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影
摘要:民間吉祥圖案作為民俗生活中的文化現象和心理愿望的實現,它在藝術語言上表現出非常廣泛的文化特征。其中蝙蝠紋樣是中國傳統紋樣當中極具個性的紋樣,集中表現“福祿壽喜財吉安”的吉祥主題,表達從古至今人們心靈深處的思想觀念。本文以中國吉祥文化為背景,從齊白石的關于蝙蝠的繪畫中探討蝙蝠圖案的諸多象征意義,以及蝙蝠圖案自身藝術特征,并將其容納到宏觀的繪畫藝術和民族文化中,歸納總結出蝙蝠圖案造型美學價值,以及民俗美對中國繪畫的影響。
關鍵詞:吉祥圖案;蝙蝠紋;中國繪畫
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2-0165-01
一、前言
在中國,吉祥觀念體現了人們對美的追求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體現了中國人的審美趣味與宗教情懷。“吉祥”一詞,在覡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就是“幸運,吉利”。對于吉祥的理念從上古時代就已經產生,在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吉”字的卜辭,原義為福與善,所以“福”是吉祥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蝙蝠圖案也就成為具有特殊意義的傳統圖案之一。
二、蝙蝠與“福”的結緣
蝙蝠,是“福”的象征,代表吉祥幸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對于幸福的觀念、內涵的理解和價值判斷標準也不相同。蝙蝠圖案在造型以及組合上處處體現了中國吉祥觀念,反映了中國人祈福納祥的心理,并在長期的運用中成為“福”文化的代表,充分迎合了現代社會依舊需要祈福求祥的主題,符合了構建和諧社會的主旨。
三、蝙蝠圖案的運用
隨著人們對精神福祉方面的依賴和寄托越來越強烈,民間的吉祥藝術不再局限于民間生存群體,吉祥圖案的運用體現在各個階層,各個藝術領域。清朝是蝙蝠圖案最為繁榮的時期,地出現了大量寓意吉祥的紋飾畫面,其題材之廣泛、內容之豐富、形式之多變,是前朝所從未有過的,寓意也更加明確,表現手法更為巧妙,廣泛地被應用在人們的衣食住行當中,成為一種人們喜聞樂見的吉祥藝術符號。中國作為瓷器的發源地與使用大國,蝙蝠紋在瓷器上運用十分普遍。各種形態的蝙蝠紋樣也同樣廣泛地被應用在各式家具之中,慈禧的御用之物花梨木隔斷上,就精雕細刻了蝙蝠形圖案,可以看出吉祥圖案對于宮廷藝術的重要性。蝙蝠紋樣也常常以簡潔的形式,被穿插在云紋中應用于各種紡織用品。
四、道教思想對蝙蝠圖案的影響
道教創始于東漢,唐代達到極盛,宋元明清時期在民間廣泛傳播。道家追求吉祥如意,長生不老,羽衣登仙等思想。蝙蝠與長壽的關系也被不斷地強化,蝙蝠與壽字組成的“福壽”圖案成為中國吉祥圖案中最常見,也是最討人喜歡的吉祥圖案。這就是為什么在中國的吉祥圖案中,關于“福壽”的文圖通常相伴出現,而且運用率最高的原因。
五、齊白石畫蝙蝠
中國繪畫造型是在對事物本身形象加入感情后進行藝術再創造,這種造型方式被稱為“觀物取象”。齊白石在選擇和表現蝙蝠形態時省去蝙蝠細節部位的描繪。對于蝙蝠原形中丑陋的部分進行省略,抓住蝙蝠原形主要特征部分,在對蝙蝠這一形象的藝術創作中,齊白石運用了概括的手法,抓住蝙蝠主要特征以“神似”的意象形式表現出來,這也是也是藝術家通過創作之后的藝術升華。
《福壽雙全圖》是齊白石1906年所作,畫面中老者面部刻畫寫實,壽眉、長須皆白,象征長壽,表情親切和藹,栩栩如生。老者左手持杖,右手端桃,富有民間氣息。畫面右上角一蝙蝠展翅飛翔而至,與老者相呼應,墨線勾勒輪廓,施以赭黃,有“福自天來”之意。
