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書華
【摘 要】目的:探究與分析心理干預聯合撫觸對產婦生產時間及妊娠結局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產婦,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心理干預聯合撫觸,對比兩組產婦生產時間及妊娠結局。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早產兒、巨大兒及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發生率均較低,生產時間縮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妊娠期高血壓、胎膜早破、高膽紅素血癥發生率相比均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心理干預聯合撫觸能夠縮短產婦的生產時間,促進改善妊娠結局。
【關鍵詞】心理干預;撫觸;產婦;生產時間;妊娠結局
【中圖分類號】R24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6--01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及健康觀念的不斷改變與進步,在臨床日常護理工作中不僅需要重視生物因素能夠對產婦造成的影響,同時還需要重視社會心理因素對產婦的影響,加強對產婦的心理狀態的重視,原因是產婦這一特殊群體在生產期間可伴隨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不僅對生產的全過程造成影響,同時威脅了胎兒的健康情況[1]。以往臨床工作中所實施的常規護理雖然能夠滿足產婦的需求,但因產婦心理因素所造成的影響,仍然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2]?,F我院開始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用心理干預聯合撫觸,旨在保證產婦內在心理因素的平衡,提高產婦對生產的適應能力,促進改善健康狀態,確保獲得良好的妊娠結局,現將我院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產婦,均為順產,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5例,對照組年齡在24至3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9.12±2.45)歲,產次為1至3次,平均產次為(1.43±0.44)次,孕周為37至42周,平均孕周(39.34±1.30)周。觀察組年齡在25至3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9.20±2.90)歲,產次為0至2次,平均產次為(1.39±0.39)次,孕周為38至41周,平均孕周(39.15±0.90)周。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組僅給予常規護理方法,包括保持病房內環境潔凈,并對產婦各項生理指標進行觀察與記錄,加強對妊娠期各項基礎疾病的治療,配合健康教育等,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心理護理聯合撫觸,護理對策如下:⑴護理人員采用淺顯易懂的交談方式及溝通態度向產婦介紹手術室內環境,生產基本過程及生產后注意事項等,同時向產婦及其家屬介紹醫生的個人情況及產婦生產所需面臨的問題等,面對疑問給予耐心解答,從而消除產婦不良情緒[3]。⑵對產婦進行術前教育,通過利用視頻或圖片等方式向產婦及家屬講解生產的大體過程及所需提供的配合等,使其對生產過程具有正確認知,并對生產后可能出現的疼痛等不適感做好心理準備,避免產生緊張焦慮情緒影響生產。⑶部分產婦在生產前常出現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使得產婦在生產過程中出現內分泌失調等不良情況。這就需要護理人員對每位產婦進行有有針對性的交流,與產婦建立信任感,減輕其心理及精神上的負擔,使產婦達到最佳生產狀態[4]。⑷在產婦生產前,選擇溫暖、安靜且舒適的房間,保證房間內的溫度及濕度讓產婦體感舒適,并播放氣氛柔和的音樂等,利用標準手法對產婦進行撫觸,在進行撫觸前需要溫暖雙手,并將強生潤滑油倒在手心,在產婦腹部及周圍進行輕柔的撫觸,力度適宜,每個撫觸動作進行3至5次左右,每日2次,每次進行15min左右[5]。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產婦生產時間及妊娠結局。兩組產婦的妊娠結局包括早產兒、巨大兒、妊娠高血壓、新生兒呼吸窘迫癥、胎膜早破、高膽紅素血癥等。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1. 5軟件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生產時間及妊娠結局對比
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早產兒、巨大兒及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發生率均較低,生產時間縮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妊娠期高血壓、胎膜早破、高膽紅素血癥發生率相比均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3 討論
大量資料顯示,絕大多數產婦在臨產前及生產的過程中均會伴隨產生一系列的不同的心理狀態,臨床上主要可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恐懼等情緒等,分析出現此結果的原因是產婦缺乏對生產的正確認知,而此種不良情緒的出現不僅容易導致產婦出現過度的敏感,同時還能夠通過中樞神經對產婦的子宮收縮等過程產生抑制作用,這就容易導致產婦難產,并加重對產婦及新生兒身心健康的雙重影響[6-7]。因此,在對產婦實施以往臨床工作中給予的常規護理基礎上,需要加強對產婦的心理疏導,我院同時結合以往的資料發現,在產婦生產前配合給予適當的撫觸不僅可增加產婦對臨床工作人員的信任感,同時可保證自體的體感舒適度,更加有利于生產,并獲得更好的妊娠結局[8]。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早產兒、巨大兒及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發生率均較低,生產時間縮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提示,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心理干預聯合撫觸能夠縮短產婦的生產時間,可能也減少了部分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但觀察組與對照組妊娠期高血壓、胎膜早破、高膽紅素血癥發生率相比均無明顯差異(P>0.05)??梢?,此種護理方法仍需要進一步不斷的改進與完善。綜上所述,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心理干預聯合撫觸能夠縮短產婦的生產時間,促進改善妊娠結局,可通過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分析,從而獲得更加全面的護理干預對策,確保產婦的健康。
參考文獻
陳麗英,黃愛月,謝梅娟,等.產婦胎兒宮內窘迫的原因及護理分析[J].青島醫藥衛生,2017,49(2):149-150.
萬培娟.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與護理服務研究[J].當代醫學,2016,22(5):123-124.
徐惠英.產科初產婦護理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導刊,2012,10(06):474-475.
張利平.擇期剖宮產手術術前心理干預對產婦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3,30(06):471-473.
邵榕,山潔.探析早期干預GDM 對新生兒并發癥預后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電子版) ,2013,35( 7) : 171-171.
吳命坤 ,孟亞麗,張紅真,等. 臨床護理干預對孕產婦分娩前后焦慮抑郁的影響[J]. 山東醫藥,2012,52( 8) : 101 - 102.
趙紫榆,周小金,湯月萍,等.產科“潛在危重癥”評分的設計及對3269例孕婦病情評價的應用研究[J].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2013,25(5):298-300.
許劍,王芝琴,陳茵,等.早期干預妊娠糖尿病患者對新生兒并發癥的影響[J].西部醫學,2015, 27 ( 1) : 111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