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茂 葉曉艷
【摘 要】目的:觀察針灸聯合耳穴撳針治療失眠的臨床療效。方法:將失眠患者隨機分為3組,A組單獨采用針灸的方法治療,B組單獨采用耳穴撳針的方法治療,C組采用兩種方法聯合治療。結果:C組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及質量評分,分別為(2.65±0.12)分、(2.81±0.50)分、(2.04±0.14)分及(2.68±0.08)分、有效率96.77%、癥狀消失時間(2.13±0.33)d、生活質量(90.24±3.10)分、患者睡眠質量滿意度93.55%,與A組及B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采用針灸聯合耳穴撳針的方法治療失眠,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快速緩解入睡困難、易醒等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針灸;耳穴撳針;失眠;匹茲堡睡眠質量評分
【中圖分類號】R24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6--02
前言:失眠指對睡眠時間和(或)質量不滿足,影響個體日間社會功能的癥狀。長期失眠,易致機體免疫力降低,影響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質量。失眠屬中醫“不寐”的范疇,采用針灸、耳穴撳針等方式治療疾病,可取得一定的效果。為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本文于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失眠患者中,隨機選取93例作為樣本,闡述了針灸聯合耳穴撳針的應用方法,并對比了不同治療方法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患者隨機分為3組,A組(共31例)性別:男/女=20/11,年齡(50.44±31.20)歲,病程(2.10±0.74)年。B組(共31例)性別:男/女=19/12,年齡(50.82±31.45)歲,病程(2.13±0.89)年。C組(共31例)性別:男/女=19/12,年齡(50.94±30.48)歲,病程(2.59±0.68)年。三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A組單獨采用針灸的方法治療,B組單獨采用耳穴撳針的方法治療,C組采用兩種方法聯合治療:
1.2.1 針灸方法(1)患者取仰臥位,取百會、神門、足三里為主穴予以針灸。(2)采用平補平瀉法針刺,進針得氣后,留針30min,待起針后,以雀啄灸法灸雙側涌泉穴。(3)針灸應隔日1次進行,5次為1療程。
1.2.2 耳穴撳針方法(1)取環球牌、撳針(0.22mm×1.5mm)。(2)取神門、交感穴,以及心、肝、腎反射區作為主穴。(3)采用探棒按壓上述穴位,尋找敏感點,于該部位埋撳針,力度以使患者感酸、麻、脹為宜。(4)耳穴撳針應隔日1次進行,左右耳交替進行,5次為1療程。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睡眠質量評分 C組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及質量評分,分別為(2.65±0.12)分、(2.81±0.50)分、(2.04±0.14)分及(2.68±0.08)分,與A組及B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3 討論
中醫認為,失眠的發生,與陰陽失調有關,病位在心。思慮過多,則內傷心脾,陰陽不交,陰虛火旺,則擾動肝陽[1]。長此以往,致使陰盛陽衰,失眠癥狀將隨之產生并加重。失眠的中醫治療方法,包括針灸、耳穴撳針兩種。取百會、神門、足三里為主穴予以針灸,可有效健腦、寧心、調神、補正、養心,使患者的睡眠質量得以改善。但單獨予以針灸,失眠癥狀的緩解速度相對緩慢,患者滿意度通常較低。現代醫學認為,耳廓神經分支數量較多,對不同神經進行良性刺激,可使刺激沖動傳入神經核,達到調節生理的目的,該原理與祖國醫學“耳穴撳針”的原理基本一致[2]。采用耳穴撳針的方式治療失眠,將撳針埋至神門、交感穴等穴位中,可使撳針形成對各大穴位的持續性刺激,最終達到調節心脾功能的目的,使失眠癥狀得以減輕。如將針灸與耳穴撳針共同應用到失眠的治療中,兩者的功效將可共同發揮,疾病治療有效率可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本文研究發現,采用兩種方法聯合治療失眠后,患者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及質量評分,分別為(2.65±0.12)分、(2.81±0.50)分、(2.04±0.14)分及(2.68±0.08)分。與單獨采用針灸或耳穴撳針的方式治療相比,患者睡眠質量明顯提高。進一步觀察發現,本組患者失眠治療有效率96.77%、癥狀消失時間(2.13±0.33)d、生活質量(90.24±3.10)分、患者睡眠質量滿意度93.55%,與單獨采用針灸或耳穴撳針的方式治療相比,起效更快,患者生活質量及滿意度更高,優勢顯著(P<0.05)。陳璐[2]在研究中,得到了與本文相同的研究結果。綜上所述,采用針灸聯合耳穴撳針的方式治療失眠,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快速緩解入睡困難、易醒等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李冠豪,楊娟.針灸配合養心安神湯治療心脾兩虛型失眠臨床研究[J].四川中醫,2018,36(11):204-206.
陳璐,張小卿.撳針耳穴聯合經穴治療心脾兩虛型老年失眠癥臨床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20(10):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