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璐琳
【摘 要】目的:分析車禍傷患者院前急救護理應用效果。方法:針對我院急診科2015年7月-2017年8月期間收治544例車禍傷患者診療經過進行回顧性分析,車禍傷患者均實施院前急救護理。結果:544例患者中安全入院患者有532例,8例患者急救現場死亡,4例在轉運至醫院途中發生死亡,生存率為97.79%。結論:科學、有效、快速院前急救及護理干預,可確保對車禍傷患者傷情進行準確評估,從而對其實施有效應急處理,這對于車禍傷患者臨床救治來說意義重大,可提高車禍傷患者生存率。
【關鍵詞】車禍傷;院前急救;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6--02
現階段,我國交通事業高速發展,各種交通工具數量也顯著增加,因為車禍而造成的意外安全事故也越來越多,由此造成的車禍傷人數逐年上升。據相關調查研究發現,在我國每年由于車禍而造成的人員死亡數量,在每年死亡總數中所占比例為25%,且車禍傷人員中,因為車禍發生后沒有及時進行有效救治而發生死亡比例達到70%[1]。由此可見,對車禍傷人員及時進行科學有效急救至關重要。本文在此主要分析車禍傷患者院前急救護理效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針對我院急診科2015年7月-2017年8月期間收治544例車禍傷患者診療經過進行回顧性分析。544例傷員中男性316例、女性228例,年齡5-78歲,平均年齡(42.3±5.6)歲。其中國道、省道路段發生車禍傷例數為260例、縣級或鄉級道路發生車禍傷例數284例;主要重傷部位為:顱腦上128例、四肢骨盆受傷216例、脊柱受傷60例、腹部傷28例、胸部傷76例、其他36例。
1.2 方法
1.2.1 準確評估 首先應做到快速反應,在接到急救電話后迅速反應,力求在最短時間內感到事故現場。其次,到達現場后先將傷員移至安全場所,避免二次傷亡。然后,對患者傷情進行評估,主要從呼吸、意識、脈搏、血壓、受傷部位等進行評估,了解傷員傷口大小、出血、皮溫、活動情況及畸形等。
1.2.2 現場護理 院前急救的重點為先救命后治傷,秉承先重傷后輕傷原則處理。對傷員應首先確保其呼吸通暢,有呼吸道異物應及時清除,予以吸氧,若又心跳停止傷員應及時開展心肺復蘇。然后對重傷人員快速建立靜脈通道,建立有效循環,對于存在的出血部位,主要采取緊急加壓止血法,用敷料在出血位置或近端血管進行加壓包扎。對于四肢大血管破裂出血的傷員,采用止血帶止血,且每間隔一小時止血帶應放松1-2分鐘,止血帶總止血時間最好不要大于3小時,避免組織因缺血發生壞死。對于四肢斷離情況傷員,要用無菌紗布將斷肢保存,放置在低溫處,帶回醫院。骨折患者應進行臨床外固定處理,防止骨折加重或繼發性損傷,外露骨折端不要推到傷口中,防止感染。開放性氣胸傷員要首先將其變為閉合性氣胸,若傷員為連枷胸傷口,應進行胸廓固定,加壓進行包扎。
1.2.3 安全轉運 在轉運時應遵循先重后輕原則,搬運應確保不要引起傷員發生繼發性損傷。在轉運過程中,護理人員應注意密切觀察傷員意識、瞳孔、呼吸、脈搏等情況,確保靜脈通道通常。轉運時要確保平穩、迅速,盡可能減少轉運過程耗費時間,減小車子顛簸情況,并及時與醫院建立聯系,做好傷員救治準備。
1.2.4 診療護理 通常情況下車禍傷人員其家屬暫且還未至醫院,在入院后應及時對其進行各項輔助檢查,護理人員在此過程中應著重加強傷員護理,做好陪同,密切對傷員基本情況進行監測。另外,車禍傷人員通常涉及損傷部位較多,需要進行多個專業處置,為了有效確保傷員得到及時搶救,護理人員應又預見性與各個科室做好協調,確保專業醫師能夠進行對車禍傷員進行盡快處理,讓急診科真正成為生命綠色通道。
1.2.5 心理護理 車禍傷人員由于遭受變故,大多數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在救治過程中護理人員還需要著重關注傷員心理護理。特別是對于意識清醒傷者,護理人員在整個救治過程中都應注意其心理狀況。由于急救工作特殊性,護理人員在救治過程中不可能有過多時間與傷員進行語言交流,但一些非語言性的交流同樣能夠起到安慰效果。比如護理人員鼓勵的目光有助于傷員建立自信,輕輕拍打傷者背部或與握住傷者的雙手能夠給其帶來安慰,讓傷員感受到醫務人員的關懷及支持。在救治過程中,護理人員還應注意保持鎮靜、從容的態度,在操作上嫻熟、有序,這樣可以在無形中增加傷員安全感,提高傷者配合程度,并緩解其恐懼、悲觀情緒。
2 結果
544例患者中安全入院患者有532例,8例患者急救現場死亡,4例在轉運至醫院途中發生死亡,另外532例入院后經診療后未發生其他意外事故,最終出院。通過對544例患者進行科學有效院前急救及相應護理,為患者臨床救治贏得了一定時間,保障了急診救治成功率,544例患者生存率為97.79%。
3 討論
車禍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車禍傷患者特點表現在情況急、創傷重、受傷部位多,且現場情況復雜等,一些大型車禍事件,傷者死亡率及致殘率較高,威脅民眾生命安全[2]。院前急救工作可謂是爭分奪秒,一個急救護理操作可能會對傷者產生巨大影響,護理人員在院前急救過程中必須要做好準確、及時、有效,嚴格依照院前急救原則開展工作。
對一個醫院來說,院前急救是衡量其綜合實力的關鍵指標。與門診和住院患者相比,車禍傷患者較為特殊,護理人員難以準確掌握傷者病情情況,傷者可能是單個病例,也可能是多個病例,院前急救對于護理人員專業能力、心理素質、協調能力及綜合素質等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急診科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做好各種急救藥品檢查,確保各項急救儀器處于正常狀態,在接到急救電話時,應快速判斷現場情況,了解人員傷亡數量及情況,帶好相應物品后迅速出車。在到達現場后,應第一時間對傷者情況及現場情況進行判斷,針對不同病情患者采取最恰當救治方式,在對傷員進行科學有效處理后及時轉運到院內。轉移到院內后也需要重點加強傷者護理,尤其要注重心理護理,確保車禍傷人員院內救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總而言之,科學、有效、快速院前急救及護理干預,可確保對車禍傷患者傷情進行準確評估,從而對其實施有效應急處理,這對于車禍傷患者臨床救治來說意義重大,可提高車禍傷患者生存率。
參考文獻
王晨.車禍傷患者的院前急救及護理體會[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1):160.
胡鳳華.100例車禍外傷事故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及護理體會[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11):2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