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麗
初中英語教學與高中英語教學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是學生英語基礎性學習和深層次學習的兩個主要階段。學生高中英語學習的質量與效率是建立在初中英語學習的基礎之上,初中英語教學側重于對學生英語知識基礎的奠定,而高中英語教學則注重英語知識運用的教學。因此,注重初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銜接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
1. 影響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的因素
1.1心理和環境因素的影響
學生在初中過渡到高中的這個階段中,除了有升入高中的興奮心理之外,還會對學習環境的變化而產生陌生感,新教師、新同學,會讓學生心理產生一定的壓力。學生經過初三階段的緊張學習之后,升入高中時有些學生會放松自己的狀態,對學習英語知識沒有絲毫的緊迫感。除此之外,有部分學生在初中階段成績并不理想,但是經過突擊訓練之后,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這會讓學生產生“學習不是難事”的錯覺,進而在高中英語學習中產生“輕敵”的錯誤思想。
1.2教學方式的不同
初中英語教學內容較為基礎,重難知識點較少,考試也相對簡單一些,并且初中英語的教學時間較長,在課堂期間有較多的時間可以用于對學生進行詞句、語法的訓練,使得學生學習起來較為輕松。而高中英語教學內容較為繁雜,知識點多,理論性較強,學生不容易理解,并且課時較少。所以,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講課速度較快,學生學習知識的容量較大,在課堂上沒有過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訓練,只能將教材內容進行提煉,對學生進行精講。
1.3學習方法存在差異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通常是出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學什么、怎么學,都是教師決定的,學生知識進行被動機械性的記憶,并且習慣于教師布置一定的任務,然后再進行核查。而高中英語教學需要學生發揮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在高中英語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構建完善的英語知識體系。
2. 初高中有效銜接的策略
2.1注重心理銜接
要想提升英語教學銜接的有效性,高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親其師,信其道”,要結合有效的手段來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礎,進而緩解學生的抵觸心理。在高一初始階段,教師可以先通過自我介紹的方式來讓學生正確地認知教師,然后為學生闡述自己的教學方式以及策略,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一定的信任。其次,告知學生應怎樣學習高中英語知識,然后為其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讓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除此之外,教師還需盡快對班級學生進行充分了解,并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狀態。
2.2教學內容的有效銜接
學生從初中過渡到高中的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以初中教材為基礎,結合高中教學內容,設計符合學生實際,有效提升教學銜接的教學內容,從而讓學生能更快、更好地適應高中英語知識的學習。例如,教師可利用“分散穿插法”來將初高中英語知識進行有機結合。比如高中“Unit 1”與“Unit 2”主要的語法知識點是直接引語、間接引語語法教學。在實際課堂教學期間,教師可以結合語法知識點進行教學切入,然后再進行漸進性的拓展教學,可以將初中學生學習的某些知識內容融入高中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或者是小組探究的方式使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銜接教學的有效性,進而讓學生更快適應高中英語知識的學習,并鞏固初中英語知識。
2.3注重改善教學策略
(1) 注重培養其英語聽說能力
學習英語知識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能用英文進行有效的交際、交流,所以,在高中初始階段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的聽說能力進行培養。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在課前進行“ Free Talk”的方式來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
(2) 注重培養學生學習以及記憶能力
初中英語知識內容較為繁雜,詞匯量較大,如若學生依舊沿用傳統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記憶,那么起到的效果微乎甚微,因此,需要進行改變。教師首先需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語音訓練,例如像重音、雙重音以及開音節等內容的訓練。另外,引導學生學會“構詞法”,以構詞法為根基進行拓展性學習,進行英語詞匯的批量式學習;并引導學生以詞義辨析為核心,將新舊知識內容進行有機結合,以此進行有效的英語學習,并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以及記憶能力。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初高中英語教學進行有效的銜接對學生以后英語知識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以及作用。因此,教師需要以學生學習情況為基礎,結合高中教學內容并運用有效的方法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來進行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
[1] 薛敏. 初高中英語銜接缺失對高一學生的影響及對策[D]. 山東師范大學, 2012.
[2] 陳欣. 初高中英語教學有效銜接的對策認識[J]. 中外交流, 2017(10).
(作者單位:廣東省珠海市紫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