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彬 黃秋紅



【摘要】 目的:研究PDCA循環(huán)在PICU基礎護理服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筆者所在醫(yī)院PICU收治的96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96例患兒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8例。選取醫(yī)院PICU 22名護士,隨機納入對照組與觀察組,各11名。對照組應用基礎護理,觀察組在基礎護理中加入PDCA循環(huán)管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護理合格率高于對照組,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及護理糾紛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PDCA循環(huán)應用于PICU中,能夠提高護理質量和護理滿意度,減少護患糾紛,可以應用于臨床。
【關鍵詞】 PDCA循環(huán) PICU 基礎護理 應用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9.29.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9)29-0-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DCA cycle in PICU basic nursing service. Method: From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8, 96 children admitted to PICU in the author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 96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48 cases in each group. And 22 nurses from the hospital PICU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inclu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1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asic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ded PDCA cycle management in the basic nursing work.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nursing pass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and nursing dispute rate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DCA cycle applied in PICU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educe the disputes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and can be appli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PDCA cycle PICU Basic nursing Application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Quanzhou City·Childrens Hospital, Quanzhou 362000, China
PDCA循環(huán)法包括計劃P(plan)、實施D(do)、檢查C(check)、處理A(action),通過對4個不同階段進行質量管理,可以提高病房護理管理水平。隨著護理管理工作的深入,PDCA用于院內PICU護理服務中的效果已成為評價兒科護理質量的標志,具有重要意義[1]。由于PICU中的患兒沒有家長的陪護,且病情危重,變化較快,入住PICU后缺乏活動,血液循環(huán)較差,無法表達自身感受,如果臨床基礎護理質量不高,就會降低家長的滿意度,引發(fā)護患糾紛[2]。為提高基礎護理質量和滿意度,減少醫(yī)療糾紛,臨床可將PDCA循環(huán)管理引進PICU中。本研究通過運用PDCA循環(huán)將基礎護理工作進一步深入,提高護理質量,為PICU患兒提供更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筆者所在醫(yī)院PICU收治的96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均符合入住PICU的標準。排除標準:合并肝腎功能不全;資料不完整;患兒及家長不愿配合治療和護理。根據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96例患兒分作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8例。對照組男28例,女20例;年齡1個月~12歲,平均(3.5±1.2)歲;PICU入住時間1~8 d,平均(5.2±1.1)d。觀察組男27例,女21例;年齡1個月~12歲,平均(3.2±1.4)歲;PICU入住時間1~8 d,平均(5.1±1.2)d。選取醫(yī)院PICU 22名護士,隨機納入對照組與觀察組,各11名。對照組年齡22~42歲;主管護師2名,護師9名。觀察組年齡22~41歲;主管護師2名,護師9名。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經醫(yī)院倫理學批準后進行分組研究,患兒家長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基礎護理。對PICU患兒口腔、眼部、皮膚、會陰及臀部等進行基礎的護理措施,根據醫(yī)囑開展各項護理服務,護理前后不進行評估和總結工作。
觀察組在基礎護理工作中加入PDCA循環(huán)管理。護理前,先對護理工作進行分析,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發(fā)生問題的原因;執(zhí)行階段,進一步健全基礎護理制度,加強護理人員的基礎護理意識,對護理人員交接班制度進行改進;檢查階段,護士長每日檢查護理情況,質控組定期檢查執(zhí)行情況并納入績效考核中;處理階段,護士長和質控組將檢查結果匯總,實施持續(xù)整改措施,進入下一階段。(1)計劃(P)。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根據基礎護理質控檢查結果,對基礎護理工作中的問題進行分析。主要問題在于護士對PICU巡視工作較為被動、護理不及時、觀察病情不到位及簡化交接班流程等。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主要由于護理制度不健全,沒有落實責任制,缺乏服務意識,護理人員對基礎護理缺乏足夠的認知,缺乏主動服務的積極性。對基礎護理的監(jiān)控不足,護士缺乏慎獨意識,在交接班時沒有明確責任。由于PICU患兒較多,人手不足,護士重視治療性操作而對基礎護理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3]。(2)實施(D)。