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文情懷作為個人發展進步所不能缺失的素養,對于初中英語教師來講,現階段的課程教學必然要結合就人文素養教育引導,加強對學生的綜合素養引導。為了有效達成這一課程教學目標,教師需要結合實踐教學經驗,潛移默化的實現對學生人文情懷教育的滲透,繼而幫助初中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
關鍵詞:人文情懷;初中英語;培養研究
一、 引言
根據我國新課標的要求,重視學生的核心素養引導,是滿足社會時代發展要求,并具備一定的科學性、民族性、可行性的教學引導理念。所以中學生的核心素養教育引導,可以從學生的人文基礎、科學精神、社會擔當、實踐創新等方面入手,將初中生的教育引導細化 落實,保證初中生能夠掌握基礎文化知識,還能提升自己意志品質,最終成為社會時代發展所需的人才。
二、 初中英語教學中“人文情懷”培育常見問題
(一) 部分英語教師的人文情懷觀念較為淺薄
現階段初中生的社會閱歷較為淺顯,人們在獲取人文知識以及接受人文熏陶的過程中,常常會處于一種被動狀態。尤其是初中英語教師的人文觀念淺薄,教師在課堂講解期間,主要是通過教材內容剖析,讓學生完成思想轉變以及情感帶入。顯然多數英語教師對初中生的人文情懷培養忽視,不能通過課堂教學引導,讓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構建自己的人文精神體系。所以初中英語教師的人文觀念淺薄,只重視課本基礎內容的教育引導,就相當于忽視了對學生的人文情懷的培育與引導。
(二) 英語課堂缺乏人文氣息
義務教育作為青少年培養的重要環節,能夠給學生的人格養成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但就目前我國的教學體系的原因,部分中學為了達到教育目標以及升學要求,幾乎完全忽視了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甚至只存在一些片面性的教育引導。目前英語課堂的人文環境建設很難達到目標要求,學生也不能在課堂上獲得交流與互動的機會,課堂環境建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很少有初中生能夠在掌握基礎英語知識的同時,還能將語言中所富含的文化精神去感知,通過積極帶入學習,了解其中的人文知識。
(三) 教師忽視了教材中的人文內容
目前在新課改的影響之下,初中生的人文素養教育引導,課本中的內容通過突出以人為本,能夠起到督促教師加強學生文化意識與人文素養同步提升的作用。但仍舊有一部分教師,未能將教材的優勢利用起來,從而導致教材的人文內涵應用缺失,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人文情懷教育引導期間,多半會應用傳統的課程教學方法,單向灌輸給學生基礎文化知識,導致教學引導的效果不佳。
針對目前的初中英語課程教學實際情況,需要結合教材基礎知識,落腳于學生的教育與引導工作,由此將教材中所蘊含的人文內涵凸顯出來,通過英語教學滲透人文教育的形式,最終達成初中生人文情懷教育培養的基本目標,激勵初中生不斷進步與發展。
三、 人文情懷教育引導培育研究概述
(一) 概念
根據我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內容劃分,發現學生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基本構成。文化基礎這方面,可以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兩部分內容,而人文底蘊又包括人文積淀、人文情懷、審美情操三個基本要素。人文情懷就是要求教師在對學生展開教學引導期間,通過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做到對學生的足夠尊重且維護學生的尊嚴,從而保證教學引導能夠真正立足于學生的進步與發展,給生活、人際交往、實踐工作提供保障條件。
(二) 國內外研究實際
國外針對人文情懷培育,從核心素養、人本主義的思想出發,進而得出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引導,可以從工具性的教學目標確立逐漸轉變成人本性的教學目標,在講解基礎知識的同時,保證學生的情感、智力、心理等諸多方面的潛能以及素養得到激發,由此學生就能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
目前我國教育領域的人文素養研究,更加側重于對當代大學生的教育引導,大學生不僅僅包括全日制普通高校還包括廣大高職院校、成人教育院校的學生。在學術研究領域,多數著作都致力于幫助教師構建人文素質的理論體系,也就是在提升當代大學生人文素養知識,逐漸培養其學生的道德情操。
針對人文情懷教育研究,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英語課程中對初中生的人文情懷培育所涉及的方式方法相對較少,所以還需要廣大教師開拓進取,通過實踐教學總結,改進課程教學方法,不斷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四、 人文情懷在初中英語課程教學中的培育策略
(一) 英語教師觀念改進
初中英語教師改進教學觀念是十分必要的,教師作為課程教學的引導者,需要從教學觀念更新開始,認識到自己對學生的影響作用。只有教師重視人文情懷培育在人才教育引導方面的積極租用,通過開展一些課下研討會議,通過教研組互相學習、互相指正的方式,由此能夠從根本上提升教師對學生人文情懷培育的重視程度。
(二) 重視教材引導作用
教材不僅僅是英語文化知識的載體,同時還是人文信息傳播的主要媒介。比方說“help for old people”“beauty in common things”這些富有實踐意義的英語課程,教師完全可以在課下組織學生到敬老院,去了解老人的生活狀況,讓學生在奉獻、幫助、給予之中發展 自己的人文素養。而 對于我國傳統手工藝作品的制作過程體會,則是學生在藝術實踐中體會我國傳統文化魅力的途徑,需要學生在實踐參與中用心感悟,由此才能實現傳承以及創新發展。
(三) 加強課堂展示工作
所謂人文情懷課堂展示工作,就是教師在課程教學期間,要認識到任何教學活動只有師生共同配合、協同努力才能順利完成。通過開設一些人文課堂的展示課,再由展示課所反映出的情況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由此教師能夠在反復性的實踐、總結、改進之中獲得教學水平提升的機會,最終的人文情懷教育的效果也能逐漸增強。
五、 結束語
初中英語課程教學,教師應該意識到英語不能單純地作為語言工具,教學活動只圍繞基礎知識講解展開,而是需要教師在教學指導期間,重視對學生的人文情懷培育,教師不僅僅要完成知識講解,還要做好培育優秀下一代的工作,由此學生的人文情懷提升,教學目標也能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孫曉行.初中英語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策略研究[J].高考,2018(14).
[2]李繼偉.初中英語教學的人文系探討[J].新課程研究:上旬,2015(5).
[3]張欣.中學英語課堂中的人文素養的培養[J].科技經濟導刊,2017(16).
作者簡介:
趙鴻昌,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八里灣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