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技手段不斷進步和發展的過程中,科學技術的發展同步服務于我國各行各業的實踐工作中。特別是近些年來,通過相關現代技術的應用,我國的綜合國力得到了全面提升,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土地資源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資源,是保證我國國民經濟健康、長久、穩定發展的基本前提。通過有效的土地整治和利用土地資源,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土地資源利用效率,這將對我國的綜合國力產生積極的影響。無人機技術作為我國最先進、最具推廣的技術手段之一,為我國眾多行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特別是無人機航測技術在土地整治項目管理中的應用,從根本上提升了土地整治項目管理的合理化和科學化。
關鍵詞:無人機航測技術;土地整治項目管理;應用
1 無人機航測技術概況
無人機航測技術主要是在傳統的航空攝影測量技術上,通過與現代科技手段的結合,采用高科技技術,具有靈活性,高效性,準確性等優良特點,廣泛應用于我國各個行業,對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目前無人機航測技術的技術具有以下基本特點:第一,快速的測航反應能力,由于我國的無人機航測大部分都處于低空且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小,因此在進行工作的期間可以測繪到一些我們通過人工測繪無法測繪到的地點、位置,而其較小的體積與靈活的操作使其具備測航反應能力的快速性。其次,它具有突出的性價比。通過使用無人機航測技術,能節省大量人力資源和人工測繪分析的數據量。而由于無人機航測具備快速的移動速度,甚至可以完成每天幾十平方公里的工作任務,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也突出了其較高的性價比。最后,由于無人機的體積相對較小,它可以在監控范圍內更全面地測試該區域的基本信息。同樣在一些相對危險的區域,可以利用無人機航測,充分發揮其受限制性小的特點。
2 無人機攝影測量技術應用的現狀
無人機攝影測量技術是無人機技術和攝影技術的完美結合,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攝影技術日趨成熟,人們在無人機上安裝高精度的攝像頭,然后通過地面控制,使無人機在復雜的地形環境中拍攝出清晰的畫面。目前,無人機攝影測量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基礎地圖測繪、通信站建設、森林防火、城市規劃、災害監測、土地整治等領域。
3 無人機航測技術的基本優勢和相對劣勢
3.1 更加適應土地整治項目的基本需求
無人機航測技術的測量結果主要以指標表示,更有利于土地整治項目實施過程管理和后期管護。在航測過程中,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手段,通過相配套的后期技術處理系統,使影像的基本誤差降到允許的范圍內,充分滿足土地整治項目實施管理基本需求。而航測相機像素、航測圖像分辨率等要素都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調節,從整體可以根據實際需求有效提升測繪的精確度。但是,由于大部分的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技術使用數碼相機,數碼相機本身有一定程度的失真,無人機可能會導致拍攝受到影響,存在無法真實的反映出實際的地形地貌地理信息的情況,從而制約了無人機航測技術的快速健康發展。應當重點加強對于無人機航測技術與數碼相機技術的共同提高。
3.2 有效提高基本的工作效率
無人機航測技術可以充分提高土地整治項目測繪工作的整體效率。通過高質量的正交投影圖像,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制作數字線化圖所需要的大量時間,在節約人力資源,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下,還減少了人力資源的浪費,避免相關人工問題的產生。同時,航拍圖像不僅可以為相關數據整理者提供基本的地理信息,還可以通過圖像測量和更科學合理地規劃相關田、水、路、林村,并準確測定其長度和位置,從而提高測繪工作的速度。然而,由于無人機航測和監控圖像缺乏針對性,使在后期對于圖像的處理中增加了更多的數據,為后期數據整理和分析的相關工作人員加大了工作量。
3.3 測繪的基本結果更加直觀化
通過對于無人機航測技術的測繪結果建立3D模型,可以直觀的展現出土地整治項目的實施情況和具體結果,部分進行整治的工程等也可以清晰的體現出來,對于耕地面積也可以通過相關的圖像數據進行測量和分析,以此來判斷區域內所實施的土地整治項目規劃是否合理,是檢驗土地整治項目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相關工作人員的疏漏等問題,也存在將林地、耕地等相關的地理信息錯誤區分的情況,使得在進行土地整治的過程中無法得出準確有效的方案。
與此同時,由于無人機對于相關的起降場地有所要求些地形不平坦或面積較小的區域不能進行無人機空中測量技術,而對于土地整治的項目也必須提前進行實地考察的工作,導致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必須實現對于無人機航測技術的相關具體實際改革,充分將其應用到我國的土地整治項目中。
4 無人機攝影技術在土地整治中的應用
4.1 測繪地形
在進行土地整治之前,工作人員首先需要了解當地的地形地貌特點,進而更好的進行土地整治規劃工作。在對當地地形進行測量時,主要是對整治區域面積、整治前當地的平整度以及周邊的道路溝渠等情況進行分析和處理,從而制定出合理的土地整治計劃。在進行地形測繪時,為了提高區域面積的準確性,不但要對規定之內的區域土地情況進行勘測,同時還要將勘測范圍延伸至距離規定區域邊界200m左右的范圍,進而消除處于區域邊界上的建筑設施的影響。相對于其他區域的測量而言,對邊界處的測量標準要求會更高,測量人員在進行作業時,不僅要測量邊界處的水平坐標,而且還需要對邊界所處的經緯度、地物等進行準確測量。
4.2 減小測量誤差,設計整治方案
無人機攝影測量技術本身也會存在一定的誤差,為了有效的減小這些誤差,提高測量的精準度,可以將人工測得的結果與無人機測得的結果進行比對,綜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最終減小誤差,制定精準的整治方案。在對土地進行整治時,還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的風土人情、自然氣候、經濟發展水平、生態環境以及地理結構等因素,然后再根據測量的數據信息計算出該區域內環境的最大容量。最后,結合以上各種實際情況,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整治規劃方案,以實現當地經濟的可持續增長,為人與自然的和協發展奠定基礎。
4.3 整治過程中的應用
業務部門對整治區域的土地進行整治時,監督部門可以根據整治前的航拍圖片和整治之后的土地情況進行對比,并以此作為依據,對整治工作的效果做出客觀地評價,進而保證了土地整治工作的質量。除此以外,無人機攝影測量技術在土地整治項目建設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整治工作中各個環節的工作效率,減低人為因素給整治工作帶來的影響,可以保證整治工作順利進行。因此,無人機攝影測量技術已經成為當前土地整治項目建設的主要發展方向。
5 結語
土地整治工程是一項涉及范圍非常廣泛的惠農工程,除了對農田用地的整治之外,還包括對河流、森林、道路等自然環境的治理。通過對過度使用和遭受自然災害侵襲的土地進行整治可以有效改善土地的使用情況。另外將一些未經開發的土地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可以提高我國可用耕地面積,提高農作物產量。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傳統的測繪技術已經落后于不斷發展的土地整治工作,因此,相關部門需要加大對于無人機攝影測量的研究,進而提高土地整治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曾至立.無人機攝影測量技術在土地整治項目中的應用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7,(41):229-230.
[2]陳程程.新技術在土地整治項目中的作用探究[J].低碳世界,2017,(07):90-91.
作者簡介:顧鐵生,男,江蘇海安,漢,(1975.5-),大學本科,測量工程,工程師(測繪),研究方向:測繪。
(作者單位:海安縣土地管理勘察測繪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