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面,課堂時間的合理應用是決定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同時也是保障學生學習效果的關鍵。如何妥善的應用課堂時間屬于初中英語教育的重點話題之一,課前時間是課堂時間的一種延伸方式,同時也屬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對此,本文簡要分析初中英語課前10分的妙用,希望可以為其他教育者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前10分鐘;妙用
一、 引言
教學方式會直接或間接的決定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教學效率,在課堂教學當中應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在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的同時也可以直接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課前10分鐘的應用屬于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拓展方式,巧妙應用課前10分鐘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同時也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對此,探討初中英語課前10分的妙用具備顯著教育價值。
二、 初中英語課前10分鐘的妙用意義
在初中教育階段,教學的重點內容仍然是常識性的英語知識,在教學方面需要高度重視學生的興趣與習慣培養。因為初中生的年齡特征以及興趣愛好的特征,學生很難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教學當中,很容易在課堂學習方面出現發呆、開小差的問題,所以在教學方面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顯得非常重要,幫助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對此,教師可以在課堂前的10分鐘用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借助這樣的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另外,課前10分鐘的應用方式非常多,教師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而選擇,例如情境創設、知識引入、知識回顧以及鞏固等。總之,做好課前10分鐘的奇妙應用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強化學生知識掌握狀況的有效方式之一,值得在教學中高度重視。
三、 初中英語課前10分的妙用方法
(一) 做好課堂準備,強化知識引導
因為初中英語教材當中的內容都比較碎片化,這也間接提高了學生在記憶與理解方面的難度。對此,在初中英語課程教學當中,教師需要充分發揮課前10分鐘的教學優勢,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進行課前的設計,借助翻轉課堂的教育理念,將教學重點從一開始便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可以快速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從而實現教學質量的有效改進。
例如,在“旅游Traveling”課程教學中,教學內容是以旅游為主,閱讀內容以國外旅游為主,此時便可以借助課前10分鐘實現對課堂鋪墊,將預先制作好的微視頻發放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開始之前開展對相關知識的預習性學習,一方面緩解單詞方面的障礙,促使學生可以順利地完成課前的閱讀學習。另一方面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關于國外旅游經典、美食以及購物的視頻資料,促使學生對課程內容形成較高的參與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二) 創建情境,激發興趣
在初中英語教育方面,新課標當中所提出的英語起點方面相對較高,部分閱讀話題對于初中生而言難度較高,同時實踐性的機會也并不多,這也導致教師的情境創設難度較高,稍有不慎便會導致情境脫離實際。對此,便可以借助課前10分鐘的時間做好課堂的導入,借助導入實現課堂氛圍的改善以及情境的創設,從而為后續的教學效率提供幫助。
例如,以“Time off”這一閱讀內容為主,這一內容主要是以張家界的游記為主,農村學生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對于他們而言旅游是不現實的,此時教師便需要因地制宜的借助當地的名勝古跡進行教學,通過微課進行內容引入,從而保障整體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之前讓有條件的學生通過周末的時間拍攝一些當地的名勝古跡,在回到學校之后教師可以先對圖片或視頻進行篩選調整,在課堂開始時先提出問題“How far is it from our school? What can you see? Which part is most interesting on the video? Where can you have a rest?”借助系列性問題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這也間接為學生創建了閱讀背景,為后續的閱讀教學奠定基礎。
(三) 以問題導入,做好知識回顧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課前10分鐘的應用不僅僅是服務于本堂課,也可以服務于上一堂課,借助對上一堂課的知識回顧實現知識鞏固,從而達到穩定提升的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必然會遭遇各類型問題,此時教師需要注重知識回顧與鞏固,從而幫助學生解答相應的疑惑,從而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在課堂教學完成之后教師會發放課堂作業,在每天教師批改作業的同時也可以更好地掌握學生在知識掌握方面的缺陷,在學生將問題反饋出來之后,教師需要及時根據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進行總匯,整理出具體的教學難點與重點,并將這一些內容作為下一堂課中前10分鐘的教學重點。對于典型的問題教師應當做好積極的引導,啟發學生的思考、發現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盡可能多的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探索,鼓勵學生主動體驗、交流討論。
例如,在“on earth”與“on the earth”的含義以及用法的區分方面,學生經常會出現措施,此時便可以在課堂的前10分鐘以針對性的方式引導,如借助視頻方式進行引導加深記憶,視頻中可以先以“到底”或“究竟”實現詞匯基本含義的區分,然后以“當今”“世界上”等類型的最高級后使用的加強語氣的作用區分,最后以“一點兒也不”進行解釋,以用在否定詞之后實現強化否定語氣的作用講解。借助這樣的視頻講解方式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學習效果更加突出。
四、 總結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育中課程時間畢竟有限,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便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好知識的展示、引導,促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在課堂之前的10分鐘時間內做好課堂的引入以及情緒的激發是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的有效方式,同時也是促使英語教育的深度、廣度適當拓展的重要環節,英語教育更是應當遵從實用與趣味的統一性,借助引發學生思考與領悟的同時讓學生感受英語的“美”,從而提高教學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羅莎莎,鄭家福.高中教師課堂教學時間管理的困境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7,20(3):26-30.
[2]許立陽,薛曉霜.翻轉課堂教學法在《小動物影像診斷技術》課程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獸醫雜志,2017,31(10):111-112.
[3]蔣立兵.文科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7,33(1):104-111.
[4]朱福根.教師課堂時間管理的經濟學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13(17):50-52.
[5]楊香云.培養學生課前先學能力的關鍵[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6,21(14):39-40.
作者簡介:
陳淑芳,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八字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