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雨
摘要:二人轉藝術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對二人轉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這句話。它聽上去親切,趕勁兒,實惠,過癮,更重要的是,它道出了老百姓對二人轉割舍不掉的情與愛。
關鍵詞:二人轉;手段;形式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2-0150-01
二人轉廣泛吸收了東北民歌、東北大鼓、東北皮影、喇叭戲以及太平鼓、評劇、河北梆子、單鼓、呂劇及流行歌曲等不同門類藝術的音調和表演技巧,其表演藝術共分為唱、說、扮、舞、絕四門功夫。
一、唱功
二人轉的唱腔的語句大致以七言、十言為主,還可以用民歌體的長短句充實整個唱腔。二人轉唱腔極為豐富多彩,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嗨嗨之說,其實“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嗨嗨”不是一個確切的說法,如此表達,是說它豐富。
據二人轉音樂專家那炳晨、楊修生介紹:二人轉曲牌總計400余支,經常演唱的就有幾十支。這里說的僅是曲牌總數,二人轉音樂的豐富,細分起來,還有很多說道。主要曲牌有[紅柳子]、[大救駕]、[文嗨嗨]、[武嗨嗨]、[四平調]、[影腔調]、[鋦大缸]等,還有輔助調用于二人轉的表演中,另外有一些民歌小調及專調在二人轉的唱腔中也常被一些演員運用。
二人轉的唱功有一定的講究,它要求演員具備相當的功夫,除要求具有一般戲曲的“字正腔圓”、“聲情并茂”等特點外,還要求演員的“字兒、味兒、腔兒、勁兒、板兒”,表現技能全部展現出來,具體說,“實惠嗑”要唱得樸實打人,“骨頭話”要唱得深刻動人,“扎心段”要唱得扎心感人,“喜興詞”要唱得華彩樂人。從總體上說,唱功主要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是敘述故事、刻畫人物的主要藝術手段。
二、說功
二人轉是東北民間藝術的瑰寶,其中丑角和丑的藝術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丑的藝術,應該是二人轉的寶中之寶。因為二人轉的幽默主要通過丑角表演來體現,要使二人轉好看,就要在嘴皮子上較勁,說得比唱得好聽,還要懂得火候,懂得把握節骨眼兒。有這樣一句藝諺:“唱丑唱丑必得說口,若不說口,不算唱丑。銳口又分“套子口”、“疙瘩口”、“交流口”、“專口”、“評口”、“篡口”、“拗口”、“串口”等許多種。二人轉的“包袱”和笑料,主要通過說口抖出。
二人轉的說功是每一位演員須用心加以磨煉而成。因為它是二人轉作品構成的兩大要素之一,在二人轉作品之中有最重要的地位。二人轉的作品由唱詞、說口兩大要素構成。雖然在整段作品中占的比例大小各自不一,但它的作用不亞于韻文的分量。在反映現實生活的二人轉作品中,大多數都以唱詞為主,也有少數的二人轉作品是以說口和道白為主,如現代作品《傻子相親》就是如此,它以說口和道白相結合表現作品中的主題。
說口在二人轉中的地位,如同胭脂之于俊婦、作料之于美食、重錘之于懸鐘一般的重要。假如場子不熱,人氣不旺,丑兒就要不動聲色地插一科,或一段狂言,或幾句諧語,既要在意料之外,又要在情理之中,追求一語驚人,一箭中的效果,博得哄堂,錦上添花,愉悅身心。
三、扮功
地方戲表演中的“扮”除了包含戲曲的“扮相”(化妝與服裝)外,還包含“賣相”,即表演,主要通過面部來表現,有時也通過形體動作來體現。“扮”主要是“使相”,又包括“丑相”、“隆相”、“傻相”、“愣相”、“哭相”、“喜相”、“蔫相”等等。如二人轉《傻子相親》中,表演者除了用面部表情表演出“傻相”外,還用面部動作和形體動作的配合,表演出傻子兄弟中的“扁扁嘴”、“歪歪腿”等各種人物的相貌特征。如魏三與何小影的二人轉表演,魏三的嘴歪、腿瘸、手抽筋的傻相和殘疾相,就是最鮮明的例證。演員通過夸張的,放大的扮相使人物性格和劇情得到渲染。
四、舞功
舞功是戲曲表演藝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二人轉舞蹈的主要特征就是“活”和“穩”,即扭得活、歡、浪、美。活為演員運用扭動、定相、抖扇、翻身等動作來表演,穩則為身段穩健,腳步不碎。二人轉的舞蹈可分為情節舞和情緒舞兩大類。情節舞是用在唱詞中間,它有很強的針對性,緊密結合唱詞的詞義,為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刻畫人物性格服務。同時,還要做到以唱為主,以舞為輔,唱隨舞出,舞從詞生。情緒舞是不舞不唱,這種舞大都用在演唱的過門,甩腔或更換場景之處,而且要舞得連貫,恰當準確,情緒飽滿,輕松愉快,給人以美的享受。當然,不論是情節舞還是情緒舞,它的好壞標準,就是要求演員要做到穩中求重,穩中求準,浪中有俏,浪而不飄,使二人轉演員在舞臺上達到一定的水平。
五、絕功
二人轉這個引人注目的我國北方獨特的民間藝術形象,是熔鑄民間文學、音樂,舞蹈、表演為一爐的地方藝術寶庫,它表演手段的豐富性深受大江南北廣大觀眾的歡迎。
二人轉作為東北地方戲曲,作為口頭說唱文學的一種藝術形式,經過百年的歷史演變,已經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特點,包括體裁、樣式、結構、語言、表現手法等。根據多年的藝術實踐,下面就二人轉的表演、唱腔、舞蹈等方面談一下自己的粗淺體會。
六、結諳
綜上所述,二人轉藝術形式的特點,概括起來有下面幾點:在表演上,有說有唱,說唱相問,有歌有舞;在唱腔上,行腔運調粗獷、火爆、委婉、風趣、節奏多變;在表演上,化出化入,虛實結合,傳神寫意,在語言上,有說口,有逗趣,善于與觀眾直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