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鋒
摘 要:教師專業化發展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如何讓教師專業化發展落地生根,是每一個學校要面對的發展課題。結合學校的工作實際對專業化發展問題進行了探索與實踐。教師專業化發展可從專業理念、專業素質、專業能力、專業人格四方面構建,具體途徑有激發從教動機、注重內涵建設、掌握教育本領、擁有教育情感。
關鍵詞:教師專業化;發展;策略
教師專業化是世界潮流。當前我國教師教育已進入重要轉型時期,百年師范要走向教師專業化發展之路。教師專業化也是時代課題,我們要踏上時代發展的列車。
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過程就是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提高專業素質,增加專業能力,提升專業情意的過程。只有通過專業化發展才能適應時代的變革,才能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只有走專業發展之路,才能踐行新課程理念,肩負起教師的神圣使命。
根據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理念及新課改的實踐要求,我認為中學教師的專業發展應包括四大方面,即專業理念、專業素質、專業能力和專業人格。
一、激發從教動機,培養教師的專業理念
我認為教師的專業理念是教師在對教育工作本質理解的基礎上形成的關于教育的觀念和理性信念。這種理念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深層次思維。教師專業的成長雖是自師范教育階段已經開始,但真正激勵人成長卻是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所以專業理念的形成,要在教育教學實踐工作中培養。
樹立教師的專業理念其實質就要關注人的主體性激發。因此,要充分調動教師的主觀能動性,讓教師有專業發展的心理需要和成長動機。
激發教師的專業理念,首先要明確心中理想教師的形象,爭做心目中幸福的人民教師。理想的教師形象時刻指引著教師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并在此基礎上產生教師職業期望、興趣和動機。僅僅把教師的理想定位在謀生手段,我認為這是淺層次的認識,缺乏對教師職業發自內心的認同,內心上的不認同就不能體驗“教育是一個生長的過程”,不能體驗什么是幸福的教師。做幸福的教師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最高境界。所以要激發教師對教師職業懷有美好的期待,把工作當作偉大事業,而不僅僅是工作穩定、收入較高的生存手段。
在實踐中首先要使教師正確認識自我,調適自我,改變倦怠心理和謀生的生存狀態,以積極進取的陽光心態,爭做一名積極樂觀、充滿正能量的人民教師。其次要開展教師教育活動,激發專業理念。開展職業生涯教育活動,學會規劃職業人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和文體活動;利用優秀教師的榜樣等途徑,讓教師體驗和觸摸教師的幸福。
二、注重內涵建設,培養教師專業素質
教師的專業素質是很廣泛的,不僅要具有系統扎實的學科專業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專業技能,還要有其專業智慧,好的專業素質是教育教學的必備條件。
首先要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一個教師對所教的學科課程要做到系統、全面、準確地把握和駕馭,做到精準講解,通曉重點與詳略,特征與規律,講學科知識就好像在講述自己的觀點和感悟。只有達到這種專業理解,才能形成真正的專業智慧。
專業智慧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建立在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基礎上,能夠融會貫通把握教育知識,形成教育能力,有了這種能力,就能運用教育理論以最有效的形式組織教學專業知識,這是有效教學的科學和藝術。其方法就是要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的理論和規律,執著于有效教學的研究,通過參加課題研究等方式,不斷提升教學設計的水平,充分展現學科的魅力,這樣在課堂上就能與學生實現心靈的交流。專業智慧的老師還具有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也就是教育機智。同時,教育的專業智慧依賴于長期的理論積累和實踐反思。
三、掌握教育本領,培養教師專業能力
專業能力是以教師內在的心理素質和學科底蘊為基礎并通過顯露于外的教學技能表現的,是順利完成一定教學任務的一種心理特征。
在學校教師發展中要通過多種渠道強化教師的各種技能,如班主任工作的組織與管理技能、閱讀積累表達能力、課堂教學與資源開發技能、禮儀示范技能、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與開發技能、研究與創新技能等。
在實踐工作中要重視教師的成長需要,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創建“老帶新”的培養模式,創新集體教研的模式等途徑,促進老師專業能力的提升。
四、擁有教育情感,培養教師專業人格
專業人格是指教師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情懷。我認為核心的因素是專業情意。如果說擁有愛心是師德的靈魂,那么愛與責任就應該是教師專業人格的靈魂。優秀的教師應該是具有教育精神、教育專業品格和教育專門能力的人才。具有了專業人格,才能讓學生獲得精神的不斷成長。在工作中,我們要鼓勵教師執著于教師情懷,鼓勵他們對學生的摯愛深情,鼓勵他們每一次默默的奉獻,鼓勵他們每一次付出之后的自我超越。
我們在實踐中,鼓勵老師讀書,推薦《教師的人格魅力》,召開“教師的人格魅力”的演講活動;在教師節推選“最美教師”活動等,讓老師走近心靈深處,不斷超越自己,走近理想的人民教師。
教師專業化發展也是一個過程,我們要根據學校教師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全面打造教師的專業理念、專業素質、專業能力、專業人格,讓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朱幕菊.走進新課程[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朱旭東.教師專業發展理論研究[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