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烈
摘要:2018年1月1日,財政部新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已經生效,但距離全面執行還有一段時間。這主要是由于新收入準則對企業收入要素的確認和計量提出了全新的框架和要求,導致我國企業在會計工作中要完全理解和運用還存在著一定的困難。本文擬從新收入準則的主要變化和特點出發,簡要分析執行新收入準則對企業會計工作帶來的影響,并針對這些影響提供初步的應對措施,為廣大企業接受和執行新收入準則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收入準則 會計工作 確認 影響
收入作為會計六大要素之一,對企業財務信息使用者來說有著至關重要作用。對于收入的會計處理,企業執行原先的收入準則至今已長達12年。而隨著近年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更新發展,新興業務層出不窮,針對一些新興業務來說,若僅依照原先的收入準則對其機械性的進行分類處理,已經顯得捉襟見肘。在此背景下,新收入準則的頒布為我國企業核算這些紛繁復雜經濟業務提供了更好的指引。但是,收入準則發生的變化也為企業的會計工作帶來了重大且廣泛的影響。大致來看,其主要體現在會計核算過程和會計管理范圍兩個方面。下面本文就新收入準則發生的變化與特點相結合,簡要分析新收入準則對企業會計工作產生的影響。
一、新收入準則的主要變化及特點
(一)新收入準則的主要變化
首先從形式上看,新收入準則的變化有三點,一是不再把建造合同事項單獨羅列出來進行規范,以新的收入準則取代原先的收入準則和建造合同準則。二是在總體上對收入的確認提出了五步法模型。三是針對一些特定的交易和事項指出了明確的會計處理原則。而從實質上看,新收入準則在收入的確認原則上發生了根本性質的變化,即以“控制權轉移時點”為收入確認時點,而不再以“風險報酬轉移”為收入確認時點。
(二)新收入準則的主要特點
新收入準則最大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基于合同來確認收入。在這個原則下,合同成為企業收入確認的基礎。進一步說,收入的確認和計量主要依據合同中所設立的履約義務,而這些義務可以是單項的,也可以是多項的,這需要企業會計人員在準則規定的情況下,運用職業判斷來進行區分處理。正因如此,新收入準則的特點還包括要求企業針對合同中的履約義務以及合同形成的資產、負債,進行相關的列報與披露,從而為財務報表使用者提供更多與收入相關的會計信息。
二、新收入準則對企業會計工作帶來的影響
(一)會計管理范圍擴大
由于新收入準則將合同作為了收入確認的基礎,那么在施行新收入準則后的企業會計工作中,合同條款對收入確認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據此不難看出,新收入準則實施后,會計管理的范圍也將進一步擴大至與企業發生經濟業務的交易合同。在以往的會計工作中,針對合同的中的信息來進行會計核算并將合同作為原始憑證是合同在財務部門的主要作用。企業的會計工作對合同關注的重點僅是收付款的時間和價格。而隨著合同對收入核算重要性的加強,合同條款的設定將影響收入的核算結果。因此,參與合同的制定和擬定也將作為企業會計工作的一部分,合同管理也將納入會計管理的范疇。
(二)引入新的職業判斷要求
新的收入框架在收入確認上,一方面要求企業與客戶發生的經濟業務不再進行劃分歸類,統一以合同為基礎依照五步法模型來進行處理。那么,在收入的會計工作中主要運用職業判斷的事項就由劃分歸屬類別變為識別合同和合同中的履約義務。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因會計職業判斷產生的不確定性,因為有些經濟業務本身分類界限比較模糊,實務工作中不同的會計人員對相同或類似業務劃分歸類存在差異的可能性較大。而識別合同、識別履約義務相對來說運用職業判斷其意見更具統一性。另一方面,它正式引入了非現金對價、可變對價、重大融資成分、應付客戶對價等概念。那么在實務中,判斷一項交易的對價是否包含上述事項,也將成為會計工作的重心。并且可以進一步看出,根據收入準則職業判斷的應用在會計工作中將進一步擴大。
(三)需進行會計估計的事項增多
