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麗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者接受藍光聯合益生菌治療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對62例高膽紅素血癥患兒進行分析,將患兒分成了對照組和觀察組,均有31例,觀察組使用藍光和益生菌治療,對照組使用藍光治療,對兩組的治療情況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經過治療后,觀察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是93.5%,臨床治愈率是61.3%,對照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是71.0%、治愈率是38.7%,兩組的治療情況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性(P<0.05)。治療后第三天,兩組的血清膽紅素均比前兩天下降,觀察組的水平比對照組低,結果存在統計學差異性(P<0.05)。結論: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者接受藍光聯合益生菌治療的效果理想,安全可靠,臨床中可以進行推廣使用。
【關鍵詞】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藍光;益生菌;血清膽紅素
【中圖分類號】R722.1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6-0-01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在新生兒中比較多見,因為膽紅素代謝異常導致患兒的皮膚、黏膜黃染[1]。藍光照射治療是比較有效的方式,光照讓膽紅素氧化,異構,降低其水平[2]。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neonatalhyperbilirabinemia)主要是皮膚、黏膜黃染。新生兒期比較容易發病,是兒科的常見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膽紅素腦病。新生兒高膽紅素癥狀的病因復雜,圍生期因素,感染因素,母乳性黃疸,溶血病等等,光療可以促進膽紅素轉化和排出,降低其濃度,防止黃疸。新生兒出生后,腸道內的細菌少,未結合的膽紅素增加,被吸收。口服腸道益生菌能夠有效的定制活菌,改變腸道環境,促進膽紅素還原尿膽原,排出體外。光療會引起腹瀉、發熱等不良反應,患兒家屬不容易接受。輕中度患者,增加腸道益生菌治療的效果比較好。此次就部分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就62例新生兒進行了分析,共有26例女性和36例男性。分成了觀察組和對照組,均有31例,兩組一般性資料比較不存在統計學差異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均予苯巴比妥5 mg/kg口服,每日3次,同時補液、對癥加藍光治療等。將患兒雙眼及外生殖器應用黑布遮蓋,燈光與患兒的距離為20~25 cm,盡量廣泛照射,使患兒皮膚均勻受光。光療箱溫度30℃~32℃ ,相對濕度55%~65%,每日1次。觀察組同時聯用益生菌(思連康)0.5 g,用溫開水調均喂服,每日2~3次。連服5 d。
1.3 觀察指標
采用釩酸鹽法監測兩組患兒治療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血清膽紅素值。
1.4 療效判定 治愈:5 d內黃疸完全消退,血清膽紅素正常;好轉:治療5 d黃疸已明顯消退,血清膽紅素已下降但未至正常;無效:黃疸無消退,且血清膽紅素較原來無下降,甚至增加[3]。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使用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治療后,觀察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是93.5%,臨床治愈率是61.3%,對照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是71.0%、治愈率是38.7%,兩組的治療情況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性(P<0.05)。治療后第三天,兩組的血清膽紅素均比前兩天下降,觀察組的水平比對照組低,結果存在統計學差異性(P<0.05)。
3 討論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neonatalhyperbilirabinemia)主要是皮膚、黏膜黃染[4]。新生兒期比較容易發病,是兒科的常見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膽紅素腦病[5]。新生兒高膽紅素癥狀的病因復雜,圍生期因素,感染因素,母乳性黃疸,溶血病等等,光療可以促進膽紅素轉化和排出,降低其濃度,防止黃疸。新生兒出生后,腸道內的細菌少,未結合的膽紅素增加,被吸收。口服腸道益生菌能夠有效的定制活菌,改變腸道環境,促進膽紅素還原尿膽原,排出體外。 光療比較簡單有效,結合益生菌治療,能夠提供更好的效果,此次研究中,經過治療后,觀察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是93.5%,臨床治愈率是61.3%,對照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是71.0%、治愈率是38.7%,兩組的治療情況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性(P<0.05)。治療后第三天,兩組的血清膽紅素均比前兩天下降,觀察組的水平比對照組低,結果存在統計學差異性(P<0.05)。
總而言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者接受藍光和益生菌聯合治療的效果理想,患者的癥狀改善明顯,臨床中能夠進行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趙海芬.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藍光治療100例的護理及療效觀察[J]. 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162-163.
黃欣,李燕,黃志華. 微生態制劑干預新生兒黃疸機制研究[J]. 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02,14(1):54.
楊錫強,易著文. 兒科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4.
蔡宇紅,沈向梅,劉燕. 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42例臨床觀察[J]. 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2,8(1):55-56.
張建勤. 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126例臨床分析[J]. 吉林醫學,2012,33(26):5637-5638.
黃秀蘭,王開福. 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90例臨床分析[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2(31):87-88.
張玉梅,張曉麗,劉軍鋒. 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臨床研究進展[J]. 中國實用醫藥,2010,5(9):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