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新萍
摘要:繪畫是繪畫者情感表達和藝術創作的突破口,古今中外的繪畫作品無一不蘊含著作者內心最真實的情感,以及在繪畫作品創作中對客觀事物藝術性的語言表達,情感表達是對藝術語言的直接體現,而藝術語言又為情感抒發提供了良好的渠道。本文將從創作情感本身的概念入手,介紹繪畫情感表達的形式,最后闡明在繪畫中表達情感的方法。
關鍵詞:繪畫創作;內心情感;藝術語言;探索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2-0168-01
隨著我國政治經濟不斷向前發展,觀眾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他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繪畫作為精神文化的一種體驗方式,受到更為廣泛的關注。優秀的繪畫作品可以啟迪思想、凈化心靈,同時還可以適當釋放工作的壓力,從而更好地進入到下一階段的工作之中,而要讓繪畫水平達到這種境界,就需要繪畫者在繪畫作品中充分展示自身情感,并且把對人生的感悟和理解融入繪畫作品中,從而達到打動人心,提高觀眾精神文化素質的目的。
一、創作情感的概念
繪畫中的情感表達分為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其一,藝術并不是純粹的情感表達,而是將主客觀情感和客觀事實相結合:其二,不同的藝術流派和藝術樣式會有不同的情感表達方法,繪畫者將自己的情感體驗有效的和客觀事實相結合,“借景抒情”或“以情寫景”在一幅完整的繪畫作品中,這兩者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繪畫中的情感表現為生活提供養料,同時也是觀眾對藝術生活的一種設想和追求,藝術既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這樣既可以讓繪畫者有情感表達的形式,更能讓繪畫者不斷完善繪畫作品,創造出更具傳奇的畫面。
二、繪畫情感表達的形式
(一)通過不同的視角進行情感表達
繪畫是繪畫者進行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不同事物都會讓繪畫者產生不同的情感,即使是同一個事物,繪畫者站在不同的角度也會產生不同的情感,這就需要繪畫者用不同的角度對同一事物進行闡述,并將其產生的情感體會用藝術的語言表達出來。繪畫者的情感表達主要有兩部分:其一是對事物進行真實展示,即遵循事物本來的面貌將事物客觀的呈現出來;其二就是將其內在價值展現出來,即在遵循客觀事實的情況下,加以作者的個人體悟,最后將繪畫作品以富有藝術性的形式展現出來。
(二)將生活融入情感表達之中
大部分有藝術價值的繪畫作品都源于繪畫者豐富的生活和情感體悟,而繪畫者的這些創作靈感又來源于日常生活、社會交流和人生感悟,將這些和繪畫作品相結合,帶著豐富的情感和體驗進行藝術創作,用善于發現的眼光將生活中的細微但富有藝術形式的東西融入繪畫之中,創造出擁有自己獨特情感和感悟的繪畫作品,從而逐步建立完整獨立的藝術理論體系,這是藝術創作的最高境界,是對繪畫者情感最好的表達方式,也可以更全面的反應繪畫者理想化的生活和其不變的理想追求,繪畫者在創作的過程中也可以更明確今后的生活狀態和情感訴求,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底蘊和思想境界。
(三)藝術審美體現審美價值
繪畫中的藝術審美也是繪畫情感表達的一種形式,繪畫者展現在畫面上的色調、景物和意境都能體現出其在作畫時所蘊含的情感。在進行繪畫創作的時候,繪畫者會通過獨特的手法把自身的情感融入到繪畫作品之中,這種情感可能是生活中一個感悟縮小之后的一個符號、一個情景的展現、又或者是繪畫作品的名字,觀眾在欣賞繪畫作品的時候不一定能完全看懂繪畫者的全部情感,但是總能從畫面的細節中看出一二,而這個過程就是提升觀眾審美的過程,而且也是繪畫者審美價值的直接體現,更意味著繪畫者在創造繪畫作品的時候,需要提升自身的情感表達手法和表現形式,從而不斷豐富自身的繪畫能力和水平。
