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建國
摘要:在我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中,戲曲是一項重要的構成部分。于戲曲演員而言,要想將戲曲表演更好的傳承與發展,就必須要重視自身素質的培養和加強,以確保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夠與不斷發展進步的戲曲表演同步化。而在個人修養中,藝術修養尤為關鍵,也是其日常提升中,應重點關注的部分。因此,在本篇文章中,筆者特以我國戲曲相關概述作為切入點,就戲曲演員應具備的藝術修養展開詳盡的分析,最后針對戲曲演員藝術修養的培育途徑給出針對性的建議,旨在為戲曲演員今后個人藝術修養的提升提供可借鑒和參考的價值。
關鍵詞:戲曲;藝術修養;演員
中圖分類號:J8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2-0141-02
一、前言
戲曲演員這一職業的本身,就是令人欽佩而又羨慕的。他們可以在鎂光燈的籠罩下,佇立于舞臺中央,演繹著豐富多彩的人生,并且可以在不同的角色之間自由轉換,為人們帶來一場精神上的視覺盛宴,使人們對于戲曲的熱愛和追求得以滿足。但是,對于戲曲演員自身而言,其職業的特殊性需要其具備各方面的藝術修養,并且還要在今后的鍛煉中不斷的優化和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0。而這除了要求戲曲演員要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和基礎功外還要從其他多個方面優化自身,以確保自身能夠成為、并且勝任優秀戲曲演員這一職業,為中國戲曲的發揚光大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我國的戲曲概述
民間歌舞、滑稽戲和說唱是構成中國戲曲的三大藝術形式。而歷史悠久的原始歌舞是戲曲的最初表演形式。而在經歷了漢、唐、宋、金四個朝代的發展后,才形成了現在較為完整的戲曲藝術。現代的戲曲表演,集音樂、美術、文學、舞蹈及其雜技和武術表演為一體,光在種類上,就有360多種。戲曲的特點是,將眾多的藝術形式,采用一種相同的標準集聚為一體,并在共性中彰顯個性。
三、戲曲演員應具備的藝術修養
(一)思想品格修養
戲曲演員在舞臺上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及對于生活能否樹立正確的認知,主要取決于他們的個人思想品格和對現實生活的情感體驗。對于戲曲演員而言,他們的思想品格修養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第一點是情操修養,也是個人高尚情感的體現。戲曲演員是社會的一份子,就是將自身的情感全身心的傾注于民族、國家及其對人民的情感中。簡言之,就是戲曲演員在進行個人高尚情感的培養時,愛祖國、愛人民是首要的事。將戲曲事業視作為個人對于國家、民族和人民的使命和任務,才會同時代發展的脈搏相一致,才能夠在舞臺表演中,塑造直接、鮮明的人物形象,并直接或間接的折射出時代精神。第二點是情趣的修養。不同人的情趣是存在較大差異的,但是歸根結底也就是兩種:其一是高尚和有意義的情操,其二是庸俗無意義的情操。戲曲表演本身就是文化形態的一種,而戲曲演員所從事的也是意識形態較高級的工作。所以,在平日的生活實際中,培養起較為高尚有意義的情趣和情操,讓自身的意識不斷的凈化,專心致志的從事藝術創作,為觀眾創設出反應真善美的精神食糧。
(二)專業技能修養
對于戲曲演員來說,必須要具備扎實的基本功,這是因為,在戲曲表演中,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程度,主要依靠演員的扎實基本功來完成。不具備扎實基本功的演員,根本沒有辦法創造出令人折服的優美舞臺形象。那么對于優秀的戲曲演員來說,應該怎樣掌握熟練的基本功呢?首先,是要正確的理解戲曲演員基本功中的相關要求和規范,不管是在做、打、唱還是念方面,“圓”字作為約束的標準,在表演中講求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多方面的完美配合,并且要將上述方方面面緊密的聯系起來。此外,在實際的表演中,應該領悟和摸索出戲曲表演的真諦和相關技巧。戲曲表演呈現給觀眾的美學體驗,實際上就是一種演員在實際表演中,對于現實生活的一種升華和映射,藝術要以生活作為根基和來源,并不應該脫離生活而存在,而對于戲曲演員來說,他們要做的就是升華有據、藝術有根。最后則是善于借鑒和總結前輩的表演經驗,并逐漸的為我所用。
