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姣
摘要: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要想提高企業競爭力,提升企業價值,企業必須加強內部管理,設立內部審計制度。而內部審計機構設置不完善、缺失獨立性及專業人員職業素質低等一系列問題,會直接影響到其監督管理作用的發揮,影響風險控制,限制了企業的發展。本文從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的現狀來分析導致的成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企業內部審計問題對策
一、企業內部審計的重要性
企業的內部審計是檢測和管理企業內部經濟活動的一種客觀、獨立的評價活動。它的作用是服務于企業,為企業增加價值、提高效率,幫助企業更快更好地發展。任何企業要在其競爭中謀求長足發展并立于不敗之地,加強自身的內部管理水平是則是重中之重。為了加強內部管理,部分企業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內部審計體系,并在促進單位經營管理狀況的改善、降低經營風險、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二、企業內部審計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我國目前內部審計還存在很多不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方面,企業內部并未對內部審計引起足夠的重視,均存在內部管理水平較低,審計制度不完善等諸多問題,制約了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制約了企業的良性發展。
(一)企業高層管理者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長期以來,部分企業領導只是內部注重生產管理;外部注重協調關系,完全沒有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認識的概念,片面的認為內部審計就是檢查內部“經濟問題”,是給自己挑毛病、找麻煩,從心理上排斥內部審計工作。有的認為內部審計就是對財務會計的監督,將財務與審計混淆,甚至配備財務人員兼做審計工作;有的則將內審機構形同虛設,不配備內審的專業人才,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二)內部審計缺乏完善的管理體制,組織結構不合理
我國企業的內審機構大多沒有完善的管理體制,而將其設置于企業管理層之下,為企業內部服務,或在企業高層授權范圍內開展工作。然而大多數人都對審計有抵觸情緒,認為內部審計可有可無。有的企業把審計機構設在財務部門中;有的與監察部門合在一起;有的企業甚至將財務或監察部門的負責人兼任內審部門的領導,導致現有的企業監督制度缺失,起不到內部審計應有的降低風險、加強控制的作用,導致監督不力。這樣,企業內審部門很難客觀、公允的對企業財務狀況做出公平、公正的評價,以至內部審計結論的落實難以到位;再次,審計人員結構不合理,現有的審計人員基本上都是原單位財務人員任職,缺乏涉及相關審計、經濟、工程、法律等的專業人才,配備人員組織結構不合理,這種內部審計部門的管理體制,嚴重影響了審計職能的發揮。
(三)內審機構缺乏獨立性、權威性
在現代企業中,企業領導“一言堂”是普遍存在的現象?,F階段,絕大部分的企業內審部門同樣采取領導層管理的傳統模式,這使內部審計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企業的管理層,即便是設立了內部審計機構,對其授予的權限往往極其有限,而且隸屬關系不清,缺乏具體業務的指導,獨立性差。從審計計劃的編制到證據搜集直至審計意見的發表等各個階段都將受制于企業的管理層及領導者,內審人員的信心不足。而一旦發現這部分人員的違法違規行為時,則內審往往無能為力,也不可能做出真實、客觀的評價,從而為企業的發展埋下巨大隱患。
(四)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不高
現階段,我國大多數設立的內審機構中的內部審計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知識結構單一、老化,知識儲備有限,缺少專業的審計理論知識和實際經驗,大部分停留在財務收支及往來賬賬務的查錯防弊等事后審計上,使審計工作只停留在表面,無法深入發現問題,且完全開展不了企業風險管理等事前審計工作,且當面對復雜的審計工作時,往往力不從心,無法勝任,達不到經營過程的監督和風險導向的管理層次上來。其次內部審計紀律不嚴,無約束監督機制,內部審計人員缺乏責任心,有的企業的內部審計只是走過場,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而已,內部審計報告質量較低,存在變相的隱埋問題,或有問題揭示不清,浮于表面,審計建議敷衍了事,沒有參考和指導價值,大大影響了內部審計控制風險作用的發揮。
(五)審計手段、工作方法落后
企業的內審人員大部分都是企業內部原財務人員分離出來的,沒有審計工作的專業理論知識,對他們來說財務工作雖然可以輕松搞定,但他們往往在審計工作面前則無所適從。許多審計仍停留在傳統手工查賬,查錯防弊,不論在工作方法還是工作領域方面都沒有有效的改進及拓展,甚至完全憑審計人員的主觀標準及經驗來進行工作。加上審計人員由于企業的不重視,長年得不到培訓而閉門造車,審計工作方法匱乏,水平受限。審計手段的落后,不僅增加了審計的難度,而且準確性差、效率低。
三、加強企業內部審計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學習,提高管理層對內部審計的認識
