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摘 要】目的:隨著超聲檢查技術的不斷提升,使其在臨床上受到廣泛運用,特別是在婦產科,已成為產婦了解胎兒生長發育是否健全的一項重要診斷技術,但是多數產婦在等候檢查時往往伴有不良情緒,不利于檢查進程。因此,需要加強超聲科等候檢查產婦的心理護理,為其順利完成檢查提供有力保證。為此,本文現對心理護理在超聲科等候檢查產婦不良情緒中的作用影響予以綜述。
【關鍵詞】超聲科等候檢查;產婦;不良情緒;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24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6--01
超聲檢查因操作簡便、安全有效、價格適中、無創等優勢,在臨床上的應用范圍較廣,目前,此技術已成為產婦進行產檢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影響,導致產婦在等候檢查過程中易出現不良情緒,表現為擔憂、焦慮、煩躁等,進而產生拒絕檢查行為,甚至加劇醫患總體緊張關系[1]。因此,為了確保產婦以良好的心態面對超聲檢查,本文對超聲科等候檢查產婦予以心理護理,現進行如下綜述。
1 超聲科等候檢查產婦心理特點分析
1.1 環境陌生及緊張 醫院,滿足人類醫療需求,提供醫療服務的專業機構,收容和治療患者的服務場所,當產婦進入到醫院時,往往會在環境改變及周圍患者多、檢查流程復雜等因素影響下,產生陌生感及煩躁情緒。
1.2 擔憂及害怕 由于受教育程度、家庭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導致部分產婦缺乏對超聲檢查作用原理及臨床意義的認識,認為超聲檢查會對自身健康及胎兒產生傷害,擔心流產、胎兒發育不良等不良后果的發生,特別是三維及四維。因此,在了解超聲科等候檢查產婦心理特點基礎上,提供一系列具有針對性、個性化等特點的心理干預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2 心理護理對超聲科等候檢查產婦的影響
根據超聲科等候檢查產婦心理特點,結合以往工作經驗,為其制定針對性心理護理方案,如下:(1)加強培訓,邀請心理學專家及超聲科教授等成員組織座談會,要求全體護理人員參加,主要學習心理學及超聲檢查相關知識,使其在為產婦提供護理時,保證產婦充分體會到人性化服務理念;(2)根據產婦年齡、文化程度、家庭經濟條件等方面內容,常采取一對一方式向產婦及其家屬介紹超聲檢查相關內容,如檢查作用原理、臨床意義、配合事項等,提高產婦對超聲檢查的認知水平,并耐心解答產婦提出的問題,以緩解產婦心理及思想負擔,為其創造和諧、舒適的等候環境,以便產婦能夠安心接受檢查;(2)由于三維及思維檢查用時較長,約30min左右,因此,需要挖掘產婦情感特征,即在評估其情感及性格特征過程中,加入積極心理學,了解、掌握產婦的心理問題,注意時刻告訴產婦“超聲檢查對人體是無害的,這樣做是對兒,沒有問題”,穩定產婦情緒。對于胎位不好者,提議出去走走、爬爬樓梯,促使胎位轉正,以保證檢查順利進行;(3)共情護理,以產婦角度出發,充分理解、尊重產婦,利用心理學知識及以往護理經驗,了解產婦感受,理解產婦情緒,在與其交談時,詳細介紹超聲檢查對保證胎兒正常生長發育的重要意義,加以介紹其他檢查成功案例,以便增強產婦的超聲檢查的信心,注意告知產婦在檢查期間,醫師對其腹部脂肪進行擠壓這一行為屬于正常的,主要目的在為了縮短探測器、胎兒之間的距離,以取得詳細圖像,并且此種行為對胎兒無任何損傷,不會導致流產;(4)家庭社會支持系統,在產婦等待檢查時,向其提供一次性紙杯/靠墊,盡可能提高產婦心理及生理舒適度,另外,做好產婦家屬思想工作,使其多鼓勵患者,由此消除產婦心理負擔[3]。
劉魏魏[4]在研究內按照入院單雙號將超聲科等候檢查產婦分為對照組、研究組,分別采取常規護理、心理護理,結果得知研究組不良情緒評分低于對照組,且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2.98%高于對照組79.25%。另外,吳志梅[5]在摘常規護理基礎上,對超聲科等待檢查產婦加入了心理護理,了解到不良情緒及護理滿意度均得到明顯改善。與此同時,海峰[6]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60例超聲科等待檢查產婦分為對照組、實驗組,均30例,其中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實驗組采取心理護理,通過分析不良情緒及護理滿意度得知,實驗組整體護理效果優于對照組。通過總結他人研究成果,認為心理護理在超聲科等候檢查產婦中具有如下優勢:(1)組織培訓,由不同領域的專家及教授舉辦知識講座,要求護理人員參與學習,有助于提升護理人員工作業務水平,由此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以及加深護理人員對心理學知識的理解及人事,使其為等候檢查產婦提供一系列專業、規范的心理護理,消除產婦不良情緒;(2)共情護理,通過站在產婦角度考慮問題,有助于產婦體會到來自護理人員的理解及尊重、重視,加上護理人員耐心解答產婦提出的疑慮,能夠成功徹底消除產婦不良情緒因素,使其心理及精神等方面均得到滿足;(3)結合產婦文化程度及家庭經濟、對超聲檢查的認識程度,采取最為恰當的方式向其介紹超聲檢查優越性,有助于糾正產婦的錯誤認知,從而使其更好地等待超聲檢查,與此同時,利用家庭支持系統作用,能夠促使產婦得到更多的陪伴及安慰、鼓勵,徹底消除負性情緒。
總結 對超聲科等待檢查產婦予以心理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產婦心理狀態,穩定情緒,使其以最佳心理狀態面對并接受超聲檢查,效果顯著,值得大力宣傳、推廣。但目前有關心理護理對超聲科等待檢查產婦不良情緒的影響報道較少,所以本次研究缺乏一定的理論及實踐支持,因此,在今后工作中,需要進一步探究心理護理在超聲科等待檢查產婦中的作用價值。
參考文獻
蘇曉芳.超聲檢查胎兒結構異常孕產婦焦慮抑郁情緒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30):153-154.
王美麗.心理護理對孕產婦焦慮、抑郁不良情緒的療效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5(10):94-95.
陳秋紅.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對剖宮產產婦術后不良情緒及泌乳成功率的影響[J].內蒙古中醫藥,2017,36(11):73-74.
劉魏魏. 心理護理對超聲科等候檢查產婦不良情緒的影響[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20):80-80.
吳志梅.探討超聲科產婦等候檢查的心理特點及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8):249-250.
海峰.心理護理對超聲科等候檢查產婦不良情緒的影響[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4(7):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