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莉芳
摘要:從現狀來看,博物館在推進各類日常宣教時,已經可以憑借微信或者微博等全新的網絡化手段。與傳統(tǒng)的宣教工作模式相比,建立于互聯網背景的新型宣教手段具備更加突顯的優(yōu)勢。由此可見,博物館當前正在面對全新的宣教工作開展機遇,因此有必要緊密結合互聯網手段,以此來簡化博物館宣教的流程并且提升宣教效果。
關鍵詞:互聯網背景;博物館宣教工作;新機遇
中圖分類號:G2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2-0269-01
面對網絡化的當前時期背景,博物館在開展各項常規(guī)性的宣教活動時都可以借助互聯網手段。對于博物館本身而言,互聯網背景在客觀上給其帶來了全新的宣教工作機遇,然而也增添了多種多樣的挑戰(zhàn)。在此背景下,博物館有必要著眼于重構當前現存的宣教工作模式,確保能夠緊密結合博物館自身的各項基本特征來拓寬宣教工作的覆蓋面,從而保障當前的宣教工作得以順利展開。
一、博物館宣教工作在互聯網背景下的新機遇
在目前看來,互聯網已經融入并且滲透于各個領域,其中涉及到各類自媒體的全方位普及。從傳播信息的視角來看,博物館在客觀上應當依賴于互聯網手段,據此提供了宣教工作所需的各項數據以及資料。因此可見,博物館當前開展的各項宣教工作正在面對突顯的新機遇,上述機遇來源于網絡化的演變與發(fā)展。對于博物館而言,互聯網為其呈現了更廣的受眾宣教視野,從而有助于增強宣教工作具備的針對性。
近些年來,各地已有較多的博物館設置了專用的微博號以及微信公眾號。通過運用信息化的館藏呈現方式,受眾對于實時性的展出視頻、博物館日常開放的時間段、當前現有的講座信息與其他資源都能實現全方位的了解。與此同時,受眾還能將自身針對博物館的改進舉措填寫于互動平臺上,以此來協(xié)助博物館優(yōu)化各項日常性的工作。因此,受眾憑借手機客戶端即可查看當前的各種藏品信息。
二、探求改進舉措
(一)創(chuàng)建趣味性的宣教工作氛圍
從本質上講,博物館本身具備突顯的公眾性特征,其在當前的社會教育體系中占據了突顯的位置。在此前提下,博物館與受眾之間體現為內在的關聯性,因此有必要將受眾真實需求全面納入現階段的博物館宣教中。然而從目前來看,仍有某些博物館僅限于陳列展品的復述,因而受眾很難真切感受到宣教工作蘊含的趣味性。為了在根源上加以改進,博物館就要更多著眼于趣味性的日常宣教活動,同時也要憑借信息化手段來搭設趣味性的受眾溝通平臺。例如針對博物館現有的剪紙藏品在進行宣傳時,博物館可以憑借新媒體等多樣化的舉措來呈現直觀性的剪紙藏品,以便于受眾對此留下相對較深的藏品印象。
(二)搭設網絡化的宣教平臺
截至目前,已有很多博物館正在致力于搭設信息化平臺,從而服務于全過程的博物館宣教。在當前現有的各類宣教平臺中,典型性最強的應當是App的專用宣教平臺。具體在實踐中,博物館針對上述的App首先應當予以研發(fā),確保宣教平臺能夠承載多樣化的博物館基本宣教內容。對于網民而言,其只要點擊特定的網絡平臺,就可以瀏覽博物館在現階段的各類展出藏品,從而達到了直觀化更強的宣教成效性。例如針對保障兒童權益與婦女權益的有關主題展出而言,博物館可以預先將上述的展出內容發(fā)送至特定的網站,以便于受眾對此進行詳盡的瀏覽。博物館不僅有必要開設專門性的宣教平臺,此外還應當致力于平臺策劃以及后續(xù)維護。通過運用全方位的平臺維護措施,網民即可始終接觸到趣味性較強的博物館活動內容,因此有助于實現平臺粉絲量與平臺關注度的全面提升。
(三)全面培育優(yōu)良的專門人才
博物館如果要妥善應對現階段的網絡化趨向,則需將關注點放置于培育新型人才。這是由于,博物館是否能夠擁有信息化人才作為保障與支撐,其直接關乎宣教工作能夠達到的整體效果。因此在目前實踐中,關鍵應當在于培育新型人才,通過設置日常培訓的方式來逐漸增強宣教工作人員當前現有的信息化水準,針對宣教工作隊伍予以全方位的充實。
三、結語
博物館全面開展各項宣教工作的根本宗旨就在于拓寬宣傳覆蓋面,確保受眾針對博物館現有的藏品能夠予以更多了解。截至目前,各地博物館都已意識到推行宣教工作對于博物館本身的價值所在,因此也在探求適用于博物館當前現狀的全新宣教方式。在該領域實踐中,博物館及其有關部門仍需致力于歸納珍貴經驗,在適當引進互聯網手段的同時,也要密切關注宣教效果,確保運用互聯網手段來創(chuàng)建豐富性更強的博物館宣教活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