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靈明
摘 要:在校園的長期發展中,積累了大量的檔案信息,而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已經采用電子檔案的方式進行管理,以此來實現與校園文化的協同發展。在本文的分析中,闡述了電子檔案與校園文化的內在聯系,然后從不同的角度入手,探究電子檔案與校園文化協同發展的路徑,以促進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檔案管理工作的提升與發展。
關鍵詞:電子檔案;校園文化;協同發展
隨著社會的進度,越來越多的校園重視電子檔案的管理工作,同時發現該項工作直接影響著校園文化,因此需要促進二者協同發展。在這一基礎上,能夠充分發揮電子檔案的作用,逐漸形成更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并且在提高電子檔案利用率的同時,增強校園文化的活力,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所環境。所以,校園中檔案的管理人員應該加強對自身工作的重視,積極推進校園文化協同發展的工作。
1 電子檔案與校園文化的內在聯系
在校園發展中,電子檔案已經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而校園文化則是電子檔案的基礎。也就是說,電子檔案在校園文化形成、發展中,發揮著沉淀、記錄、傳播的關鍵作用,所以作為中學校園文化傳播的介質,已經成為眾多中學校園建設的重點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提高校園文化的生動性、歷史性,同時可以促進校園文化全面發展,由此可以發現電子檔案在校園的建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此,為了能夠推動電子檔案、校園文化的協同發展,我們應該合理把握二者之間的契合點,挖掘彼此的內在聯系與共振因素,以此來實現相互促進的目標。簡單來說,電子檔案的完善能夠提升校園文體水平和內涵,同時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可以為校園文化的形成提供更多可靠的、生動的資料,而這主要得益于電子檔案的功能。
2 電子檔案與校園文化協同發展的路徑
2.1 強化電子檔案的服務功能
結合電子檔案與校園文化的內在關系能夠發現,電子檔案一個重要的職能就是能夠便捷地服務于校園文化,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其與校園文化協同發展。為了能夠實現這一目標,中學校園就需要轉變傳統的思維,進一步完善電子檔案管理體系,使其可以充分發揮服務作用。首先,全校范圍內應該強化電子檔案的文化意識,并且形成一個共識——電子檔案與校園文化具有緊密的關系,在這一基礎上將電子檔案工作,納入到校園文化的建設工作之中。其次,學校中應該組建一個專門的電子檔案領導小組,以此來對信息化發展趨勢下電子檔案管理工作進行科學規劃與有序推進,積極解決電子檔案管理中發生的問題、困境等,進而提高電子檔案信息的利用率。最后,學校的全體教師人員應該樹立起全新的文化理念,重視電子檔案內容的收集、整理、編研工作,便于對內容資源的整合、挖掘,同時可以對電子檔案、校園文化的關系進行合理的挖掘,提高電子檔案管理工作的廣度和深度。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在根本上強化電子檔案的服務功能,為校園文化的建設提供前提保障,進而實現協同發展的本質目標,增強中學校園的文化軟實力,為廣大學子構建一個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成長環境與學習氛圍,進而促進校園文化更好的發展。
2.2 推進電子檔案信息化建設
在當前的中學校園中,電子檔案管理工作已經基本實現了信息化,打破了傳統紙質檔案的管理模式,不僅減少了管理人員的工作量,還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檔案管理的成本。但是就當前的現狀來說,電子檔案的信息化依然處于一個初級的階段,各個年級、層級之間無法實現電子檔案信息的共享,影響電子檔案的信息化程度,同時會限制校園文化的建設。針對這樣的現象,中學校園應該積極推進電子檔案的信息化建設,即利用校園網絡實現檔案信息的共享,使得更多的教師人員可以認識到電子檔案內容的價值,轉變以往的態度、思想,引導其投身于校園文化的建設中[1]。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在提升電子檔案信息化水平的同時,發揮信息共享的重要作用,為校園文化的建設提供全新的思路,并拓寬電子檔案的服務范圍。基于此,不僅優化了中學中電子檔案的管理方式,還促進了校園文化的建設,密切了二者之間的關系,并切實實現了電子檔案、校園文化協同發展的目的,在根本上發揮了電子檔案的重要作用。
2.3 提高電子檔案的利用效率
基于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發展,雖然很多中學的管理人員都已經認識到了電子檔案的便利性、重要性,但是在實現電子檔案管理以后,沒有對其中的信息進行合理的利用,使得很多有價值的文化信息不能發揮其作用,影響校園文化建設的效果。針對這樣的現象,中學校園應該在建設校園文化的過程中,應該結合電子檔案的信息共享體系,提高電子檔案的利用率。例如:校歌、校史是中學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很多思想文化內涵,這些都是對電子檔案內容的提煉,使其成為激勵學子、傳承文化的校一部分。為了對校歌、校史進行合理的編研,相關人員就應該在電子檔案中,搜集與校園歷史、校訓等相關的歷史檔案資料,然后將其編入學校大事記及專題編研材料之中。通過這樣的方式,除了能夠深化校歌的文化內涵,保證校歌、校史與中學校園文化的貼合性,還能夠提高電子檔案的利用率,為校園文化的發展做出重要的保證。因此,要想實現電子檔案、校園文化的協同發展,中學校園的管理人員就應該全面提高電子檔案的利用率,而這樣的方式能夠進一步強化電子檔案服務功能,落實校園文化傳承、校園文化創新的基本原則。
2.4 豐富電子檔案的使用方式
對于很多中學校園而言,電子檔案的使用方式基本上只是局限于資料的搜集、查閱等,使得其與校園文化的關系漸行漸遠,增加了二者協同發展的阻力。針對這樣的現象,中學校園應該對電子檔案的使用方式進行豐富,并以此提高電子檔案信息的利用率。例如:利用電子檔案的內容,定期舉辦校史展,將電子檔案中與之相關的信息呈現出來,或者每天在校園的LED屏幕上滾動播放。這樣的利用方式,能夠提高電子檔案的生動性、直觀性,便于師生受到校史文化的熏陶,久而久之可以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引導師生成為優秀校園文化的弘揚者、繼承者。除此之外,校園還應該通過電子檔案,建設校園官方網站、博客、公眾號等,以新媒體的方式實現校園文化的傳播,積極宣傳典型的教學案例、優秀教師事跡等信息,充分增強電子檔案的文化影響力[2]。由此可以看出,在電子檔案、校園文化協同發展的過程中,中學校園檔案的管理者必須創新電子檔案的使用方式,使二者能夠緊密的融合在一起,為中學成為文化教育陣地、學術研究陣地、主題教育陣地提供重要的保障,深化校園文化的感染力,發揮好電子檔案的關鍵性作用。
3 結語
綜上所述,電子檔案與校園文化之間,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并體現在很多不同的層面,因此迫切地需要實現協同發展。基于這一條件下,充分發揮了電子檔案的服務功能,并進一步推進了信息化的建設,全面提高了電子檔案內容的目標。因此,結合本文的分析發現,文中所提及的電子檔案與校園文化協同發展的路徑,具有較強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林秀.高校檔案服務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4):122-124.
[2]潘昕,李名家.高校檔案服務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基于檔案管理現代化的視角[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2):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