新收入準則在會計估計的運用方面變化較大,比較突出的表現在交易價格的確定上,新收入準則并沒有一味強調交易價格應按公允價值確定,而是用了“預計有權收取對價的金額”表述。可以看出,針對于交易價值的確定,運用會計估計的方向首先將發生改變。在進一步看,針對非現金對價、可變對價、重大融資成分、應付客戶對價方面的會計估計,準則也給出了明確的估計方法和指引。因此,隨著新收入準則的施行,在企業在會計工作中,對于收入需要進行會計估計的事項將增加,而合理運用會計估計也顯得十分重要。
(四)會計信息披露要求提高
新收入準則為企業設立了更為廣泛的信息披露要求,這些要求同樣是基于合同產生,比如因合同產生的資產負債信息及這些信息發生變動應當在附注中披露。對于合同中的履約義務相關的信息、剩余的履約義務以及在本期因履約義務的變更而對收入進行的調整,都要在當期進行披露。這無疑增加了企業的信息披露成本,在企業日常會計工作中準備上述需披露的信息很可能耗費大量的時間,并且需要企業在會計工作中增加額外的工作量。除此以外,這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對企業會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的要求,對于需披露的信息需會計人員準確識別和分析。
三、應對措施
(一)財務部門積極參與合同管理
在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中,絕大部分經濟業務均以合同為載體進行,合同為雙方設立的權利和義務也將受到法律保護。因此,合同管理也是企業的十分重要工作之一,而根據新收入準則基于合同為基礎來確認收入的特點,標志著合同管理也將成為企業會計工作的一部分,提醒廣大企業要進一步增強合同意識、重視合同管理。這也要求財務部門應當充分參與合同管理過程,一方面,應參與合同的制定過程,針對合同中與收入核算相關的條款提出建議,以滿足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合同的后續管理中,可以與業務部門一起聯合制定執行計劃,持續獲取合同履行的情況,確保合同管理可以高效進行。
(二)優化會計信息傳遞流程
企業需要根據新收入準則下收入核算的特點,針對以往的會計信息傳遞流程進行優化。優化的目的首先在于可以從經濟業務的源頭部門獲取相關業務信息,以便在會計工作中可以支持相關會計人員對收入確認作出合理的會計估計和職業判斷。其次,優化后的會計信息流程針對在一段時期內確認收入的事項,應當使得財務部門可以直接獲取與合同中履約義務履行情況的相關信息,以便在會計工作中針對此類事項可以持續評估,及時進行處理,進一步促進對需要披露的會計信息在收集整理上能夠高效進行。
(三)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
新的收入準則在收入確認方面,提出了一些需要會計人員進行職業判斷和會計估計的新事項,這些事項的判斷結果將直接影響收入確認的時點或者金額。因此,企業會計從業人員在會計工作中必須具備較高水平的專業素養,從而針對這些事項做出高質量的會計估計和職業判斷。這首先要求企業在選拔會計人員時應對其專業素質進行綜合考量,確保其具有足夠的專業勝任能力。其次,企業內部應當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培訓,積極參與各級財政部門組織的新收入準則宣傳培訓活動,對于實施新收入準則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應當及時向財政部門反映。最后,會計人員自身也應當積極參加新收入準則的繼續教育和培訓,提高自身素質和工作效率,從而促使企業的會計工作可以在新舊收入準則間平穩過渡。
四、結語
總之,隨著新收入準則的逐步施行,我國企業正面臨一場真正意義上的“革新”,這場“革新”一方面給我國企業強化合同意識、加強部門間協作提供了新的發展路徑,但另一方面也給我國企業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因此,我國企業應該抓緊時間行動起來,帶著信心,付出努力去面對,高效推進新收入準則在我國企業間的全面實施,從而進一步促進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財會[2017]22號.
[2]張俊民.關于新收入準則會計計量的幾個問題[J].會計之友,2017(20).
[3]唐靜.新收入準則下客戶合同收入會計確認[J].中國總會計師,2018(2).
(作者單位:云南農墾咖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