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叢玉
【摘 要】目的:對比分析手足外傷術后患者聯合應用貝復新凝膠、物理TDP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手足外傷術后患者共4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0例。觀察組患者采用貝復新凝膠聯合物理TDP治療,對照組患者僅應用貝復新凝膠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創面愈合情況及創面愈合時間。結果:治療結束后觀察組在無瘢痕愈合率以及臨床愈合時間方面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于臨床上的手足皮膚外傷患者,及時為患者解決痛苦,達到無瘢痕愈合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應用貝復新凝膠聯合物理TDP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能夠保證患者預后生活質量不斷提升。
【關鍵詞】貝復新凝膠;物理TDP治療;手足外傷術后
【中圖分類號】R78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6--01
手足部的創傷是骨外科尤其是手足外科的多發病及常見病。手和足在人體中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水平的升高,交通工具、機械工具頻繁廣泛應用,手和足部外傷的發生率顯著增加,變得十分常見,并且手足的外傷通常不是單純性的,主要以開放傷為主的綜合傷,通常會同時伴有血管神經、關節、肌腱、骨等部位的損傷。有相關的研究數據顯示:手足部的外傷占急診外科就診患者總數的20%左右,占急診骨外科患者總數的40%左右[1]。手足外傷患者合并其他復合傷的病人,術后手術切口及周圍經常會出現紅、腫、熱、痛,部分患者有滲血、深夜,甚至是受傷手足局部皮膚血液循環不良的相關癥狀。手足部,特別是手的功能是很精細的,手上的神經較多,肌肉組織較少,這樣的結構導致在發生創傷的時候傷口是不容易愈合的,給患者帶來嚴重的痛苦并且影響患者的心理。對于有嚴重感染情況的患者,或者患者傷口不容易愈合的,這些情況不利于患者順利開展康復鍛煉,進而造成患者手足功能衰退或喪失等嚴重的后果,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身體及心理殘疾。促進手足外傷手術患者傷口的愈合,意義非凡,傷口不愈和或者延期愈合不僅會給患者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及身體負擔,還會增加術后瘢痕形成,攣縮畸形。本文作者通過對比研究分析重組牛堿性纖維生長因子凝膠聯合物理TDP治療手足外傷術后愈合的療效,將有關情況進行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研究資料是本單位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手足外傷患者,一共收集符合研究條件的患者12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93例,女性患者有27例,年齡13-65歲,平均年齡38.27±8.17歲。將全部患者分為試驗組(60例)和對照組(60例)兩組。比較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較性。
1.2 材料和方法
1.2.1 材料 特定電磁波治療儀(TDP),儀器的型號為:CQ-26D,額定功率為:250W。重組牛堿性纖維生長因子外用凝膠。
1.2.2 方法 (1)對照組:應用重組牛堿性纖維生長因子外用凝膠進行治療,每天應用一次,把藥物涂抹在手足外傷患者的術后傷口處,要均勻涂抹,涂藥后用一次性無菌紗布進行包扎,不要包扎地太緊。
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TDP照射治療,一天一次。(2)兩組患者均在手術后將患肢抬起來,對患者患側的手足肢端血運情況、毛細血管充盈度等等進行嚴格觀察。(3)醫護人員要嚴密觀察患者肢端的皮膚顏色、溫度、腫脹程度等情況,正確進行評估。(4)兩組患者均由醫護配合,醫護人員正確教給患者患手足的功能鍛煉操作的正確方法。指導患者正確進行患手足關節的被動鍛煉及主動鍛煉。(5)特定電磁波治療儀TDP局部照射方法:將病房內的溫度與濕度調整到適宜的水平,TDP照射的時候將需要照射的區域充分露出來,注意正確控制照射的距離(TDP治療燈與手足手術切口之間的距離),成人和兒童的距離是有區別的,成人:30-40cm,不能小于30cm,兒童:40cm。照射的時間也要合理控制,成人照射時間為半小時/次,兒童為20分鐘/次;照射的溫度要正確控制,一般為35℃,以患者不感覺燙為合適;每次照射治療結束之后用無菌敷料覆蓋并妥善固定。每天照射一次,治療時間為1星期,治療一星期后觀察治療情況。
1.3 刀口愈合效果標準(1)治愈:局部刀口愈合情況良好,無觸痛,無紅腫及滲出。(2)好轉:局部刀口愈合好,局部輕微觸痛,紅腫范圍縮小,無滲出。(3)無效:局部刀
口有滲出,觸痛明顯,紅腫范圍同前或擴大。
1.4 評價方法 對兩組術后的刀口愈合情況、總有效率、住院天數情況進行比較分析。
1.5 統計學分析 計數資料采用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2 結果
兩組的總有效率,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住院天數試驗組少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TDP主要是采用在體外施予有效能量和物質發揮其作用。其中治療板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治療板是一塊含有三十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元素,采取專門的工藝復合制成的,在治療過程中,通過對治療板進行加熱,然后能夠產生不同的波長與能量的特定電磁波,在條件達成的情況下能夠被人體所接收,能夠達到皮膚較深的部位,照射病患部位的時候可以產生一定的生物效應,促使病患部位的病情得到治療或緩解。對患處應用TDP進行連續照射能夠起到促進局部血液與淋巴循環的作用,并且會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加速患者的新陳代謝,使患者的免疫力、組織修復能力顯著增加,進而加速傷口的愈合[2]。有研究結果顯示:TDP照射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消除水腫及減輕患者術后水腫帶來的痛苦,加速創面愈合[3]。試驗組30例患者應用TDP過程中,感覺舒適、滿意,無不良反應,其刀口愈合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因此,我們認為手外傷患者術后應用貝復新聯合TDP局部照射,對促進刀口的愈合效果顯著,使用安全,易于操作,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鄭文彧,王立庭.手外傷皮瓣修復的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8):220-221.
滿力,任素杰.疼痛疾患的多種療法[M].沈陽:遼寧科技出版社,2003.42.
曹國令,趙昂之.TDP神燈照射治療混合痔術后水腫的觀察[J].結直腸肛門外科,2009,15(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