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創造力已成為一個熱門的議題,培養學生創造思考的能力已成為世界各國的教育趨勢。創造力是現代人面對競爭多元的生活必備的基本能力,深受各界的重視。所以,在平常的教學中,教師應以切實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為目的,進行一系列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能從中培養創造思考的能力。
1. 研究動機
本研究將透過初中英語創造思考教學方案的實施,以及創造思考教學策略的應用,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逐漸培養創造思考及問題解決的能力,并能靈活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創造思考能力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能力,也是當前義務教學階段基本能力中需培養的其中一項能力,更是當前世界各國的教育趨勢。
2. 研究的目標與意義
本文旨在探討初中英語創造思考教學策略融入教學中,對學生的創造力、學科學習態度及學業成績之影響。基于上述的研究動機,提出以下幾點具體的研究目的:
(1) 在教學中發展適合于初中英語創造思考教學的原則和策略。
(2) 設計適合本學科創造思考教學教案。
(3) 探討創造思考教學策略融入教學中,對學生創造力的影響。
(4) 探討創造思考教學策略融入教學中,是否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端正態度。
3. 創造思考教學法
在筆者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依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彈性的選用適合的多維英語教學法、合作學習法、多元智能的概念,并使之有效融合成為“創造思考教學法”。(見圖1)
3.1多維英語教學法
英語教學的理論隨著時代潮流的推進,以及語言學與心理學等理論基礎的演變而有所演變,語言學家對于探索理想和有效的教學方法從來沒有停止過,我們很難下結論決定哪種教學法最好或最有效,教學者需要依據學生的程度、背景、年齡、班級人數、課程等選擇合適的教學法。事實上也沒有教師單純使用一種教學法,多半會采取多元的教學法來進行教學。筆者常用的幾種教學法:
(1)文法翻譯法
這種教學法強調native language和target language之間的對應關系,要求學習者做正確的相互翻譯。
(2)聽說教學法
此法基于行為主義心理學和科學的學習法則,根據行為心理學的研究,人類學習的模式:刺激;反應;強化。遵照這一模式操練、操練、再操練,直到熟練。
(3)認知教學法
它強調語言學習過程是經由可理解且有意義的活動,使學習者將語言規則內化成認知系統的一部分,能自然地說出、寫出合乎文發的句子,再反復練習應用。
此外還有暗示感應教學法、肢體回應教學法、溝通式教學法等,教無定法,教師必須熟悉各教學法的特色,彈性選用合適的教學方式。
3.2合作學習法
合作學習是一種合作型的教學策略,并不是將學生置于小組中學習那么簡單,更重要的是組織合作小組,促進小組的合作學習。
在日常的教學中,我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4-6人,自行選出組長,確定命名,明確分工。閱讀課的分工合作,主要是在課前的預習及課后的總結上。預習作業中,我讓小組分工合作,設計自己的志愿者活動,然后設計海報,在教室張貼。每個小組分工合理,精心準備,互相比較,形成了良好的互動學習氛圍。
要成為真正的合作學習小組,重要的是小組中的每個成員必須是浮沉與共、休戚相關的,互相幫助,分享資源,都應負起學習責任,善用人際技巧,培養合作意識,促進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3.3多元智能融入創造思考教學中
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潛能,有各自擅長的智能,每一個人的創意表現也會展現在不同領域,因此,多元智能與創造力有著密切的關聯。大多數的學習任務包含多種智能一起運作,只要給予適當的機會學習,練習及運用,這些智能都能獲得發展。哈佛大學教授Gardner提出了八種智能:語文智能、邏輯-數學智能、空間智能、肢體-動覺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自然觀察者智能。把這八種智能融入中學英語教學,分解歸納可構成表1,應用與教學中。
4. 思考
英語創造思考教學法,是建構主意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上的具體應用,它強調學生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作為教師以學生為出發點,設計適合學生的教材、活動,教師從教學的主導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引導學生透過創造思考教學活動,讓學生學習英語的同時,又學得問題解決能力及創造思考能力,把生機盎然的綠色教育理念融入到了學生的學習生活之中。
作者簡介:王錦(1978--),女,安徽淮北人,淮北市西園中學中教一級英語教師,研究方向為中學英語的教與學。曾獲第六屆全國中小學外語教師園丁獎,獲首屆全國中小學外語教師名師稱號,獲首屆全國中小學外語教師教學能手稱號,獲安徽省“教壇新星”稱號。
(作者單位:安徽省淮北市西園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