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要踐行素質教育,實現學生全面發展。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致力于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真正達成新課改提出的要求。本文結合筆者實際教學經驗,探討了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及對策。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對策
一、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一) 教學手段較為單一
新課標出臺之前的語文教學,基本上都是教師一言堂,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單方向的給學生輸送知識內容,課堂教學中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較少,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化,并未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難以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大多數時間都用在死記硬背上,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導致課堂教學效率難以提升。
(二) 忽視學生主體地位
在過去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處在課堂的主體地位,教師根據自己的經驗來控制整個課堂節奏,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很多語文教師并未真正認識到,學生屬于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他們不單單是知識的接受者,也應當是直接參與者和主導者。所以教師必須要將語文課堂還給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三) 評價標準不合理
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小學語文課堂評價不具備合理性,究其原因是由于部分教師尚未轉變教學觀念,受過去應試教育的影響,課堂教學評價的問題反映在評價內容和方法上。部分教師對語文知識內容理解固化,如考試的標準答案,殊不知語文和其他理科課程不同,往往一個問題沒有具體的唯一的答案,具有標準型的知識內容僅僅有古詩詞背誦等少部分知識。同時很多教師把分數和成績當作是唯一的評價標準,其教學觀念還停留在過去應試教育中,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對策
(一) 靈活應用教學方法
一方面要靈活設置“障礙”與“矛盾”,調動學生思維。語文教師必須全面研究教材內容,準確找到突破口,給學生設置一些問題“障礙”,從而形成心理上的“沖突”,激發學生解決這些“沖突”(問題)的積極性,強化其思維訓練,這樣就能夠對課文的重難點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如在教學《孔乙己》時,提出一個巧妙的問題:請同學們思考,孔乙己真的就叫孔乙己嗎?他的真實姓名是什么?這樣一個看上去簡單卻又一下無法回答的問題,讓學生能夠更加認真地去研讀課文,在這一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孔乙己這個人物,分析他的性格,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通過靈活設置“障礙”,讓學生更專注于課堂學習,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另一方面應當適當擴展延伸,如在教學《愚公移山》這篇課文時,向學生提出以下的問題:毛主席在抗戰時引用了《愚公移山》這則寓言,他說壓在當時中國人民頭上也有兩座大山,大家知道毛主席指的是什么嗎?等學生回答之后,再次提問:在我們的生活中,大家遇到了大山(困難)的阻礙嗎?要求學生進行討論,通過這樣的擴展,讓學生認識到只要學習愚公那種堅韌不拔的精神,無論什么困難和大山我們都不怕。這樣一來學生的思維就能夠擺脫課本的束縛,將死知識轉變為活知識。
(二) 讓學生自主交流學習
小學語文教學應當充分發揮出學生的自主性,讓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一些小學生性格較為內向,在課堂學習中不會主動和教師、同學進行溝通,這對于他們未來的學習與發展是非常不利的。通過自主交流討論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很好的“說”的機會,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說課前預習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讓學生共同討論,總結課文的中心思想,在上課時由一名學生進行預習匯報?;蛘呖梢越o學生提供他們感興趣的辯論主題,將班內學生分成正反兩方,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下進行表達。又如教學《西門豹》這篇課文時,讓學生以課文內容為基礎,自己編排話劇進行表演,這樣不但能夠培養他們的創造力,還可以提高其合作與表達能力,這種游戲的形式也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三) 實施綜合發展性評價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應當充分利用好評價策略,堅持對學生實施綜合性評價,將發展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聯系在一起,確保教學評價的科學性。教師應當充分聯系實際,堅持從評價理念、評價內容與評價方法著手進行創新,針對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實施周評價、月度評價以及每學期評價,對于評價內容的設置應當包含拼音、識字、寫作、閱讀、口語交際以及實踐活動等,力求做到評價的全面性與發展性,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其樹立學習信心,肯定他們的進步。與此同時,教師要轉變傳統的評價理念,不但要對學生的知識技能進行考核,同時也需要對他們的學習能力進行評價,在強調智力因素的基礎上注重其他諸如情感領域、認知方式等非智力因素,堅持面向所有學生,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堅持著眼于學生未來發展,讓學生可以真正看到自己的進步,了解自己的不足,進而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積極轉變過去的教學理念,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創新,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存在的問題,積極總結積累經驗,不斷優化教學策略,確保小學語文教學能夠真正達到新課標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金宇晴,劉娟.發揮教學語言藝術構建鮮活語文課堂[J].文學教育(上),2018(12):96-97.
[2]任守兵.探索模式下的小學語文自主課堂教學策略淺析[J].學周刊,2018(35):31-32.
作者簡介:
吳順新,四川省攀枝花市,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前進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