健全基礎護理制度,將醫(yī)院與科室規(guī)章制度有效落實,結合患兒具體情況建立床旁基礎護理卡與交接班記錄本,使基礎護理有據可查。加強護理人員的基礎護理意識,明確基礎護理是護理工作的核心,是保證其他護理操作的基礎條件,也是優(yōu)質護理的根本內容,以此提高護理人員對基礎護理工作的主動積極性[4]。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與考核,使基礎護理標準可以統(tǒng)一。護理人員交接班時應逐項交接,使接班護理人員能夠充分了解患兒基本情況,及時將問題記錄。彈性排班,減少交接班次數(shù),提高護士對患兒病情熟悉程度,以此提高家長滿意度。(3)檢查(C)。護士長每日對護理效果進行檢查、追蹤,檢查病房基礎護理卡,對未落實或未落實到位的問題及時記錄、總結,并納入護士的績效考核中[5]。(4)處理(A)。每月召開質控總結會議,對基礎護理結果進行匯總,將結果納入護士績效考核成績中。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分析原因,實施持續(xù)改進措施[6]。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統(tǒng)計兩組護理合格率、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護理糾紛率。未發(fā)生護理不良事件及護理糾紛即為護理合格。(2)統(tǒng)計兩組護理質量評分:包括基礎護理、PICU病房管理、護理記錄、病歷書寫、意外處理5項內容[7],每項內容為20分,總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護理質量越高。(3)以醫(yī)院PICU自擬調查問卷對所有患兒家長進行調查,包括服務態(tài)度(20分)、護理效果(20分)、醫(yī)德評價(20分)、衛(wèi)生環(huán)境(20分)、主動告知病情(20分),滿分為100分,<60分視為不滿意,60~80分視為一般,>80分視為滿意,得分高表示滿意度高[8]。總滿意度=(滿意+一般)/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合格、護理不良事件、護理糾紛對比
觀察組護理合格率高于對照組,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及護理糾紛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質量評分對比
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兒科重癥監(jiān)護室(PICU)是收治危重癥患兒的場所。患兒發(fā)病后具有病情危重,變化快等特點。由于患兒無法表達自身感受,且在PICU中缺乏家長的陪伴,因此,基礎護理都要由護士完成,要求護士具備慎獨精神[9]。將PDCA循環(huán)應用于基礎護理工作中,使護理工作可以連續(xù)、統(tǒng)一、完整、循環(huán)地開展,成為臨床護理管理的有效方法。PDCA循環(huán)是指將質量管理分為4個階段,即計劃、執(zhí)行、檢查、處理,從而提高基礎護理質量[10]。PDCA循環(huán)可以健全基礎護理管理制度,強化質量管理,強化基礎護理意識與護理理念,提高護士服務的積極主動性,提高護士的責任感[11]。通過優(yōu)化交接班管理流程,進行彈性排班,能夠提高護士對患兒病情的熟悉程度。護士長通過每日檢查,嚴格將基礎護理工作落實,明確護士的責任,對不良護理事件的主要責任者進行懲罰,對表現(xiàn)良好者進行獎勵[12]。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合格率高于對照組,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及護理糾紛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及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鄒聚芬[13]研究結果相符。可見,PDCA用于PICU護理管理工作中,可以使基礎護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實,實現(xiàn)連續(xù)性護理管理。PDCA循環(huán)既有理論基礎,也有實際改進措施,落實效果能夠得到追蹤。同時,應用PDCA循環(huán)管理可使護理工作實現(xiàn)計劃性、系統(tǒng)性的落實,通過反復循環(huán)管理以提高管理效能[14]。
綜上,將PDCA循環(huán)應用于PICU中,能夠提高護理質量和護理滿意度,減少護患糾紛事件,可以應用于臨床。
參考文獻
[1]吳立英,春曉,馬敬香,等.QC活動在降低PICU患兒補液外滲發(fā)生率的應用[J].廣州醫(yī)藥,2015,46(1):67-69.
[2]劉玲,李春梅,楊曉麗,等.PDCA循環(huán)在提高醫(yī)院感染管理質量中的效果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3):685-698.
[3]李海念,陳平.PDCA循環(huán)對兒科護理教學質量的影響[J].廣東職業(yè)技術教育與研究,2015,1(10):107-109.
[4]陳麗萍.PDCA循環(huán)管理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8,3(31):161-163.
[5]江霞,劉麗莎,黃志容,等.PDCA護理模式預防中心靜脈導管相關血液感染的應用效果[J].中國臨床護理,2016,8(4):286-289.
[6]郭瑩.PDCA循環(huán)管理在支氣管炎患兒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21):119-121.
[7]張建堂,李國秀,王志太.藥劑科管理中PDCA循環(huán)的應用及實踐做法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6,6(6):90-93.
[8]徐群,黃雀蘭,李伶.PDCA循環(huán)管理在重癥監(jiān)護中心護理風險管理中的實施效果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8):107-108.
[9]尤薇,孫運波,徐婷婷,等.ICU護理質量總體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7):620-622.
[10]房麗麗,都偉,孫秀春.PDCA循環(huán)管理在小兒支氣管炎護理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8,8(20):174-244.
[11]陶蓮德.護士層級管理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7):91-94.
[12]馬潔.淺析PDCA循環(huán)在PICU基礎護理管理中的效果[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6,13(12):173-175.
[13]鄒聚芬.PDCA循環(huán)聯(lián)合層次管理對ICU護理效果及護理質量的影響[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18,13(2):245-248.
[14]曾木好,胡玉燕,何靖敏,等.PDCA循環(huán)管理提升ICU患者非計劃性拔管安全的效果研究[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6,22(15):2381-2384.
(收稿日期:2019-05-21) (本文編輯:李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