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陽 楊雁楠
【摘 要】 目的: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在醫學中,醫療技術在發展,在兒科的護理上,相關醫學工作者也在不斷地譚秀新型護理措施來保障兒科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主要針對在兒科護理學中探究式教學法的應用與效果,希望為更多的醫療工作者提供經驗與幫助。方法:隨機選取187位本科畢業護理專業的學生作為本次的實驗人群,這些學生均是在2014年畢業,具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儲備,并且都是即將面臨就業的畢業生。我們將畢業生分為兩組,分別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兩組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對照組中,主要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干預組中則采用較為先進的探究式教學方法,我們對畢業生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后,采用考試的方式對兩組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并且在有專業的護理醫師設置調查問券,對兩組學生的教學效果進行綜合的分析與探究。結果: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后,我們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考試,可以明顯的看出,干預組學生的成績要優于對照組,并且在后期的問券調查中,干預組患者對教學方式的滿意程度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50.結論:將探究式教學法應用到兒科護理學的教學中,能夠更好的使學生對此課程產生學習興趣,師生之間的關系相處融洽,學生能夠更好的培養團隊合作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能夠使學生更好的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值得在臨床界所推廣。
【關鍵詞】 探究式教學法;兒科護理學;護理效果;學習效果
【中圖分類號】
R239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7-128-01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在醫學教育上,相關醫學工作者也在不斷的做出新的調整與改變,以此來適應新時代下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學習成效。隨著多年的研究,探究式教學法被普遍推崇,這種教學方法也可以稱之為發現教學法,最早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提出。教學方法主要是要求教師充分發揮引導者的作用,讓學生充分融入到探索的世界中,在不斷的發現中,以此來找到事物之間的聯系,從個體出發來找到共性規律,從而對知識內容形成自己的理解,本文主要針對在兒科護理學中探究式教學法的應用與效果,希望為更多的醫療工作者提供經驗與幫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187位本科畢業護理專業的學生作為本次的實驗人群,這些學生均是在2014年畢業,具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儲備,并且都是即將面臨就業的畢業生。我們將畢業生分為兩組,分別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經過分組后,干預組97人,對照組有90人。兩組學生的男女比例以及年齡均相似,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對照組中,主要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干預組中則采用較為先進的探究式教學方法,我們對畢業生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后,采用考試的方式對兩組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并且在有專業的護理醫師設置調查問券,對兩組學生的教學效果進行綜合的分析與探究。
對照組采用的傳統教學法,則是由教師單獨講課,對學習重點進行勾畫,再由學生聽課學習。
干預組主要采用的探究式教學法,則主要指通過教師對問題進行提出,從而引發學生的思考,再通過學生的自我探究提出個人的想法,教師這是要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通過討論來得出問題的答案,教師在小組討論后,對問題答案進行總結,進行評價。
1.3 教學效果評價
教師設置專門的考題,通過考試的形式來考核學生的學習成績,再由專業的醫護人員設置相關調查問券題目,由學生按照實際情況進行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我們將數據進行整合后,采用SPSS 18.0軟件對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后,我們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考試,可以明顯的看出,干預組學生的成績要優于對照組,并且在后期的問券調查中,干預組患者對教學方式的滿意程度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50.具體數據詳見下表。兩組學生在滿意度調查中,均提出了個人的看法,干預組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能力等進行了進一步的肯定,認為探究式教學法,更加能夠激發學生在學習中的興趣,從而增強了教學質量,也就潛移默化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
3 討論
教學方法主要是要求教師充分發揮引導者的作用,讓學生充分融入到探索的世界中,在不斷的發現中,以此來找到事物之間的聯系,從個體出發來找到共性規律,從而對知識內容形成自己的理解。
我們對于兩種教學方法記性探究,兩組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對照組中,主要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干預組中則采用較為先進的探究式教學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后,我們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考試,可以明顯的看出,干預組學生的成績要優于對照組,并且在后期的問券調查中,干預組患者對教學方式的滿意程度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50.
綜上所述,將探究式教學法應用到兒科護理學的教學中,能夠更好的使學生對此課程產生學習興趣,師生之間的關系相處融洽,學生能夠更好的培養團隊合作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能夠使學生更好的解決實際問題,這種教學方法,主要是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作為引導著,來激發學生的探究與創新,通過情節的設定,學生能夠將知識內容通過自己的理解保存在頭腦中,能夠最大限度的使學生積極的投入到探究與學習中。因此,值得在臨床界所推廣。
參考文獻
[1] 周海榮.案例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 醫藥前沿,2016,6(18).
[2] 張強.模擬病案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3).
[3] 謝玲莉,秦云,姜欣.PBL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3,(21).
[4] 楊菊花.參與式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華章,2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