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雨露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施工企業的發展規模逐漸擴大,為了滿足施工企業多元化的發展要求,我國施工企業就需要進行財務業務的一體化建設,實現企業的資源共享,改變傳統施工企業會計信息滯后、信息孤島等問題,從而有效的提高企業內部的經濟效益,實現企業的健康發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對施工企業財務業務一體化現狀進行分析,然后以財務共享模式為基礎,對財務業務一體化建設進行探討,希望為相關人士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施工企業;財務共享服務模式;財務業務一體化
在財務共享的模式下,可以通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將施工企業內部分散的、重復的財務基本業務進行統一的管理,從而有效的提高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充分的利用企業內部的資源信息為企業的決策提供參考意見。目前,我國市場競爭形勢日益激烈,經營成本呈逐年上升趨勢,這就對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對施工企業內部的財務狀況進行實時監控,規避財務風險,就需要在財務共享的服務模式下,加強財務業務一體化的建設。
一、施工企業財務業務一體化實施現狀
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國施工企業財務業務一體化實施現狀并不樂觀,在實施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具體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財務核算模式滯后
目前大部分施工企業仍然采用傳統的財務核算模式,在對前端業務進行管理時,主要采用的事后管理模式,沒有進行事前控制,進而使得企業財務管理的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的發揮。除此之外,我國許多施工企業的財務集中管理平臺不完善,這種情況就導致施工企業難以掌握下屬部門的財務核算狀況,進而無法對企業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進行全方位的監控[1]。另外,在財務管理流程方面,企業沒有對具體的管理標準與管理職責進行制定和統一,這就使得企業內部在財務業務管理工作中經常出現崗位缺失、崗位較差的現象,施工企業的預算管理、業務管理、資產管理、財務報告管理之間難以形成有機的聯系,從而降低數據匯總的工作效率,跨部門的數據整合難以實現,財務業務管理一體化更是無從談起。
(二)財務會計信息缺乏真實性
財務會計信息的形成主要是從業務流程中對數據進行采集,財務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對企業的發展決策具有重要的影響,目前,我國施工企業主要以賬簿作為記賬憑證的依據,所以需要對賬簿進行層層上報,之后由上層機構對匯總報表進行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做出相應的決策。但是,由于我國施工企業內部涉及的業務較為復雜,業務流與資金流很難協調統一,這就使得會計賬簿中所涉及的數據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從而影響了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導致施工企業經營決策的失誤[2]。
(三)信息孤島現象嚴重
現階段我國許多施工企業的財務系統、業務系統相對獨立,信息孤島現象嚴重,甚至許多施工企業為了節省成本開支,在財務業務管理上仍然采用傳統的人工處理模式,這種情況就無法在對財務管理與業務管理進行全面的分析。目前,我國施工企業內部普遍設有財務管理、資產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部門用于企業的財務業務管理,但是施工企業與其它企業相比,業務管理系統繁雜,財務數據、業務數據相對獨立,二者之間的聯系與控制較為松散,并且現階段許多施工企業都具有重效益、輕管理的理念,所以主要將工作重點放在公司的業務上,忽視了財務管理的重要性,進而阻礙了二者的協調發展[3]。
二、基于財務共享模式下財務業務一體化的構建策略
(一)優化企業財務業務處理流程
現階段我國在進行財務業務一體化管理時,在流程設計中將施工企業可以按照經營業務的類型,對業務事件進行劃分,之后施工企業需要對不同業務事件的處理結果進行記錄,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業務人員可以向財務部門發出申請,財務人員在接收到申請之后,就可以對業務系統數據庫的業務信息以及業務處理結果等進行詳細的記錄,從而實現財務業務的一體化管理,為企業的發展決策提供重要的依據[4]。在處理財務流程時,要將工作重點放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業務與數據整合中,實現財務流程的再造,具體企業可以對財務信息系統與業務信息系統進行構建,提升施工企業的內控管理水平,從而有效的降低核算和資金支付的風險。
(二)健全企業財務業務管理制度
施工企業財務業務一體化管理制度的標準化,是實現財務業務一體化的重要保障。首先企業在財務業務管理制度上需要將具體的管理職責落實到每一個成員與部門,樹立其責任意識與管理意識,通過信息共享平臺對企業的財務業務數據進行統一的管理,使其成為實施財務共享服務的基礎。其次,在健全企業財務業務管理制度時,企業需要建立標準化的培訓制度,在財務業務一體化管理的過程中,無疑對相關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業需要對在職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培訓內容主要以財務業務一體化管理標準、管理流程等為主,并在培訓結束后,企業也要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對培訓結果進行檢驗,從而使得相應的工作人員全面了解新的管理規則[5]。最后,施工企業為了避免財務業務一體化管理出現形式化的現象,應該對業務流程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的操作情況進行全面的監督,充分的體現出財務業務一體化管理制度的應用價值。
(三)轉變傳統的管理模式
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實質上是一種集中式的組織模式,主要是利用其中的共享服務中心,對會計核算類型業務的服務方式進行提供,在這種服務模式下,施工企業內部的業務界面與業務關系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財務共享服務這一集中式的組織模式主要是以網絡技術為依托來實現業務資源、財務資源的共享,所以在對業務財務管理時,需要在各個崗位上配備相應的綜合素質高的工作人員,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戰略財務人員、業務財務人員、共享中心財務人員,以前我國施工企業內部只設有財務管理人員與業務管理人員,并沒有配備共享中心的財務人員,在新時代,我國施工企業不僅需要財務人員對財務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分析,以及業務人員進行相應的預算管理、成本分析、融資管理、風險管理等工作,同時也需要共享中心財務人員充分的掌握施工企業的制度規定,及時的向施工企業各部門發出的財務申請,從而使得施工企業的財務業務管理工作趨于規范性[6]。
(四)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
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為了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與數據處理的準確性,需要在財務業務一體化管理中應用信息化技術,對信息化技術平臺進行搭建,并且將財務業務管理工作嵌入其中。在財務系統中可以將業務數據導入其中,實現業務系統與財務系統的集成對接,將業務管理與會計核算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內部業務流程趨于規范化、標準化,實現對標準統一的數據庫資源進行構建。在財務業務管理中應用信息化技術,會存在一些網絡風險,極易受到病毒、網絡黑客的攻擊,甚至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驅使下,會對財務信息資料進行竊取,這就會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損失,為了有效的改變這一現狀,我國在財務業務系統中需要安裝防火墻、殺毒軟件、身份認證等軟件,從而確保財務業務系統的安全性。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施工企業財務共享模式下財務業務一體化管理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引起重視,首先要對施工企業財務業務一體化實施現狀進行分析,然后采取優化企業財務業務處理流程、健全企業財務業務管理制度、轉變傳統的管理模式、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等措施來提高財務業務一體化管理水平,進而為施工企業的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軍強.施工企業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財務業務一體化初探[J].西部財會,2016 (1):63-66.
[2]徐林峰.集團財務共享模式下的大數據建設與應用[J].施工企業管理,2018 (6):105-107.
[3]張華芳.財務管理轉型升級的最佳途徑——中國交建業財一體化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施工企業管理,2017 (11):36-38.
[4]商丹.施工企業研發費用"財務業務一體化"核算探討[J].財務與會計,2017 (24):44-46.
[5]伍民元.施工企業業財一體化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實施的體會[J].新商務周刊,2018 (4):125-126.
[6]伍民元.施工企業業財一體化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實施的體會[J].新商務周刊,2018 (6):61,63.
[7]李欣.營改增背景下建筑施工行業財務共享服務平臺完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