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超
摘要:靈感思維是一種獨特的思維形式,它具有不同于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的特點。靈感思維的實現可以幫助藝術家順暢地完成藝術創作,然而,靈感的實現也需要特定的條件。因此,本文對藝術創作中的靈感思維進行探析,具體分析靈感思維的特點及其是實現的條件,以期能對我之后的藝術創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靈感思維;特征表現;實現條件
中圖分類號:JO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2-0023-01
靈感思維是一種重要而獨特的思維方式,它具有偶然性、突發性、創造性等特點。靈感思維在藝術創作中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它的實現需要特定的條件。以下將對藝術創作中的靈感思維談談筆者自己的理解。
一、靈感思維舉例
靈感思維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在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偉大的物理學家阿基米德有一次受到國王的囑托,測試金匠做的純金王冠是否參假。阿基米德苦思冥想多日也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一天,他去澡堂洗澡,當他慢慢坐進澡堂時,水從盆邊溢了出來,他望著溢出來的水,突然聯想到了測試純金王冠是否參假的辦法。于是,阿基米德立刻跑回家中,把純金王冠放到裝滿水的水盆里進行測試。測試發現純金王冠確實參了假。
同樣的現象還發生在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偉大的物理學家伽俐略身上。一天伽俐略到比薩大教堂做禮拜,他看到懸掛在教堂半空中的一盞吊燈被洞里刮來的風吹得來回擺動。這一現象引起了伽俐略的注意。回到家后,他對影響吊燈擺動時間的因素做了實驗,實驗結果是吊燈擺動的快慢與物體的重量無關,與掛吊燈的繩子的長度有關。后來,人們根據伽俐略的發現,發明了現在的時鐘。
春秋戰國時期有一位叫魯班的創造發明家,一天,他去深山砍伐樹木,一不小心,他的手被一種野草的葉子劃破了,他摘下葉子輕輕一摸發現,原來葉子的兩邊長著鋒利的齒,他的手就是被葉子邊緣的齒給劃破的。魯班由此受到了啟發,經過多次試驗,他終于發明了鋸子,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
靈感思維自古存在,且它無時無刻不存在于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二、靈感思維概述及其特征
(一)靈感思維概述
傳統認識認為人的思維只包括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兩種思維形式,將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完全對立。1980年錢學森發表《關于形象思維的一封信》,首次提出了靈感思維的概念。郭沫若提出靈感思維是一種新鮮觀念,它是有強度的意識集中的現象。郭沫若認為靈感思維是存在的,也是很需要的,并且靈感思維與形象思維、抽象思維一樣,是人類思維的一種思維形式。
(二)靈感思維的特征
靈感思維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它是藝術想象的升華。靈感思維不能憑空出現,他的出現是藝術家對社會、生活的體驗與感悟,并且是在自己的審美感受、藝術素養、哲學觀等自我認識下形成的。一般來說,靈感思維主要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1.靈感思維具有突發性、偶然性。“眾里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靈感思維的頓現既不可預期又了無痕跡。靈感思維的偶然性與突發性的原因在于靈感思維的產生依賴于客觀實在,它不隨人的意識的改變而改變。這些引起藝術家靈感思維的客觀實在是藝術家偶然遇到的,而不是提前選定安排好的。章節一中,阿基米德通過洗澡發現測試純金王冠是否參假、伽俐略通過觀察發現吊燈的擺動時間的規律、魯班受到葉子啟發,發明鋸子都揭示了靈感思維的突發性、偶然性的特點。與靈感思維的突發性、偶然性應運而生的是靈感思維的短暫性和易逝性。靈感思維出現的時間極短,它如光電火石,來去突然而迅速,稍不注意,便會消逝。托爾斯泰曾說創作的每一步都存在著幾百萬中可能,而選擇最恰當的幾百萬分之一無疑是艱難的。因而,每個思維的瞬間,每個想法形成的時間都具有偶爾性。
