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瑋
摘要:在改革開放不斷推進的今天,基層文化站人才隊伍建設還面臨著新形勢下經濟社會發展下的新挑戰,是過往基層文化站建設時所沒有遇到的,面對這些機遇,筆者將從簡略概述,以此研析基層文化站人才隊伍建設的發展脈搏。
關鍵詞:基層文化站;人才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G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2-0215-01
鄉鎮文化站是農村文化的主體,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窗口,是密切聯系廣大農村、活躍農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紐帶,是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弘揚先進文化的前哨陣地。
一、文化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新要求
群眾文化發展跟經濟社會的發展密切相關,一方面促進了居民收入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為促進國際間民間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環境,西方文化和其他各國文化相繼進入中國,為國人了解世界提供良好契機。在其他方面還表現在體制改革使群眾思想得到解放,文化繁榮發展有了堅實的經濟基礎,新生代力量的崛起是群眾文化生活有了新的動力,互聯網飛速發展加快了群眾文化的傳播和轉變。
我國在不斷的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基層文化站作為其重要的實施者和維護者,在各個領域都需要進一步轉變工作方式,為滿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而貢獻自身力量。例如在城市社區里,基層文化站是構建和諧社區的組織;在我國“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建設的當下,基層文化站又在保證群眾文化生活中發揮積極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新要求對基層文化站的人才隊伍構建和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層文化站在群眾文化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伴隨著社會經濟形勢的發展,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進一步推進,過往的基層文化站所提供的文化服務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各界的需要。但是基層文化站的優良傳統在群眾心目的形象不可磨滅,基層文化站的工作人員與群眾打成一片的工作熱情讓每一位老百姓深切的感受到基層文化站存在的深厚意義。這些基層文化站所傳承的寶貴精神文化財富,無論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棄,而是應該積極的去繼承和發揚這種愛崗敬業、親民貼心的工作作風。
二、關于基層文化站人才的重要性
根據時代的發展,加強人才隊伍的綜合素質的培養,使其豐富自身文化素養,提高個人和團體工作能力,滿足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發展的需要,同時消化吸收外來文化,提高自身競爭力,挖掘傳統文化元素,在繼承和保護我國傳統文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同時迎接多元化文化發展的挑戰。應緊跟時代潮流,創新基層文化站工作方式,根據多方面的基層文化工作形式,培養不同的基層工作人才,根據基層文化站發展的需要,引導人才隊伍建設的方向,加強基層文化站人才隊伍的創新能力,加快基層文化站自身變革,不斷解放思想,繼承和發揚基層工作站優良傳統作風,以創新精神引領基層文化站人才隊伍的建設。
激發群眾文化自覺,壯大文化志愿者隊伍。“山水為骨,文化為魂”,要建文化強市,僅憑政府的一己之力是很難達到的,必須發動全社會和廣大群眾積極、自發的參與,才能壯大隊伍,充實力量,形成合力。要持續壯大文化志愿者隊伍,進一步發揮市文化志愿服務總隊的作用,盡量緩解樂山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加強崗位培訓,提高整體素質。一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專業人才職業教育體系,著力做好文化骨干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專業化水平。二是采取多樣化培訓模式,完善學習保障機制,培養一批有文化、懂經營、善策劃、會管理的文化產業專門人才。
當前,農村正處于轉型期,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村文化市場發育嚴重滯后,純粹依靠市場手段恐難見效。如何加強鄉鎮文化站的管理,充分發揮鄉鎮文化站的作用,筆者認為:政府應改變對文化機構的投入方式,實行公益性文化事業項目采購,變人頭經費為事業經費,變“養人”為“養事”和“養項目”。鄉鎮政府每年初同文化服務中心簽訂公益性文體事業服務協議書,明確政府投入額度和工作目標,按照事項多少定支出,按考核結果定報酬。對非經營性、未列入服務協議的文體活動項目,則采取“一事一議”、合同購買的辦法來組織實施。實行“五化”,即:陣地建設“多元化”,公益文化事業“訂單化”,文化隊伍建設“社會化”,娛樂文化發展“市場化”,農村文化市場管理“制度化”。對鄉鎮文化站推行全員聘任制和競爭上崗制,優化人才隊伍,提高工作效率,充分調動文化隊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提升社會辦文化的氛圍。政府要發揮在農村文化中的引導、規范和服務功能;要樹立科學發展觀,切實保證文化投入;要扶持多元化的文化主體,讓他們發展成為蘊含文化功能的社會組織。多元驅動,百花齊放,才能建設生機勃勃的農村文化。
三、結語
總之,社會的發展,民眾的需求對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業文化人才隊伍的建設己成為我市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改革開發以來,我國的精神文化建設不斷取得新的成績,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群眾文化工作者。然而在群眾文化人才隊伍建設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制約著我國群眾文化人才的進一步發展.重點分析制約的因素,并提出一系列的改進措施,以促進我國群眾文化人才隊伍的發展和我國文化的進一步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