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集備指的是教師集中備課,這不僅是一種很好的校本教研活動,也是提高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的一個重要渠道,通過集體備課,教師個人及時吸取其他教師備課中的優點,逐漸彌補自己在備課中的不足,從而完善教師自身的教學教案,進而幫助學生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效率。本文將結合集備方式的現狀及教學意義展開探討,對高中物理采取集備方式提出幾點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高中物理;集備;教學研究
教學備課是教師課前必做的一項工作,無論是紙質教案備課還是電子版課件備課,教師每次課前都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課程內容情況,制定相關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活動等等,各個學校對教學的備課都有一定的要求,從而促進學校高中物理的整體教學質量和水平。
一、 高中物理集備中存在的問題
(一) 盲從式集備
在集備過程中通常會有一兩個主備課教師進行個人備課成果展示,由于時間關系,要求其他教師表達一下自己備課中出現的問題或者對主備課教師課件的一些建議和看法,這樣的集備環境導致很多教師喪失備課主動性,很多教師直接用主備課教師的課件進行講解,在備課中也不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盲目跟隨其他教師的備課模式。
(二) 缺乏個性
部分學校為了提高集備的效率和對集備的管理,對教學備案制定了統一化的教學標準,這種模式嚴重限制了教師個人的個性化教學發展,并且這種高度統一化的集備概念,并沒有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備課,這樣的教學質量自然大打折扣。
(三) 內容單一
集體備課是教師對教學內容集中研討的過程,但是在集體備課中形式內容依舊比較單一,教師始終按照固定的流程或模板進行探討,教案的內容和形式都如出一轍。
二、 高中物理集備的教學意義
(一) 順應新課改的要求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機制下,很多教師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新的教學模式,而集備的備課方法可以幫助教師一起探討新的教學模式,從而激發出教師對新課程的教學興趣。
(二) 提高教師對課本的認知
教師個人進行備課的時候,對教材內容和教學思路的把握是比較單一局限的,而當所有的高中物理教師在一起發表自己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思路的見解時,教師會從其他教師身上得到更多啟發,從而對教學內容有新的認識,提高了教師對教材課本的進一步認知。總的來說,不僅提高了教師對課本認識的廣度,而且提高了對課本認識的深度。
三、 找準集備目標
教師在進行集體備課的過程中,只有找準集備目標才能更好地進行集體備課。在進行集備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把教學目標建立在學生長遠發展的基礎上,而不僅僅是一節課的教學任務安排,這種目光短淺的教學目標只會把學生培養成一個只會讀書學習的書呆子,缺乏對學生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的培養。在當前知識爆炸和經濟科技發展的時代中,這個時代更需要的是能夠終身學習,在有著扎實的基礎知識的同時能夠用知識為人類做出貢獻的人才,因此教師在集體備課過程中,除了把教學內容安排下去以外,還要深究教學內容對學生今后發展的影響,幫助學生長遠發展。例如在學習有關《萬有引力與航天》這部分知識內容時,教師除了引導學生借助物理知識解決有關萬有引力的題目,還要結合航天航空中實際存在的問題給學生進行講解,一方面讓學生了解這部分知識的學習意義及應用層面,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對航天航空方面的興趣,從而為以后的個人發展打下基礎。
四、 個性化集備
傳統的集備方式要求各個教師在備課中要求同,這種統一化的備課方法嚴重限制了教師的教學思維。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育更加注重學生的個人發展和學生的能力水平,要求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當中,再加上不同學生和教師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認識各不相同,因此在進行集備的過程中,教師要學會求同存異,然后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師個人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對統一后的教學備案進一步改進和完善,這樣才能順應學生個性化的需求和發展。
以“重力加速度g的測量實驗”備課為例,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需求,從實驗原理、方案選擇和器材準備等方面進行個性化的集備,既能豐富備課資源,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知識的學習和理解,也能減輕教師的負擔,享受集體備課的成果。諸如,教師可以分工合作,制作不同的教學課件:1. 自由落體法:將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從固定的高度h處由靜止釋放,同時開始計時,當小球落地的一瞬間,停止計時,讀出時間t,重復實驗取平均值,然后通過公式h=12gt2求出重力加速度;
2. 質量法:教師通過天平測出物體的質量m,通過彈簧秤測出物體的重力G,通過公式G=mg測出重力加速度;
3. 機械能守恒法:運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裝置,讓自由下落的小球打出連續的紙帶,然后根據v=gt測出重力加速度;
4. 單擺法:運用單擺裝置,通過測量單擺的擺長和周期來得出重力加速度,等等,這樣通過集中備課,教師可以得到豐富的教學資源,從而為滿足個性化教學的需要提供保障。
五、 提高教師對集備的重視程度
備課組長作為高中物理集備過程中的領頭羊,一定要積極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備課,科學合理地安排集備方式,這樣才能保證集備活動的正常進行。備課組長在每個學期初首先對教材進行一個整體把握,然后設計出整個學期的集備時間安排表,并且要根據學校領導對物理課程的進度安排對不同階段的物理備課進行細分,提前讓教師了解備課內容,從而讓教師能夠有更加充分的準備。在一次集備結束后備課組長要對下次備課進行詳細的安排和計劃,在學期期末考試結束之后,備課組長組織教師對本學期的備課方案及學生的上課實際情況進行歸納總結,從中吸取經驗教訓。為了提高教師對集備的積極性和重視程度,備課組長還可以結合教師在集備中的表現以及課堂教學效果進行綜合評估,給予優秀教師一定的獎勵。
比如在進行“力和運動”專題復習的備課中,備課組長可以組織教師進行備課內容和計劃的安排,一些教師收集和整理有關力和運動相關的知識點,一些教師收集學生容易出錯和混淆的知識與試題,一些教師研究高考的考查方向,一些教師收集一些有關力和運動的典型試題等。這樣不僅能提高教師對集體備課的重視程度,同時也能互相學習和借鑒經驗,共享知識與方法,提高備課的效率。
六、 提高教師教學研討能力
教師的學歷和專業知識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這不代表每個教師就擁有良好的教學能力,教學能力是需要教師逐漸培養鍛煉而成的,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多采用一些教學措施來督促自己形成良好的教學能力。比如經常寫一些課后教學感受,從學生的課堂反映和教師課上的表現對自己本次課的教學做出簡單評估;教師之間還可以經常互相聽課,尤其是一些優秀講師的課程,年輕的教師更應該積極主動地向前輩學習;優秀教師要把自己的教學心得和教學經驗寫下來,讓更多的教師從中汲取教學精華。
比如在進行電磁場綜合知識備課的時候,其中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如電場、磁場、運動等,這就需要有豐富經驗的教師牽頭備課,將其中的知識點梳理清楚,并結合物理的規律和原理,將所涉及的知識深入淺出地進行講解,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能提高教師對知識的認識,幫助教師積累教研經驗,不斷提升教師的教研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總結:在新課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學生的學習觀念必須發生轉變,同樣教師的教學理念也必須發生轉變,通過集備的教學備課方式,提高對教材內容認識的深度和廣度,在教學備課中,備課組長要不斷提高眾教師的備課積極性和參與度,鼓勵教師創新教學模式,在集備中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從學生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確立教學目標,教師要不斷學習和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宋林珊.高中物理學案設計與實施的策略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2]付勇.運用高中物理“學案教學”提高學生問題意識的實踐[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3]侯培建.對集體備課的幾點憂思和解決對策[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8(19).
[4]侯培建.對集體備課的憂與思[J].學校管理,2018(5).
作者簡介:鄧風金,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長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