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寧 孫煒娟
摘 要: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應充分將移動互聯網技術服務于教學,藍墨云班課就是一個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將智能手機與教學過程有機結合,有效改善教學效果的智能輔助平臺。本文對藍墨云班課在人力資源管理教學過程中的應用進行探索和實踐,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互聯網+”;藍墨云班課;教學方式改革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當代大學生普遍使用智能手機。然而上課玩手機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很多高校老師采取上課收手機等一些做法來阻止學生上課玩手機。個人認為“圍堵不如疏通”,在“互聯網+”時代,更應該利用好智能工具,來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這是我們在“互聯網+”時代改革教學方式所面臨的一個重要的機遇和挑戰。
一、 藍墨云班課的應用
藍墨云班課是藍墨科技推出的一款基于移動網絡環境的教學App,教師創建一個班課,課程創建后會隨機生成一個課程邀請碼,教師將邀請碼告訴學生,學生就可加入對應的課程班,師生間立即連接為一個可以實時交流反饋的教學互動網絡。
本人在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授課過程中,全程使用了藍墨云班課移動教學模式,使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豐富多彩,保證教學的生動性、直觀性和趣味性,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改變以往填鴨式教學,適時推出互動活動,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讓課堂更高效。
(一) 課前準備
上課前,老師可通過“通知”功能,提前給同學們布置學習任務,也可以將課程中的一些教學資源如PPT、拓展性案例資料以及與課程相關視頻與網絡鏈接等上傳至資源庫內,供學生課前有針對性地預習,學生可不受時間、地域限制,隨時隨地學習,并可通過學習報告查看學生學習人數,以便適時提醒、督促學生學習。
充分利用手機終端來開展多方位、多形式的教學模式,而且學生也覺得好玩、實用,增強了師生間的互動;還打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讓同學們充分利用碎片時間,隨時隨地打開手機進行預習、學習、復習,而且還可以刷經驗值,同學們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二) 課堂使用
課堂中,教師可隨時開展作業、小組任務、投票、問卷調查、頭腦風暴、答疑討論、作品分享、計時測試等互動教學活動,讓教與學的過程更高效。
1. 課堂點名更高效、有趣
使用簽到功能可一鍵簽到,也可手勢簽到,比傳統的使用花名冊點名或寫紙條等方式,更簡單高效,能迅速調動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每一次簽到的手勢不同,可有效防止替人簽到的狀況。在簽到界面點擊“統計”,可查看班級學生考勤次數、出勤率、出勤率趨勢圖表以及每個學生的遲到、出勤、早退、事假、病假等數據。
2. 采用頭腦風暴的方式進行問題回答
在講授面試時,針對面試中高頻出現的問題,比如你如何看待加班的問題,進行頭腦風暴,全班同學都會參與其中,而且,同學們會有各種不同的回答,超乎你想象。等結束時同學們會看到其他同學不同的回答,這種發散性思維,既能提高學生學習參與度,也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3. 創建小組任務,進行專題訓練
做績效管理專題時,基本讓同學們采用線下劃分小組的方式來分組,大家圍坐在一起,出謀劃策,分析討論共同完成專題,再用圖片的方式提交結果,每個小組也能看到其他小組的創作。最后,再讓小組間進行互評,相互打分,這樣既有競爭性,又能鍛煉同學們團隊協作、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進行課堂案例討論
針對美特斯邦威的虛擬企業,一起分組探討虛擬企業的定義、特征、如何加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可以允許圖片和語音消息,使討論更快捷有效,設置經驗值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參與積極性。
5. 課堂提問可用舉手功能
舉手的學生將顯示在屏幕中,點擊頭像可選擇參與課堂回答,并給予經驗值,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對于一些簡單的人力資源需求預測題,可使用搶答,讓課堂氣氛更活躍,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
6. 進行課堂測試
測試環節可以幫助老師對學生進行檢測,在每一模塊知識點的內容學習結束后,老師可將相關的測試題如選擇題、判斷題等上傳并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上交,測試的成績及做題所用時間會迅速統計出來,而且準確無誤,相對于傳統的考試,不需要老師人工改卷統分的這些環節,大大縮減了時間,提高了老師的教學效率。
7. 設計調查問卷進行調查
創建問卷調查,可以對班課使用認可情況、對教師授課滿意情況等進行調查,在本課程中,我對學生選擇職業時所關注的事項進行調研,而且投票后立即顯示結果,省去回收、統計調查問卷的大量工作,非常高效。由于不會出現答題者姓名,可以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加上設置一定的經驗值,能夠提高學生參與填寫問卷的積極性。
(三) 課后復習
1. 發布作業
老師可以發作業布,同學們可以通過手機查看,并使用手機提交作業。根據老師的要求,可以上傳文字、圖片、音頻、視頻,這樣老師可以隨時隨地在手機上批改作業,反饋更及時,還可以給予學生經驗值的獎勵。同學們也可以進行小組互評或相互評價,使評價更為全面、更公正,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大大提高。
2. 解答疑問
課后,同學們可以針對自己未掌握的知識點和老師進一步交流,老師可不受時間、地域限制,隨時隨地解答,有效促進師生間的互動,讓問題及時得到解決,更快捷方便。
3. 實時評價
可根據學生的線上學習和參與活動情況,實時生成學生的學習報告,教師可通過學習報告對學生學習進行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
二、 思考
藍墨云班課功能雖然強大,但筆者認為,在教學中如何有效利用,還需進一步探索。
1. 網絡暢通是前提
藍墨云班課的使用要求在網絡條件下進行,因此,推行云班課,對校園網的硬件配套設施也有一定的要求,否則,在班課中大家會拼網速,搶答、舉手等很難進行,打擊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2. 管控手機的使用
云班課倡導學生在上課時使用手機,這樣會導致部分自控力不太強的同學,上課時會偷偷使用微信、QQ聊天,需要加強管理,切實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參與度,需要老師課前精心準備,廣泛查閱資料,課中嚴格管控。
3. 刷經驗值
有些學生并未認真學習老師上傳的課程資源,而是為了得到更多的經驗值,但老師通過班課記錄只能看到哪些同學看過,無法查驗是否認真閱讀。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應重點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出幾個問題進行測試,進一步督促學生認真學習和閱讀,切實提高學習效果。
三、 結語
本課程結束后,95%的同學對運用藍墨云班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較為滿意,認為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課堂參與度,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得到有效鍛煉,學生的學習效率明顯提升。實踐證明,藍墨云班課App是移動互聯環境下課堂教學的好幫手,它改革了教學模式,讓師生互動更加高效,讓課堂變得更加有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顏珍平,顏謙和,劉志成.高職院校移動教學的研究與實踐———以藍墨云班課為例[J].信息技術教育,2017(4):173.
[2]孟婷婷.關于藍墨云班課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的幾點思考[J].2016:114.
[3]李懷亮.基于藍墨云班課的O2O混合教學模式探究[J].2017:92-94.
作者簡介:
王麗寧,孫煒娟,山東省萊陽市,青島農業大學海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