(三)生活修養
生活的本質是戲曲演員塑造形象的根基,因此,只有重視在生活中積累、洞察和研究、分析的人,才能夠對生活的本質做到高度的認識和概括,而這也就是所謂的生活修養。對于戲曲演員來說,他們的生活積累,主要來源于以下方面:第一,在實際生活中,直接進行積累。簡單理解,就是戲曲演員為了能夠讓自己所塑造的角色更加的形象化,他們往往會在現實的生活中刻意的塑造人物的生活環境,并置身其中去觀察和體驗人物的思想情感。第二,間接的生活積累,主要知識戲曲人員借助于資料收集、歷史遺跡等相關資料在完成分析、描繪和轉述等。戲曲藝術是典型的生活藝術形象的映射,它直觀的體現了社會生活現象的本質,所以,作為一名戲曲演員不應該僅僅被一般的生活體驗所局限,他們應該掌握和了解更多的知識,這樣有助于其塑造出形態各異的戲曲人物。
(四)文化修養
對于戲曲演員而言,他們的文化修養并不是字面上的簡單理解的文字,而是涵蓋多方面的文化知識修養。戲曲演員要將自己在實際表演中得到經驗,進行總結,并逐漸的升華為理論,以促進自身表演水平的提升,而這就要求戲曲演員具備更多的文化知識。文化修養之于戲曲表演而言,作用十分明顯。它除了可以讓演員在實踐表演中促進自身表演能力的提升外,還可以讓演員的表演能力和藝術風格逐漸加深。諸如在進行劇本分析和人物性格研究上,便可以直觀的體現出演員的藝術素質。這里所講的文學不僅僅是說演員文化水平的高低,更多的演員自身所掌握的文學藝術知識,戲曲為綜合類藝術的一種,塔筒音樂、影視及其美術等均存在著較大的關聯,故而文學修養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演員是否可以在音樂修養上實現純美甜潤,在唱功上是否可以做到字正腔圓及其在道自的抑揚頓挫上可否實現收放自如和與眾不同。上述種種同文學修養之間均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同時文學知識也可以幫助演員擁有個人獨到的見解,在創作的過程中,勇于創新,但是若脫離了文化修養,演員們就只有照本宣科,再高超的表演也僅僅是效仿。
四、藝術修養的培育途徑
戲曲演員藝術修養的培育途徑有很多種,演員個人情況的差異,導致培育途徑也存在較大的不同,但是經系統的歸納后,可以發現,主要為理論結合實踐和個人結合實踐兩種。
(一)強化個人理論修養
戲曲演員應該不斷地加強理論知識積淀,培養豐富的個人文化素養。對現存的問題進行解決的最佳方式即為博覽群書,多讀書、讀好書,做到博古通今、古為今用。這樣才能夠在今后的藝術創作中基于較高的起點,視通萬里、思接千載,并創造出更多的優秀作品,因此,博覽群書是戲曲演員提高個人藝術修養的重要途徑。
(二)重視社會實踐
正所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所有的真知均來自于生活實踐。因此,只有在社會實踐中才能夠不斷的促進自身知識才干的增長,在實際的生活中,不斷的強化個人的生活、藝術、思想品德以及行為道德休養,才能夠讓作品更加貼近生活、反映生活、揭示生活和頌揚生活。除此之外,社會實踐還涵蓋深入民間。體會民眾的生活疾苦和觀察民眾的生活百態,而這也是成為一名優秀的戲曲演員的必經之路。因為戲曲源自于生活,同時卻也高于生活。只有深入人民群眾中,才能夠切實體會其思想情感,讓自身的藝術創作永不枯竭。
(三)強化練習
戲曲演員是一項具有較強的技術性的職業,從事該職業者,必須要具備扎實的基本功,而這對于戲曲演員提出的要求便是“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戲曲演員要練聲、而曲案創作者則要筆耕不輟。不管是何種藝術,均要以勤學苦練為基礎和前提。大量的練習是堅實的基礎功的前提。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人們的生活中,戲曲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作為戲曲演員要想將一個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呈現給觀眾,就必須要設身處地的站在這個人物的立場上去看待問題,這樣才能將這個角色飾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