三、繪畫中情感表達的方法
(一)充分發揮想象力
創作如果形成一個固定模式,那就意味著思想的僵化,所有的繪畫作品都會失去原有的意義,而這種現象絕對不能出現在繪畫作品中,因為繪畫作品都是根據繪畫者不同心境下對不同事物產生的靈感產物。如果繪畫者的思想被同化,不再具有創新精神,喪失表達自身情感的這個能力,繪畫就不能稱之為藝術創作,而只是一個簡單的復制粘貼,畫出來的作品失去生命力,只是某幅作品的復制品或者是衍生品,如果繪畫者的情感發生偏差,還會對原作造成不好的影響。由此可見,繪畫者要保持創作的靈感,就要善于觀察、發現、感悟生活,立足于最細微平凡的小事,從中進行取材并將其用于繪畫創作之中,當然,更重要的是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把不同的藝術形式進行跨界結合,讓繪畫作品富有情感依托和意境,從而能夠體現其存在的藝術和美學價值。
(二)明確情感表達的概念
有些繪畫者可能為了讓繪畫作品更精致,加重繪畫作品表面的體現力度,給繪畫作品裱框或者上塑,讓繪畫作品失去存真的可能,一味追求美觀,忽略了繪畫作品本身的意義;還有些繪畫者會將繪畫重點放在繪畫技巧的體現上,缺乏在畫作中注入情感,這種浮于表面的做法往往會導致創作出來的作品華而不實,而且在對繪畫作品進行觀賞的時候,也感受不出繪畫者所要傳達出來的情感,留給觀眾的印象可能就是繪畫者畫技很不錯,但是無法真正和繪畫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鳴。真正價值高且流傳久的繪畫作品都含有豐富的情感表達,無論是繪畫者從作品中傳遞出來的,還是觀眾從繪畫作品中的情感體驗,這種情感表達方式符合繪畫藝術的價值觀,是繪畫者最終要到達的藝術創作高度。
(三)在共性中尋找個性
不同的繪畫流派和繪畫方式都存在共性,觀眾在欣賞繪畫作品的時候可能會用不同流派和方式的繪畫形容同一種繪畫作品,這是他們認為的繪畫藝術作品中體現的共性,但是繪畫者在進行繪畫創作的時候不能被共性吞沒,無論何時何地都需要在共性中保持個性,不能被任意一種流派或者風格同化。而要保持創作的個性,首先,要明白追求個性的意思,這個個性并不是創造歷史上沒有或者是別人從未嘗試過的創作方式,而是根據自身對事物和生活的理解,創造出最具自身情感表達的繪畫作品,不會受到任何其他因素的影響;其次,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經歷,他們對生活的感悟也就不盡相同,從生活中獲得的感悟也就不一樣,在創作過程中一定要保持自身對生活最真實的感悟,不要因為他們感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同就隨意改變自身的情感表達方式,每個人的情感體悟都是唯一的;最后,要將整個情感表達落到具體作品上,畢竟作品是繪畫者和觀眾溝通最直接也是唯一的媒介,一幅繪畫作品要想打動人,除了繪畫作品讓觀眾有所感悟,更需要繪畫者有足夠的情感體悟,長期對繪畫有著深入探討學習,并在此過程中形成獨特的色彩、樣式和情感表達方式,用繪畫者最真實的一面打動觀眾。
四、結語
綜上所述,繪畫是具有生命力的藝術表達形式,其不僅是對客觀事物進行描繪,還是繪畫者主觀情感在繪畫上的完整表現,情感是繪畫者的靈感來源,也是繪畫者進行繪畫創作的動力。繪畫者的情感可以通過不同的視角、融入日常生活、藝術審美方式來體現,而這種表達方式又需要繪畫者充分發揮想象力、明確情感表達的概念、在共性中尋找個性這三個方法進行強化,以此來提高繪畫者的繪畫素養,也可以提高觀眾的審美意識,從而促進社會文化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