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智能手機對在校學生的影響越來越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在校學生使用智能手機的利弊在社會上也是爭論不休,有的人還把使用智能手機與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扯上關系。最終,社會、家庭、學校、教育行政部門均采取了禁止使用的方式。
關鍵詞:提升;信息素養;禁止;智能手機;正確性
一、 時代背景
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其中明確規定“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要進行統一保管。學校教育本著按需的原則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教學和布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產品,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原則上采用紙質作業。”
在這之前,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先后出臺了禁止學生攜帶智能手機進校園的規定并付諸實施。
其實,關于手機給中小學生帶來的危害,其他國家早有深刻認識,并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例如:早在2000年,美國各州的學區紛紛制訂規則,完全取締在校學生使用手機。2007年,意大利頒布命令,禁止學生在教室里使用手機。2009年,日本、法國、印度等國全面禁止中小學生攜帶手機上學。
那么,作為高科技產品之一的手機,在校園中為什么會被禁止呢?
二、 學生攜帶智能手機進校園的危害
手機給中小學生帶來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影響學習。試想一下,如果學生把在校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在玩手機上,他的學習成績怎么可能提高呢?而且還會干擾課堂秩序,影響其他學生的學習和老師的講課。
2. 助長學生間的攀比之風,額外增加父母的負擔。校園里的手機越來越多,檔次也越來越高,對那些沒有手機的學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學生購買手機的資金全部直接或間接來自父母,另外,還有每月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話費也需要家長掏腰包。以一年計算,家長花在學生手機上的費用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對于經濟條件并不寬裕的家庭來說,給孩子買手機等于是給家長增添了新的負擔。
3. 手機成為學生抄襲作業、考試作弊的便捷工具。老師前邊布置作業,學生后邊用手機在網上一搜,馬上就有現成答案,根本不用動腦筋思考,還可以把答案發給其他同學。手機作弊早已是公開的秘密,而且一條信息可以發給多個同學,作弊范圍廣、危害大。
4. 手機有輻射,特別對人的眼睛損害更嚴重。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發表聲明,正是從保護青少年的視力健康為出發點的。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黃金階段,如果因為手機而對身體造成傷害,等于毀了孩子一輩子。
那么,快捷、方便、功能強大的智能手機對中小學生來說是否就一無是處了呢?我認為它也有以下好處:
1. 學生可以通過手機及時與家長聯系。
2. 可以把智能手機當作互聯網終端使用,幫助學習,隨著“互聯網+”“云校”“微課”“翻轉課堂”等平臺的推廣和普及,學生已經越來越傾向于從互聯網中獲取知識。
3. 一部智能手機實際就是一臺計算機,使用手機和使用計算機一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總體來看,中小學生在學校使用手機確實弊大于利。因此,我認為教育部、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禁止智能手機進校園是完全正確的。至于說使用手機可以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我們要先搞清楚什么是學生的信息素養。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三個問題。
三、 什么是學生的信息素養
在2012版的《基礎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中是這樣表述的:“學生的信息素養表現在:利用信息技術工具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信息的能力;對信息活動的過程、方法、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在熟悉并利用技術條件和環境的基礎上發表觀點、交流思想、開展合作與解決學習和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積極探究技術應用給社會生活帶來的變化,遵守相關的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感。”
從信息素養的內容可以看出,使用智能手機是可以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但不是唯一的途徑,禁止智能手機進校園并不影響學生信息素養的提升。至于學生和家長的聯系,完全可以通過班主任、其他老師的手機以及校園的IC卡電話或者門房的固定電話進行聯系。如果把智能手機當作互聯網終端使用,幫助學習,可以在家里使用,學校里整天都在上課,沒時間上網查詢。
四、 如何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我校是把《信息技術》課作為培養和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的主陣地的,要求科任老師認真上好每一節課。應注重學生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能力以及信息道德等信息素養的培養,學會辨別有用信息、無用信息和有害信息,自覺抵制垃圾信息,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工具來獲取、加工、管理和交流信息,同時要遵守信息方面的倫理道德與法律,逐步養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感。
鑒于以上原因,我再向學校提出以下幾點合理化建議。
五、 對學校的合理化建議
1. 在處理違反這項規定的學生時,應對學生做好耐心細致地說服工作,把手機的危害講清說透。切忌方法簡單粗暴,沒收學生的手機或當著學生的面將手機摔碎。但可以將手機臨時代管,然后交給家長帶回。
2. 班主任可以采取家長會或單獨約談的方式和家長進行廣泛有效地溝通,爭取得到家長的有力支持,使家長和學校配合起來,共同做好這項工作。
3. 可以利用級會、班會等搞一些主題活動,正確引導學生合理使用手機。告訴學生,學校不能用,家里可以用,只要是用來學習的,家長一定大力支持。現在不能用,以后可以用,而且還要用好。
4. 可以利用黑板報、手抄報等方式營造一種環境氛圍,使學生從思想上樂意接受這項規定。
5. 信息老師可以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搞一些有利于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的活動,以滿足學生這方面的需求。
作者簡介:
邢占海,甘肅省平涼市,平涼市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