指標不治本。
3 結論及解決方式思考
經過周密聽取建議和探討后,我們覺得,要改變這種局面,必須從這些對用戶越來越寬松寬容的拼音輸入法入手,從根上解決問題。應該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牽頭約談各輸入法的提供方,對用戶進行分級使用管理,協同工信管理部門結合手機使用實名制,對成年人放松標準,對青少年加強管理,推出青少年專用的類似智能ABC的無模糊音設置錯誤拼寫零容忍的拼音輸入法,讓青少年們在使用輸入法的時候潛移默化地改變自己錯誤的拼讀習慣,最終熟練完全地掌握正確的拼音方式。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語言文字,就語言文化與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要“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努力培養愛黨愛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有關部門也應該行動起來,聯合聯動,早日實現“說普通話,揚大國之風;寫規范字,顯炎黃之魂”的宏偉目標。
參考文獻
[1]習近平.《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17(10).
[2]譚力海.《人的語言功能區的發育和保護》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