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英
【摘 要】目的:研究椎管內分娩鎮痛致陰道分娩產時發熱的相關情況。方法:選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在我院進行陰道分娩的68例產婦進行分組觀察,觀察組產婦接受了椎管內分娩鎮痛,對照組未進行椎管內分娩鎮痛,對比分析兩組產婦陰道分娩時發熱情況。結果:觀察組產婦的發熱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在VAS評分上,觀察組顯著比對照組低(P<0.05)。結論:椎管內分娩鎮痛容易導致產婦在陰道分娩時發熱,發熱為非感染性發熱常無需使用抗生素,且由于其在分娩鎮痛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在產婦分娩中可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是否使用椎管內分娩鎮痛。
【關鍵詞】椎管內分娩鎮痛;陰道分娩;產時發熱;臨床研究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8-0-02
椎管內分娩鎮痛是一種對產婦分娩時疼痛具有良好緩解作用的操作,但椎管內分娩鎮痛的使用也可能對產婦的身體造成一定影響。相關研究顯示,椎管內分娩鎮痛比較容易使得陰道分娩產婦產時發熱,產婦在選擇椎管內分娩鎮痛的同時加重了其發熱的可能性[1]。為了具體分析椎管內分娩鎮痛致陰道分娩產時發熱的相關內容,本文選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在我院進行陰道分娩的68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鎮痛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觀察兩組,報道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常規資料
選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在我院進行陰道分娩的68例產婦,根據其鎮痛方式進行分組觀察,觀察組產婦34例,年齡22—34歲,平均年齡(26.78±2.36)歲,平均孕周(39.83±1.23)周;對照組產婦34例,年齡23—36歲,平均年齡(25.91±3.15)歲,平均孕周(38.74±1.36)周。組間在一般資料上差異不明顯,能進行對照觀察(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在產婦宮口開大2cm后開始進行生命體征的監測工作,期間每隔1h進行一次體溫測定和記錄。本組產婦進行常規的陰道自然分娩,相關醫護人員在監護產婦生命體征變化的同時,給予產婦鼓勵與支持,產婦分娩期間不使用椎管內分娩鎮痛方式對其進行鎮痛[2]。
1.2.2 觀察組
同樣于產婦宮口開大2cm后檢測其生命體征變化,每間隔1h記錄其體溫變化。本組產婦陰道分娩中采用椎管內分娩鎮痛方式對其進行鎮痛,常規鋪巾后,于產婦L2—L3作為穿刺點進行穿刺,而后將導管置于硬膜外間隙,通過導管給予產婦羅哌卡因、舒芬太尼藥物對其進行鎮痛處理,鎮痛過程中適時連接鎮痛泵進行持續給藥,直至產婦分娩結束[3]。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產婦陰道分娩產時發熱情況,統計兩組產婦的發熱率,并計算其平均體溫,使用VAS疼痛指數表評定產婦的疼痛狀況,并對產婦的并發癥情況進行統計,對組間并發癥率進行對比[4]。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使用了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用“”來表示計量資料,以t為結果檢驗,以百分數(%)進行計數資料的表述,以進行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5]。
2 結果
2.1 發熱情況
觀察組陰道分娩產時發熱共計7例,發熱率為19.44%,產婦的平均體溫為(38.23±0.56)℃,產婦VAS評分(2.68±0.31)分;對照組產婦陰道分娩產時發熱共計2例,發熱率為5.88%,產婦的平均體溫為(36.54±0.32)℃,產婦VAS評分(6.29±1.39)分。觀察組產婦的發熱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在VAS評分方面,觀察組明顯比對照組低,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并發癥率
觀察組產后出血3例,胎膜破裂1例,并發癥率11.76%;對照組出現產后出血1例,胎膜破裂1例,并發癥率5.88%。兩組產婦的胎膜破裂、產后出血等并發癥率差異不明顯,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產婦分娩是一個具有風險性的過程,產婦分娩時疼痛感往往比較強烈,嚴重的分娩疼痛會對產婦的身體和心理造成嚴重創傷,需要進行適當的調節。現階段產婦分娩中疼痛的緩解主要包括藥物緩解以及非藥物鎮痛,通常情況下,藥物鎮痛的效果往往更加明顯、有效,但藥物鎮痛可能會帶來的副作用也需要引起醫務人員的注意。椎管內分娩鎮痛是針對分娩疼痛較好的鎮痛措施之一,而通過相關的研究發現,椎管內分娩鎮痛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產婦發熱并發癥的發生,但現階段對椎管內分娩鎮痛致產婦發熱的病理機制不十分明確,可以確定的是椎管內分娩鎮痛致發熱并不屬于感染性發熱,在治療上也往往無需使用抗生素藥物進行處理。另外具有關研究顯示,椎管內分娩鎮痛對硬膜外的鎮痛激活了產婦的高炎癥狀態,從而導致產婦體溫以及C反應蛋白等數值的上升,但具體的原理仍有待進一步研究。本次研究,對比分析了觀察組使用椎管內分娩鎮痛與對照組未使用椎管內分娩鎮痛的相關情況,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的發熱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在VAS評分方面,觀察組顯著比對照組低(P<0.05);兩組產婦的并發癥率差異不明顯,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可知,椎管內分娩鎮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陰道分娩產時發熱的機率,但并不容易加重其他并發癥率,且椎管內分娩鎮痛導致的發熱為非感染性發熱,往往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產婦分娩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是否應用椎管內分娩鎮痛。
參考文獻
陳樂林.椎管內分娩鎮痛致孕婦發熱與并發癥的關系探討[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8,20(03):44-45.
朱彬,肖純,章方霞.椎管內推注地塞米松對于預防無痛分娩患者發熱的作用及安全性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24):138-140+145.
黃潔蓮,廖艷娉,林美玉.椎管內神經阻滯分娩鎮痛產婦發熱對新生兒評分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6,37(S1):82-83.
王海英.探討增加靜脈輸液預防椎管內阻滯分娩鎮痛產時發熱的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40):165-166.
賈瑞喆,樊晟,袁紅梅,劉曉梅,王呂蘭.椎管內分娩鎮痛致陰道分娩產時發熱的臨床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5,31(09):662-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