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蘭
【摘 要】目的:觀察坤草芪蓮湯治療消渴病并尿微量蛋白的臨床效果。方法:對照組予以西藥馬來酸依那普利片治療,觀察組聯合予以坤草芪蓮湯治療。結果:觀察組治療后FPG(6.10±0.25)mmol/L、P2hPG(9.41±0.25)mmol/L、SCr(70.52±3.68)μmol/L、CCr(92.80±1.38)ml/min、小便頻繁(0.25±0.10)分、脈細(0.10±0.05)分、畏寒(0.12±0.01)分、有效率96.88%,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采用坤草芪蓮湯治療消渴病并尿微量蛋白,能夠有效降低血糖指標,改善患者的腎功能,減輕小便頻繁等癥狀,促進病情康復。
【關鍵詞】坤草芪蓮湯;消渴病;尿微量蛋白
【中圖分類號】R25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6--01
前言:糖尿病為臨床常見的代謝性疾病,屬中醫“消渴”的范疇。消渴病并尿微量蛋白,既現代醫學所謂的“糖尿病腎病”。消渴病并尿微量蛋白的治療方法,以保守治療為主。臨床研究發現,與單獨予以西藥治療相比,聯合給予患者中藥坤草芪蓮湯治療,效果更佳。本文于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消渴病并尿微量蛋白患者中,隨機選取64例作為樣本,觀察了坤草芪蓮湯的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患者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性別:男/女=19/13,年齡(69.52±5.41)歲,消渴病病程(4.00±1.20)年。對照組性別:男/女=18/14,年齡(69.49±5.60)歲,消渴病病程(4.23±1.15)年。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西藥馬來酸依那普利片治療,用法用量:5mg po bid。
觀察組聯合予以坤草芪蓮湯治療,藥物組分包括坤草20g、半邊蓮20g、半枝蓮20g、黃芪15g、茯苓10g、甘草6g等。藥物以水煎服,1劑/d,分兩次服用。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處理數據,p<0.05代表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糖及腎功能指標對比
觀察組治療后FPG(6.10±0.25)mmol/L、P2hPG(9.41±0.25)mmol/L、SCr(70.52±3.68)μmol/L、CCr(92.80±1.38)ml/min,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3 討論
消渴病并尿微量蛋白為臨床常見病,以血糖升高、腎功能損傷為主要特征。現代醫學認為,消渴病并尿微量蛋白的發生,與腎小球基膜通透性增高有關。西醫治療消渴病并尿微量蛋白的常規藥物,以西藥馬來酸依那普利片為主,但效果欠佳[1]。
中醫認為,消渴病并尿微量蛋白的發病機制以“腎陰虧虛”為主,病因則與熱毒化火致使腎膜損傷有關。以補腎養陰、益氣除濕、清熱解毒為主要原則對疾病進行治療,是抑制病情進展的關鍵。中藥坤草芪蓮湯,方劑由坤草、半邊蓮、半枝蓮、黃芪、茯苓等組分構成[2]。各組分中,半邊蓮以及半枝蓮,均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茯苓及黃芪可益氣除濕,坤草可利水消腫。各組分聯合應用,可有效緩解患者小便頻繁及畏寒等癥狀,促進病情康復。本文研究發現,采用中藥坤草芪蓮湯治療疾病后,本組患者FPG(6.10±0.25)mmol/L、P2hPG(9.41±0.25)mmol/L。與單獨給予西藥治療相比,患者的血糖指標顯著下降。通過對患者腎功能指標的觀察發現,應用中藥坤草芪蓮湯后,患者SCr(70.52±3.68)μmol/L、CCr(92.80±1.38)ml/min。與采用西藥治療相比,患者腎功能明顯增強。進一步觀察患者的癥狀積分發現,本組采用中藥坤草芪蓮湯治療者,小便頻繁(0.25±0.10)分、脈細(0.10±0.05)分、畏寒(0.12±0.01)分、有效率96.88%,與單獨予以西藥治療相比,優勢顯著(p<0.05)。上述研究結果,證實了中藥坤草芪蓮湯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采用坤草芪蓮湯治療消渴病并尿微量蛋白,能夠有效降低血糖指標,改善患者的腎功能,減輕小便頻繁等癥狀,促進病情康復。
參考文獻
麥健,劉燕霞,雷宇.自擬中藥方劑聯合二甲雙胍治療胍治療肝腎陰虛型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臨床效果[J].世界中醫藥,2018,13(11):2811-2814.
白云,邱楚雄,唐立明.坤草芪蓮湯治療消渴病并發尿微量蛋白的療效及對血肌酐、內生肌酐清除率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8,36(08):1954-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