2.靈感思維具有獨創性和不可復制性。靈感思維不同于直覺思維,具有獨創性和不可復制性的特點。靈感思維的獨創性特征是指人們在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思維活動中,靈感以高效、巨大的潛能融入腦中的過程。從靈感與直覺的關系來看,直覺思維可以分為經驗直覺和理性直覺兩大類內容。經驗直覺是憑長期的經驗積累而能一下子把握事物本質認識的能力;理性直覺是在理性認識的指導下洞察事物本質的認識能力。靈感思維不同于這兩大類內容,它的出現是在外在刺激下產生的內在沖動,是一種突發性的創造性活動。直覺思維具有可重復性,而靈感思維的結果是頓悟,具有不可重復性。
3.靈感思維具有潛意識性。靈感是人腦對客觀世界非線性規律的一種反映形式。靈感的產生有一個過程,它不受控制于顯性意識,而醞釀于潛意識中。靈感思維一旦成熟,存在在潛意識形態里的信息就會涌現到意識世界中來,影響藝術家的創作思路,帶來新的奇思妙想,激發藝術家的創作激情,最終幫助藝術家流暢地完成作品構思及作品創作。
三、靈感思維的實現條件
靈感思維活動本質上是一種潛意識與顯性意識之間相互作用、相互貫通的理性思維認識的整體性創造過程。靈感思維的實現離不開以下條件:
(一)審美感受能力
靈感思維的實現需要藝術家在對藝術創作保持持續的熱情的同時擁有良好的審美感受能力。藝術創作受思想意識——審美感受能力支配,沒有審美感受能力的創作者不可能創作出深層次的藝術作品,作品也就失去了深層次的意義。審美感受能力是審美器官對審美對象的感知能力,它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對審美對象的外在感知能力:二是對審美對象的情感表現和象征意義的感知能力。這就要求藝術家在平時的社會生活中要注意對美的感知與捕捉,提高審美感受能力,為靈感思維的實現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豐富的生活積累
藝術的題材來源于豐富的生活積累。靈感思維雖然具有突發性、偶然性的特征,但它并不是憑空而來的,靈感思維本質上是潛意識和顯性意識相互作用的結果,即平時生活中的日常積累和靈感突現的相互作用。藝術家只有熱愛生活,留心于觀察身邊的事物,樂于體驗,善于思考,有意識無意識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存于腦中,才可能在靈感突現的時候,將靈感轉變藝術題材與藝術構思,創造出有思想性、創造性的藝術作品。
(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有意識的思維松弛
藝術家在進行藝術創作的過程中需要苦練基本功,勇于探索新的表達方式,形成自己獨特的繪畫語言,對藝術創作要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靈感思維出現的基礎,也是藝術作品產生的必要條件。
同時,藝術家還要鍛煉自己有意識思維松弛的能力。大量發明創造的經驗證明,靈感發生的狀態是多樣的,可以是邏輯思維的終端,也可以有靈感的發生。一般地說,在一個完整的思維和認識過程中的某一環節上,可能是某種邏輯推理起作用;而在另一個環節上,則可能是另一種思維模式起作用。就是在邏輯推理起作用時,還可能受某一重要因素限制造成邏輯推理的中斷。這種邏輯推理的中斷,往往恰好是靈感油然而生的最佳時期。
(四)捕捉靈感思維的敏感心靈
敏感心靈是指藝術家在進行生活體驗的過程中,一要有善于觀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敏感心靈;二是要有將短暫的靈感轉換成為有意識形態狀態的敏感心靈。靈感思維的突發性、短暫性及不可預估性決定了藝術家只有鍛煉好這種能力,才不至于在靈感突現的時候與它失之交臂。
四、結語
靈感思維在藝術創作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靈感思維的運用可以幫助藝術家順暢地完成作品的構思和創作。靈感思維雖然是突發的、短暫的且不可預估的,但是靈感的出現也絕不是憑空產生,是有依據可循的。靈感思維的出現需要特定的條件:良好的審美感受能力、豐富的生活經歷、對藝術創作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及有意識思維松弛的能力和敏感的靈感捕捉能力等。要培養良好的靈感思維能力,首先,藝術家需要始終保持對藝術的熱情,在藝術創作中要始終保持勤學苦練、勇于嘗試的心態;其次要對生活充滿激情,關注社會,重視生活經歷,勤于思考;再次,要通過對生活的關注、對文化知識等跨領域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最后要鍛煉自己勇于發現靈感,將靈感轉換成為藝術創中的藝術構思及藝術作品的敏感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