《福壽圖》作于齊白石77歲,藝術早已成熟。人物神態生動,取材立意別出心裁。全冊共十二開,以現實人物形象描繪神佛。平易近人的“鍾馗”;慈眉善目的“壽星”、“福星”。或者畫生活風情,謳歌平凡的勞動。“持鋤”的農夫,“拾柴”的村童,“挖菜”的老叟,其中“五蝠(福)”和篆書“福壽”,更畫龍點睛地道出了齊白石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通過齊白石的的作品可以看出“納福求吉”這一精神追求,是我國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也體現了蝙蝠這一吉祥元素,在中國繪畫中的藝術表現,和圖案本身的重要意義。
(一)曲線元素
對于蝙蝠這一藝術形象的創作,齊白石大多也采用了纖細婉轉的曲線為主要造型要素,給人以柔和的視覺感受,營造出蝙蝠輕盈的造型。作品中齊白對蝙蝠身形和翅膀比例的夸張與細節的詳細描繪使得蝙蝠紋樣造型姿態更加優美。
(二)塑造形態
在畫面中,蝙蝠形象的造型按照飛行的姿態而言有各種方向的形態。如“五幅圖”,齊白石依據蝙蝠飛行的方向不同,在塑造蝙蝠紋姿態時注意調整蝙蝠翅膀及頭部在大小、位置上的呼應。“五蝠圖”中從右邊飛翔的蝙蝠形態,他的右翅膀就明顯大于左翅膀,在位置處理上,翅膀的高低也不同,蝙蝠與蝙蝠之間的大小也各不相同,高低有別。
(三)顏色的吉祥寓意
中國人以紅色來裝飾蝙蝠紋樣,這一點在齊白石的作品中也有充分體現,在畫面中用紅色來對蝙蝠進行描繪,一方面基于“洪福”與“紅蝠”的諧音,另一方面紅色是作為五行之色最為廣泛應用的顏色。在繪畫作品中以紅色的蝙蝠來表現的實例比比皆是。紅色的蝙蝠寓意著洪福齊天之意。
(四)蝙蝠數量的吉祥象征
在中國繪畫作品中,蝙蝠的數量也會對蝙蝠這一吉祥圖案,賦予更加特殊的意義。《福壽雙全圖》中,齊白石畫了一只蝙蝠。一體現著萬物本源的哲學概念。所以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五蝠圖》中五只形態各異的蝙蝠,象征開拓,給人以希望。古代典籍《尚書·洪范》便有“五福”之說:“五福:一日壽,二日富,三日康寧,四日攸好德,五日考終命。”因此,在吉祥圖案中以五只蝙蝠出現的是最常見的。
六、結語
吉祥文化是當代中國繪畫重要的創作源泉和素材寶庫,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文明瑰寶,自古以來吉祥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的藝術家和繪畫風格,人類對生命的崇拜是永恒的,吉祥圖案正是圍繞著這個基本的主題,發展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形式。千百年來吉祥圖案對中國繪畫的影響,使得受此影響創作出的精品不勝枚舉。
吉祥圖案對于中國的特殊意義,使得越來越多的畫家通過繪畫將這一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部分展示給世人,展現給世界。不僅僅是藝術本身,更重要的是這個民族的歷史和藝術底蘊。在民俗元素的激發下,會使中國繪畫在繪畫內容與繪畫精神上更加多元。堅守住民族傳統文化,也必將在創作的道路上越走越寬,探尋出一條盛久不衰的藝術之路。汲取傳統文化的精髓,與繪畫相融合,才能體現“吉祥”的內涵。這一內涵對于我們今天的繪畫、和諧文化依然是一筆極其寶貴的財富,值得我們重視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