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
【摘 要】目的:探討立體定向靶向微創術在腦腫瘤患者中的治療作用。方法:將我院收治的腦腫瘤患者65例分為觀察組(立體定向靶向微創術組)和對照組(常規開顱組),觀察CCS評分及ADL評分,并統計存活率及復發率的結果。結果:觀察組CCS評分及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存活率及ADL評分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腦腫瘤患者應用立體定向靶向微創術治療能明顯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及ADL,延長其生存期。
【關鍵詞】腦腫瘤;立體定向靶向微創術;存活率
【中圖分類號】R7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6--02
腦腫瘤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原發性腦腫瘤起源于顱內的各組織,繼發性腦腫瘤則是身體其他部位惡性腫瘤轉移而來[1]。腦腫瘤首選治療方式為手術切除,再依據腫瘤性質聯合化療、放療,以抑制腫瘤的生長,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本文旨在探討腦腫瘤應用立體定向靶向微創術治療的效果,報告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所有觀察對象均選自于2014年9月~2017年10月間我院收治的腦腫瘤患者,分為2組。觀察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齡波動在32~65(46.21±4.21)歲。對照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波動在33~65(46.30±4.02)歲。入選標準:(1)經顱腦CT或MRI確診為腦腫瘤者;(2)均符合手術指征;(3)均有顱內壓增高表現;(4)出現“三主征”;(5)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排除標準:(1)腫瘤位于特定功能區域;(2)不能承受麻醉者;(3)既往有神經功能損傷;(4)精神異常、老年癡呆、腦梗死及腦出血者。
2組患者年齡、性別等對比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開顱腫瘤切除術治療,將腫瘤及其周圍病變組織切除,最大程度上保留正常組織及神經。觀察組患者進行立體定向靶向微創術治療。采用CT-腦立體定向儀進行頭顱掃描,利用計算機內專用系統計算手術靶點,確定三維坐標。返回手術室,麻醉;安裝導向系統及定向儀,按照坐標進行環鉆開顱;保護神經及正常腦組織,顯微鏡下將硬膜剪開,切除病灶,止血,逐層縫合[2]。2組患者隨訪時間均為1年。
1.3 觀察指標 利用神經功能評估量表(CCS)及日常自主活動能力評估表(ADL)評價患者的治療效果,CCS評分為反向計分,分數越高,患者的神經損傷越嚴重;ADL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患者ADL越好。統計存活率及復發率。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2.0軟件為本文的計算工具,CCS評分及ADL評分用“均數±標準差”表達,用t檢驗;用(%)表示存活率及復發率,進行檢驗。P<0.05作為對比項目存在統計學意義的標準。
2 結果
2.1 對比2組CCS評分及ADL評分 觀察組腦腫瘤患者CCS評分低于對照組,ADL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3 討論
腦腫瘤形成后,在顱內形成占位,壓迫正常腦組織及神經,進而影響相應區域的神經功能,導致一系列的功能障礙,降低了患者的ADL。手術治療可解除腫瘤的壓迫,但同時可能因手術影響造成腦組織的二次傷害,反而加重了患者的腦神經損傷。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及臨床應用,手術更加的精細化、精準化、自動化,微創技術的廣泛應用,在達到治療效果同時,降低患者的損傷。立體定向靶向微創術是將立體定向技術與計算機掃描技術結合起來形成的一種治療方法。該項技術有診斷及治療雙作用,既可以對腦腫瘤進行診斷,判斷開顱的必要性;又能依據腫瘤大小及所處的位置進行開顱點的精準計算,確定可靠的三維坐標,減少常規開顱對患者的損傷[3]。
本文中,為驗證腦腫瘤中使用立體定向靶向微創術治療的效果,以我院腦腫瘤患者為實驗對象,以分組形式進行立體定向靶向微創術的應用效果對比,結果顯示,觀察組CCS評分及復發率低于對照組,ADL評分及存活率高于對照組,對比結果差異顯著。可看出立體定向靶向微創術對顱腦內的病變位置定向更加精準,所呈現的局部影像更加清晰,直觀、客觀的反映顱內病灶與其周圍組織的關系,為手術醫生選擇開顱點提供了良好的指向作用,有效的進行病變部位的切除,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定向活檢能有效診斷顱內病變的性質,從而決定是否需要進行開顱治療,避免不必要的開顱檢查,同時對于腫瘤的定性有利于決定切除范圍,降低腦腫瘤的復發;靶向治療技術及微創技術減少了術中的探查時間,手術路徑更加精確,減少對顱內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傷,特別是針對腦深部及重要功能區域的腦組織部位有更好的損傷減免效果[4]。腦神經及腦組織的損傷程度決定了患者術后的相關神經功能及ADL,立體定向靶向微創術治療能解除腫瘤對神經的壓迫,并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對正常腦組織的損傷,逐漸恢復患者的神經功能及ADL。
綜上,立體定向靶向微創術能有效改善腦腫瘤患者的神經功能及ADL,控制術后的復發率,提高存活率。
參考文獻
楊虎.腦腫瘤相關性癲(癇)的簡介及目前研究進展[J].癲癎與神經電生理學雜志,2016,25(3):162-165.
唐杰.顯微外科手術不同入路方式治療顱腦腫瘤療效及安全性對比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8,26(z1):156-158.
王軍,秦向英,趙麗等.立體定向微創手術聯合術后高壓氧及丙戊酸鈉治療腦腫瘤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裝備,2017,14(6):82-84.
趙慶府.立體定向靶向微創術治療腦腫瘤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7,20(2):88-90.