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梅?代珊珊
摘要:行為習慣在培養兒童家庭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情商訓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行為習慣教育在人類童年行為習慣在家庭教育中的延伸有助于提高幼兒的思想品德和家庭成員的素質。根據實際情況建立行為習慣的營造氣氛,促進兒童與家長的思想上的相互交融與溝通。家長應善于利用行為習慣培養孩子,同時可以加強家庭學校聯系,增強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合力促進行為習慣情感家庭。
關鍵詞:家庭教育;行為習慣;素養;情商培養
一、家庭情感是行為習慣最重要的特征
家庭情感是行為習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情商在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對情緒智力給出含義擴展到理解他們自己的情緒,行為習慣是培養和提高兒童情商的重要途徑。行為習慣是情感交流的場所,情緒智力是人們在情感、情感、意志力、挫折承受力等方面的能力,管理學生情緒的自我激勵,妥善處理好人際關系,從而幫助逐步打開孩子的智力、行為習慣與情商訓練的關系是互補的,讓孩子們通過行為習慣培養理解父母的情感,用行為習慣來管理自己的情緒,用行為習慣來激勵自己,處理與行為習慣的人際關系是非常有價值的。
二、行為習慣的起源和發展與生活息息相關
在家庭生活中增加行為習慣元素,而教師的延伸則是家長從主體的實施。培養和提高兒童情商,行為習慣在家庭教育中發展,是行為習慣課程的良好補充和延伸。情商行為習慣的學習和滲透離不開課堂,這里的延伸是課外活動從時間到空間的延伸。相反,行為習慣作為一門專業思想品德,家長負責發展兒童的身心發展。仍然存在于各種綜合活動中,父母是孩子們成功的導師和助手,家庭是孩子們的港灣和出發地。
三、行為習慣基于思維的階段性發展教育實踐
(一)做好家庭教育實踐前期工作
家長可以潛意識地兼顧不同學生的個性差別,意識到將學生的個性和行為習慣素養融為一體,家長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的情商,培養孩子學習行為習慣等,在家庭中訓練孩子的行為習慣素養及情商。在制定實施方案的基礎上,通過調查展開“從專業行為習慣教育延伸到家庭生活的情商訓練”的分析報告。通過問卷調查報告表明,通過和同齡的小伙伴溝通進行交往,家長及家庭對小學生的不關心,很容易導致孩子產生自閉心理,從而引發各種類型的發脾氣。家長可以通過在這個階段運用行為習慣素養和情商訓練的重要方法,家長通過觀察及早發現孩子身上不良的行為問題。通過不同的教育方法積極引導小學生認真學習、努力奮斗、積極拼搏,鍛煉小學生養成一種愛好行為習慣的天賦。
(二)完善行為習慣游戲素材庫
行為習慣是情商的提高一種手段,也是家庭教育真正的教育目標。可以充分發揮網絡媒體在家庭和學校中的作用,為了提高課程的實際水平,可以緊密結合起來。行為習慣創建“行為習慣QQ群”、微信群等,依托學校的“自主成長課程”系統,學習制作微視頻,開設“行為習慣情感智能”課程開發團隊。參與省市網絡課程的培訓和競爭實踐主題活動將升華對行為習慣的認識教育。研究行為習慣如何讓孩子們了解自己的情感基礎,讓學生體驗并反映出情商在課堂中的培養,它與課堂活動和相關學科相結合。讓孩子們用行為習慣來管理他們的情感及行為習慣,形成對學習和實踐活動的理解,以及孩子如何在行為習慣中激勵自己主動參與實踐活動。在互聯網的力量的幫助下,通過活動能夠反映和測試學生的互動行為習慣能力,“行為習慣及情商訓練”的概念也可以延伸和反映父母的自身素質。
(三)總結家庭行為習慣教育實踐經驗
一是完成“學生家庭生活情商的行為習慣延伸”實踐活動,顯著提高父母自身的素質,促進學生情商成長的同時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學生家庭中與父母進行行為習慣活動的延伸過程中,團結和互動家庭成員的情感培養,使學生有良好的家庭表現階段,并向學生的父母展示了行為習慣是高于成績富于表現能力的。通過老師不斷的探索總結和學習,引導家長建立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教師逐漸在研究和實踐中成長起來,更好地交換了家庭成員的實踐與探索經驗。分析總結找到了一些家庭行為習慣小游戲,提升了學生道德理論和實踐水平技能。二是學生家庭教育是家長和孩子及時參與行為習慣活動的第一步。父母在實踐活動中也對孩子充滿自豪和認可,使學生善于運用行為習慣養成處理人際關系的問題,展示了學生在家庭中相互認同是非常重要的。報告指出,長期和家長分享相同的行為習慣活動,家庭中的行為習慣活動使家庭成員能夠聚在一起進行同樣的行為習慣活動。感受相同的行為習慣情感,行為習慣給每個人一個共同的話題,積累相同的行為習慣體驗。在課程團隊的指導下,開展了大量的“行為習慣”研究和開放實踐課程,每個學生都能在行為習慣中找到共鳴,雙方加深了相互了解并分享行為習慣的情感享受。
(四)家庭是行為習慣的實踐活動庫
第一,需要建立一個強大的家庭行為習慣活動空間。在家庭生活中非常好的的行為習慣活動空間應該保持良好的熏陶環境,行為習慣活動的內容應該是不同形式的,最好是多是多樣的。根據不同年齡兒童的身心發展,教學設計更多的行為習慣實踐活動,可以通過行為習慣活動發展學生的情緒智力等,以便孩子和家長可以找到合適的活動場所(家庭行為習慣活動庫)進行溝通說話和行為習慣實踐訓練與練習。第二,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需要家長提高覺悟意識,有些父母在實踐活動中感覺到害羞或是不自在等表現,直接間接都會影響教育孩子的行為習慣的培養。第三,增強情感交流和情商訓練是促進家庭生活行為習慣培養的實行,每個家庭的教育水平是不同的,對家庭生活中行為習慣活動的理解也是不同的,父母應采取科學的教育方法教育子女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綜上所述,父母的潛移默化的行為習慣實踐改善了師生關系和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從而保持了較強的內在素養力量,不僅促進了學生與家長之間的相互理解和良好溝通,也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發展。目前,家長應更重視兒童的行為習慣訓練、情商訓練等,同時也要注意為學生創建一個適合學習和生活的家庭環境,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和家長正確處理學生的教育思想和觀念方法,有效拓展家庭生活中行為習慣活動的最佳方式。
參考文獻:
[1]楊雯琪.論家庭教育與小學生行為習慣的相關性[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8(7)20.
[2]竇慧娟.家庭教育對小學生行為習慣影響[J].中華少年,2018(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