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鋇?符冬美
摘要:中學地理對于初中生來說是比較基本,比較實用的內容,也是素質教育對于學生的基本要求之一,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如何能夠幫助學生學好地理知識,培養良好的地理思維是初中地理的目標和期望,而“互動合作”的教學模式則能夠極大的幫助學生提高學校興趣,增強自主學習能力,本文主要就是闡述“互動合作”的教學方式的構建和優化的建議。
關鍵詞:初中地理;互動合作;構建;優化
沒有任何一種教學模式是萬能的,都能夠百分百的發揮最大教學效果,而傳統的“講授式”的教學模式對于同學們來說,過于的無聊枯燥,而對于初中地理這種本來就很有吸引力的課程,讓同學們積極參與進來才能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所以“互動合作”的教學模式能夠在地理課堂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初中地理“互動合作”教學模式的優點
初中地理的趣味性十足,同時主要內容也比較適合初中生接受,都是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識,主要具有以下優點:
1、提高學生對于地理的興趣和熱情
任何的課程的首要目標就是要讓學生喜歡這門課程,能夠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和熱情,而單獨的自我學習很容易因為思考的不全面而產生惰性,缺乏繼續向前的動力,而“互動合作”的教學模式中,老師可以組織多些互動交流討論。
就比如,在上“地球和地球儀”這一節課時,老師可以先詢問學生:“我們居住的地球是什么形狀的呢?”,然后不同的學生就會有不同的答案,圓的?還是橢圓的?像蘋果?還是像梨?調動了學生的熱情。啟迪學生的思維,讓學自己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激發他們對于地理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2、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互動合作”的教學模式,課堂的呈現形式往往是探討式的和合作式的,老師要鼓勵同學們小組討論和合作,一起集思廣益來解決遇到的難題,自然而然的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同學們就會學習互相協作。
就比如在上“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時,老師可以邀請同學們上臺相互扮演地球和太陽系的其它行星,來模擬地球的公轉和自轉,這樣也能加深同學們的印象,通過分配任務,互相溝通,交流想法,也讓學生懂得與人交往合作的意義,從而培養了他們的合作精神。
3、培養學生的信心,發現自身價值
通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了互動合作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得到很多的鍛煉,潛能得到激發,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合作完成任務,解決問題,自信心會得到極大的提升,獲得了自我信心和對自我價值的肯定,這樣也更有利于學習地理知識。
4、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
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增加了同學間和老師間的交流和溝通,增加了了解和信任,更能夠為對方考慮,容易互相了解和增加認同感,從而有利于融洽的師生關系的形成。
二、“合作互動”的教學模式的構建種類
“合作互動”教學模式如何構建,有哪些基本的類型,通過研究和總結,主要可以有以下幾種基本類型:
1、主題探討法
任何課堂教學都有主題,也是本堂課的重點。能夠讓學生抓住主題才是每堂課的目的,老師拋出這堂地理課的主題,比如說是“全球的環境變化”、“人口的增長問題”、“熱帶雨林的環境保護和開發問題”、“文化遺產的保護問題”等等,帶動學生思考這些地理問題及其影響,讓學生們小組討論發言,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性。
2、問題歸納法
讓學生根據課本或者自己的生活常識提出問題,然后課堂上老師先進行解釋,并最后做出歸納總結。就比如在“天氣對人類生活的影響”這一部分內容時就可以用到,可以和學生互動討論,一起思考,最好帶動學習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出問題的答案,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典型案例法
通過課上的課件想學生展示一個地理案例,就比如“亞馬遜雨林的開發與治理”這一案例,然后讓學生根據課本上和老師講過的知識來思考,提出嘗試性的解決方案,并進行討論對比,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案,這種方法具有直觀簡單的特點,更加的生動形象,讓學生能夠參與進來,活躍課堂,加深同學們的印象。。
三、“互動合作”教學模式的優化
1、轉變教師自己的觀念,創建和學生平等真誠的交流氛圍
交流和互動都是雙向的,不僅包括在學習上,信息和情感,行為上都可以。生活中,老師也要對學生多加關懷,提供幫助,獲得學生的信任和支持。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讓學生學好地理這門課的最基本的前提條件。
2、老師要時刻提高自身的地理教學素養
學生每天都在學習,作為老師,也要緊跟步伐,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不斷地去鍛煉自己,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面對學生們提出的越來越刁鉆的問題時,也能更加的從容應對。設立的問題要難易適中,便于不同水平的同學都能參與討論,在互動的過程中,多加提示點撥,讓學生的互動交流的重心不要偏離,找準關鍵問題。
3、可以選擇適合上課互動合作的教室形式
有條件的學校老師,可以考慮選擇申請去那種U型或者階梯型教室授課,便于學生有討論合作的空間。
4、教師要引進新型的教學互動形式與技術手段
教師要豐富互動教學方式,多利用便捷的互聯網技術,搜尋各種能夠調動學生興趣的材料和資源,加入到日常的地理教學中來,各種游戲,辯論賽,競賽都可以讓學生多多參與,得到鍛煉。比如,在學習“太陽直射點的變化和晝夜長短”這一節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卡片”作為教學工具,來模擬地球上晝夜的交替和變化。
結語:
總之,“互動合作”的教學模式克服了傳統教學的很多弊端,將學生帶入到課堂的氛圍中來,激發了他們的熱情和積極性,更有利于他們的創新精神,合作精神的培養鍛煉。我相信隨著這種教學模式的成熟,一定能夠帶來良好的教學效果和課堂反饋,使同學們在學習地理的時候能夠得到全方面的發展,有效的促進學生的素質提高,能力增強和專業知識的掌握。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定制.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凌申.走進高中地理新課改.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袁書琪.地理教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