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燕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為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各種教育學科都在加快改革的腳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教學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課外閱讀可以陶冶學生情操、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使其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收獲學問,進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有效指導方法
課外閱讀是初中語文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良好的課外閱讀方法可以發展學生的智力,有效培養學生語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會自主參與到課外閱讀學習中。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外閱讀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樂于學習,是語文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更新教學觀念,讓課外閱讀有序進行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只關注學生的語文成績,由于課外閱讀不作為升學考試的重點,所以許多教師不夠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教學。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是給學生推薦一些書目,沒有任何的引導,讓學生課下自主讀書,也沒有做到監督和檢查,就導致了許多學生沒有認真進行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教學也流于形式。新課程改革中強調了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最終達到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因此,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標,初中語文教師應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更新教學觀念,注重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在實際的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有序閱讀,因材施教。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讓學生擁有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其次要求學生掌握一些有效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最后要鼓勵學生大量進行課外閱讀,培養學生的文章賞析能力,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同時,教師還要充分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合理選擇閱讀素材。例如,對一些不喜歡閱讀的學生,教師起初可以推薦一些期刊,比如,《青年文摘》《語文報》《散文百家》之類,其內容豐富、文體廣泛、篇幅較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對于語文功底比較好又善于閱讀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推薦一些優秀文學作品,例如,《朝花夕拾》《駱駝祥子》《格列佛游記》等書目,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閱讀生活。如此一來,有序的閱讀方式、合理的書目推薦,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增加學生知識閱歷,使學生能夠沐浴在知識的海洋中,進而使個人思想得到升華。
二、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途徑
(一)合理引導,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在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合理利用課前的幾分鐘組織學生進行成語接龍游戲、引入一些名人名言、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們展示一些相關的圖片、資料、短視頻等,活躍課堂氣氛,帶動閱讀課堂節奏,使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投入課外閱讀中。例如,在閱讀《水滸傳》時,相信學生對這本名著都不陌生,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武松打虎》或者是《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視頻選段,讓學生能夠直觀體會到水滸英雄的俠肝義膽和剛猛豪邁。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使其課下主動研讀書籍。這樣,不僅樹立了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同時還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使其在閱讀中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拋磚引玉的方式導入課外閱讀內容。例如,在閱讀《孫權勸學》時,教師可以巧妙地將《三國演義》片尾曲《歷史的天空》引入,再結合孫權建立吳國、發展江南經濟的故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開展閱讀評比活動
在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每讀完一篇文章都要做摘抄筆記,記錄文章中的好詞好句,以及自己在閱讀中的體會和收獲。同時,教師還可以定期開展課外閱讀評比活動,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使學生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和課外閱讀能力。例如,在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班級中建立一個閱讀角,然后放一些優秀的書籍以及期刊,以供學生自由閱讀。之后讓學生針對閱讀的作品寫一篇讀后感,在開展課外閱讀評比活動時,學生就可以分享閱讀收獲。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作品賞析能力。
(三)采用多樣教學手段,提高閱讀有效性
在初中語文課外閱讀中,為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參與度,教師應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讀書。例如,在閱讀《孔乙己》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讓學生扮演魯迅、孔乙己、客人和店老板等角色,進行有感情朗讀,讓學生深入體會到封建制度的落后、世態炎涼的腐朽狀態。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閱讀印象,同時也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對學生的日后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因此,教師要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蔡書蘭.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有效性[J].啟迪與智慧·教育版,2015.
[2]趙敬.淺談初中語文課外閱讀[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下旬),2014.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