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信息化時代進入人們的生活,人們通過手機、電腦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所有想知道的信息資源,在海量的信息匯聚情況下也形成了大數據的時代。本文對大數據背景下的計算機專業教育改革展開研究。
關鍵詞:大數據背景;中專院校;計算機教育;改革
一、 引言
在海量的信息匯聚的大數據背景下,在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及應用的影響下,各行各業都隨之發生改革和創新。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掌握了計算機專業技術就等同于占領了核心。鑒于此為了培養出符合時代需求、推動大數據時代發展的中間力量,很多中專院校都對計算機專業的課程進行改革和強化教育。教育行業也要隨著大數據背景下進行改革,包括教育的模式、教育的內容、學校師資需求的配備,要符合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要求,為國家培養優秀的人才力量。
二、 大數據背景的形成
“大數據”是網絡時代下信息化新現象,是一個計算機無法進行處理的有著龐大體系的數據庫,其中包含的數據按結構可劃分為三類,具有大量、高速、多樣、密度、真實性的5V特點。“大數據”并不是數據容量大小的描述而是對信息資源獲取傳遞的描述。在“大數據”的背景下人們對獲取信息的方法和認識有了改觀,它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海量信息背后隱藏的龐大世界。
“大數據”背景下的三種特征:第一,數據是呈動態化的增長。就是說數據總量在持續增長且增長的速度會不斷提升。類似于互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發展促使在各行各業的領域里形成了海量資源的數據庫。與此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據也會隨著日益增長,在大數據的發展需求下對無限數據庫的處理、分析處理能力就需要不斷地加強。第二,數據類型的豐富性與多樣化。當下,譬如感應器、云計算、社交網站等新技術的應用及在平臺的推廣下,大數據的類型在本質上發生了變化,一些非結構化數據類型或不穩定、無規則的半結構化數據類型的產生讓大數據的類型呈多樣化的發展。第三,數據的價值潛力具有無限性。從當前發展的趨勢來看,大數據的價值潛力會因時間隨著數據規模的增大從而得到不斷地提升。這些都借助于計算機的技術創新與應用讓互聯網進入更好的發展時代。
三、 計算機專業教育在中專院校中存在的問題
中專院校作為培養技術型人才的教育基地,隨著大數據背景下的時代需求對于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培養起著鋪墊作用,但在計算機專業的教育上也呈現出了問題:
(一) 課程內容的落后
很多中專院校的計算機專業教育在教學內容上沒有做到及時地更新,所運用的教材版本也是幾年前的,由于計算機專業的特殊性每年都會發生改變,這就導致學校教育的內容與實踐應用中出現了脫節的情況。
(二) 教學模式未改革
作為中專院校,職業技術的培養僅僅是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的講授,沒有讓學生進入實踐,未通過實際操作將所學技術、知識進行應用,尤其是計算機專業僅通過考試來作為學生學習的標準評價是不夠的。
(三) 學校教師隊伍的配備
作為學校,教師隊伍的配備問題是很重要的,在專業課的師資選擇上有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從教多年的他們對專業、教學都有著豐富的經驗,可以說是專業領域的領導者。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往的經驗已經不能滿足當下大數據背景的需要,這就需要學校在教師隊伍的配備上引起重視,引入新的力量來進行補充。
(四) 配套設施不健全
在教學中,除了師資力量的配備還有相關的教學設施的配備。作為計算機專業,實踐性要大于理論學習。在大數據背景的今天云計算是其核心技術,但在我國中專院校的教學設備還無法滿足云計算。對于計算機專業的課程學習上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學生缺乏鍛煉機會,無法迎合當前的大數據背景下的計算機專業技術應用。
四、 大數據背景下的計算機專業教育改革
(一) 對于大數據的教育觀念的重視
在大數據背景發展的當下,作為計算機專業更需要一批能夠掌握大數據的收集并能對其進行分析、應用的專業型技術人才。因此,作為培養國家教育的中專院校在計算機專業的教學上必須加大對涉及大數據相關知識的教授力度。在教材的編寫、選用及課程設計安排上要符合大數據背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校還要開展選修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進行更深入的能力提升,讓學生在學校里就能夠接觸大數據的理念和應用技術,能夠很好地掌握計算機相關知識并且能夠有效地運用,以便為國家培養更好的技術型人才。
(二) 提高師資力量的隊伍建設
在大數據背景發展的當下,中專院校對計算機專業的師資力量也需要做出改變。作為教師要先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提高自身的專業實力在專業領域里作為開拓者。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教學理念,給學生提供最大可能的自由發揮空間,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擺脫傳統的“教師講、學生學”的教學模式與觀念,要積極改變課堂學習氛圍,吸納新興的教學模式,做到與時俱進。作為學校領導,不僅要對資深的老教師進行認可,也要鼓勵年輕的新鮮力量加入隊伍,提高學校的師資力量的隊伍建設,建立考核機制和獎罰機制。還可以引進涉及相關專業的企業型技術人才對教師進行培訓,提升教學水平。
(三) 教學模式的改革
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時代的發展需求,中專院校的計算機專業教育應該充分順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不再把教學局限在教室而是充分利用其專業特點,利用互聯網和計算機平臺進行教學。還可以利用微課、藍墨云課堂等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可以隨時隨地利用電子設備進行學習、互動、交流。有問題不僅在課堂上提問,課下也能得到解決。教師還可以利用平臺進行作業的布置,上傳教學重難點為學習提供學習資料。教學模式的改革網絡化也是大數據技術下的優勢的體現。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背景下中專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教育改革是趨勢,且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是長期發展的過程。在教育的道路上中專院校為國家培養技術型人才任重道遠。中專院校應該結合大數據思維來深化教育改革,推動社會網絡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淳.大數據時代下高職計算機專業教育的探索[J].信息通信,2015(12):263-264.
[2]方昕.大數據時代下計算機專業教學的探索[J].微型電腦應用,2014,30(11):32-34.
[3]王兆華.大數據背景下的高職計算機專業教育改革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9):119-120,122.
作者簡介:張起佳,天津市,天津市寶坻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