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 要:現代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是使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但目前中小學生心理狀況卻呈現多發,主要表現膽怯、自卑、脆弱、抗壓能力差、不善于調節自己情緒、心情焦慮等癥狀。這些癥狀在寄宿生身上更為明顯,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關鍵詞:寄宿制;健康心理;情感后進;策略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社會壓力大、工作量也越來越大,以至于會疏忽對家庭和子女的照顧,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他們往往會選擇寄宿制學校。那么,這樣的人群越來越多,就會有大量的寄宿制學校應時而生,問題也隨之而來。
一、寄宿制學校學生“思想后進”特點及成因
(一)寄宿制學校性質
寄宿制學校,從字義上來看,那就是學生除了學校規定和法定放假休息時間以外的所有時間原則上都將在學校度過,每周回家一次。以往這種制度只在大學才有,但隨著時代發展目前小學、初中、高中都有住宿的情況。
(二)寄宿制學校思想后進生特點
現代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是使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但目前中小學生心理狀況卻呈現多發狀態,尤其是寄宿制學校情感后進生更應引起足夠重視。主要特點:冷漠孤僻凡事不感興趣。這類學生往往對周遭事物缺乏積極的情感體驗,認為一切事物都與自己無關,對自己也沒有期許,情感冷漠;膽怯自卑、脆弱抗壓能力差。開學一個月都無法融入新學校新環境,滿嘴悲觀的話;考試焦慮、生活焦慮、分離焦慮等。這些狀況都是思想后進生的典型癥狀。
(三)寄宿制學校思想后進生成因
1.內在成因:顧名思義就是自身的原因。首先,初中生處于青春期,但其心理發展的速度則相對緩慢,心理水平尚處于從幼稚向成熟發展的過渡時期,身心就處在一種非平衡狀態,引起了種種心理發展上的矛盾。其次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內驅動力,沒有目標,迷戀電腦、手機不可自拔等都是導致他們思想后進的
原因。
2.外在成因:(1)學生在家中得不到應有的關注或過于關注;家長對孩子沒有期望或期望過高(不符合實際水平);家庭矛盾影響孩子日常的生活和學習,同時也影響孩子的情感發育;長輩對孩子過分溺愛等都是導致學生思想后進的因素。(2)社會因素,大環境的影響,教師不敢或不能給予學生應有的教導;社會開放,外部誘惑增加,使學生無心向學,情感道德發育滯后;社會對于學生過于寬容,學生做事沒有尺度。(3)學校因素,教師教育觀念滯后或教育方式簡單粗暴,使學生產生嚴重的對抗情緒,進一步形成師生間的隔閡,從而使教育達不到應有的教育效果;教師過分注重成績而忽略了學生情感道德的發展;學校在課程設置方面沒有考慮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學生出現問題時得不到及時的指
導等。
二、寄宿制學校學生“思想后進”真實案例
(一)逆反型思想后進生
所謂逆反型就是對家長,對老師,對同學充滿敵意,在寄宿制學校,往往對家長的逆反情緒比較大。
余某某,男,年齡12歲。這個男孩學習成績中上,但是每次講到感恩父母、感恩老師等感恩話題時,他都會表現出不屑的神情。尤其講到感恩父母時,他就會說:“我為什么要感恩他們?把我扔在寄宿制學校里就不管我了。每天就只會說忙忙忙,我最不想見到的就是他們。”聽到這樣的話,我馬上就與家長聯系,詢問這個孩子在家的情況。果然,不出我所料。家長說孩子回到家從來不與他們溝通,甚至連跟他們說話都不愿意,周末回到家直接進入自己房間,上網玩游戲,如果家長批評就會與他們爭吵,甚至曾經因為不讓他玩電腦而與家長大打出手,也有過離家出走的情況。我問家長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時,他無奈地說:“解決不了,就只能妥協,任由他發展。”
(二)依賴型思想后進生
依賴往往是情感的依賴,在寄宿制學校很明顯。分為兩種一種是學生對于家庭的過分依賴,另一種是家長對于孩子的過分依賴,無論哪一種都可能會導致學生的思想后進。
胡某某,女,年齡12歲。每一天至少給爸爸媽媽打兩次電話,有時甚至一天要打五六個電話,噓寒問暖之后,就會說她每天都很擔心父母,聲淚俱下地想念父母到茶不思飯不想,沒有心思學習,整個人都是一種游離狀態,上課走神,下課睡覺,明顯就是不在線的狀態。不想在寄宿制學校上學,要回到父母身邊,這是每天最強烈的訴求。與家長溝通,家長意見卻很明確,他們認為孩子需要鍛煉,需要獨立。但具體怎么做他們也不清楚。
三、寄宿制學校“思想后進生”分析及策略
分析:逆反型思想后進的孩子,往往有著長期超負荷壓力,家長不承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期望值嚴重超過該學生實際水平;家長平時比較忙,疏于對孩子思想關注;與孩子很少溝通,更不要說參加親子活動;長期家庭獨斷式教育,父母最大,不聽解釋,交流方式要么打要么罵;長期缺少老師的關愛。有些老師明顯偏袒成績好的孩子,對成績不好的孩子往往關注很少等。這時學生往往會產生極強烈的逆反情緒,那么抗爭型的思想后進生就出現了。依賴型后進生往往是家庭照顧過于仔細,家長為孩子做得過多,長輩的溺愛,導致學生情感發育與實際年齡不符。當他們來到寄宿制學校,開始獨立生活,獨立面對自己的一切事務時,就無法適應,無法面對,這時他們就會選擇逃避,甚至要求結束寄宿制學校的生活,回到父母身邊。隱含型“思想后進生”是一個很奇怪的群體,到目前我也沒有分析出為何他們會有這樣的舉動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去探討和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王立英.關于后進生轉化教育的思考及對策初探[J].衛生職業教育,2017.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