加強宣傳學習,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特別是企業領導者的認識。《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內部審計基本準則》等一系列規定、準則的出臺,為我們的內部審計工作做出了明確規定和執行的具體規范。我們要通過加強學習,使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企業管理層充分認識到企業內部不僅必須設置內審部門,并且要將內部審計部門作為企業管理的參謀,必須要積極支持并重視內部審計工作,為內部審計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從而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
(二)科學設置內部審計機構,建立合理的管理體制
建立專業的內審機構,由董事會直接領導,不受股東及企業其他部門的干預,能最大限度保證其職責作用的發揮,利于其行使監督職權。建立、完善符合企業現狀的內部控制管理體制,形成科學的決策、執行和監督機制。內審機構定期結合企業財務及管理部門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考核,能獨立行使審計職權,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能公平公正的發表審計結論并提出審計意見,做到不循私舞弊,獎罰分明,只有做到壓力和動力相結合,在企業內部才能達到及時有效地控制風險。企業的內審部門推出的高質量的審計報告,能使企業的內控制度的管理在不斷的經驗汲取與改善中得到提高,無疑為企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建立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
專業高質量的內部審計部門是可以獨立行使監督職權的部門,在審計工作中必須具有獨立性和權威性,才能確保審計的客觀、公正。保證其能獨立行使審計職權,不受企業高層及其他人員的干預,對內部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分析原因,追究責任到人;吸取教訓,改進內部管理及控制制度,調整相應的工作方法及流程,堵住漏洞;并且要防微杜漸,及時發現存在的漏洞和違法違規的苗頭,及時遏制。在實際工作中能取精華、拋糟粕,及時對制度中的相關內容進行完善,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的先進性和權威性。實踐表明,內審部門的組織地位和作用的發揮是相輔相承的,權威性越大,內審的作用就發揮的越充分。
(四)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直接參與審計工作,其審計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審計工作的效果。審計人員綜合素質的高低決定著審計工作質量的高低。企業應當依據自身情況,制定一套優質完整的內部審計標準,并建立健全內部審計的質量控制制度、監督檢查制度及質量考評制度等,既能約束審計人員的行為規范,又能促使內部審計人員自覺遵守和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水平。重視對內部審計人員的考核,獎罰分明,同時可以給予適當的精神及物質獎勵,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與積極性,促進其不斷充實自身的知識,緊跟時代步伐,由單一型會計人員轉變為優秀的復合型審計人才。
(五)更新觀念,改善內部審計的工作方法
在我國企業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企業應當把握國際內部審計發展的新趨勢,學習先進的內部審計理論方法,把審計工作的工作范圍拓寬,由以往的單純的財務工作的“糾錯”逐漸擴大至技術、生產、管理及決策等諸多領域上來,由財務收支審計向經營全過程審計轉變,并能不斷開創新的審計工作方法,推進IT技術在內部審計中的廣泛應用,創新審計模式,加快審計信息化建設,通過網絡平臺,實施有效的監督職責、管理控制及資金調動等,開創內部審計新局面。
四、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內部審計的地位與作用日顯重要,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內在的發展規律,應當加大對企業內部審計的宣傳力度,激發對內部審計的需求,同時,企業也應當立足于自身的發展現狀,立足于工作的缺陷與不足,盡快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內部審計制度,設置專業的內部審計部門,規范內部審計工作,提高內部審計質量,控制企業風險,提高企業的社會競爭力,促進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映紅.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商業,2011,(01):24-25.
[2]曲平:論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國證券期貨,2012,(12):102-103.
[3]張輝.郭紅梅.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岱宗學刊.2010,(08):75-76.
[4]徐琳.我國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6(2):81-82.
(作者單位:濰坊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